解密:作家施耐庵为何要将关羽后代写进水浒传 ?
在梁山108将中,除了以宋江为首的少数人之外,很多人物皆属虚构。
很显然,《水浒传》所要表达的只是社会现状,而并非历史真相。因此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对其追根朔源,穷尽想象,辨其真伪。当然,我们也没有理由或是想当然的认为所有的人物故事都是空穴来风,无法捕捉。
其实,作者对于每一个人物的塑造,每一个故事的引申,都是有其来路的,或来源于社会生活,或来自于历史传说。但无论真假,我们都能从现实和历史中找到相似的影子。小说就是如此,它的作用不是要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而是通过口口相传,达到贴近生活、洗涤灵魂、升华境界的目的。这种境界,并非我们想象中的那样遥不可及,而似乎就是街头巷尾,茶余饭后,雅俗共赏,并在潜移默化中给人以启发!否则的话,我们不必看小说,完全可以直接去读历史教科书了。
对于《水浒传》,后人曾经有过十分精准的评论:“如世上先有淫妇人,然后以杨雄之妻、武松之嫂实之;世上先有马泊六,然后以王婆实之;世上先有家奴与主母通奸,然后以卢俊义之贾氏、李固实之。若管营、若差拨、若董超、若薛霸、若富安、若陆谦,情状逼真,笑语欲活,非世上先有是事,即令文人面壁九年,呕血十石,亦何能至此哉!”
可见,作者笔下的所有人物,无非就是三教九流,平民士子。如果不是历史上确有其人,那定是现实生活中曾反复出现。但小说就是小说,它不同于历史,需要求真,需要求实,需要求准。对待小说里的故事人物,我们完全可以一笑了之,就像对待身边的家长里短,应该具备评头论足、表达感情的权力。如果非要对号入座的话,那也不必是言之凿凿的。或许,这就是小说的独特魅力吧!
当然出于好奇,我们还是会猜测这些人物究竟出自哪里,有什么存在的理由,并以此作为谈资或笑料。至于真假,却从来都是不会有人关心的。或许《水浒传》带给我们的,无非就是这样的效果——脍炙人口,老少咸宜。要说水浒人物之“假”,其实每个人都心照不宣。而“假”得最厉害的,在108将中,谁也比不上那个“大刀关胜”。
初看《水浒传》的时候,就曾经有过这样的感觉。“大刀关胜”的出场很晚,一直到了第六十三回才现出庐山真面目。如果按小说结构和阅读习惯来分析的话,关胜无论如何都是算不上主角的。因此按我现在的理解,应该就是作者写到此处有些力穷,108个人物总是不太好凑。于是就把关羽关老爷的后代也搬了出来,让人看起来总是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事实也证明,《水浒传》的作者绝非施耐庵一人,而应该还有罗贯中的功劳。
或许就是因为罗先生有了写《三国演义》的经历和笔法,不自觉中就把关胜这个人物牵带了出来。不说别的,单看关胜出场时的描述就可见一斑。《水浒传》第六十三回中这样写道:“此人乃汉末三分义勇武安王嫡派子孙,姓关名胜,生的规模与祖上云长相似,使一口青龙偃月刀,深通武艺,有万夫不当之勇”。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哪里是关胜,分明就是关羽嘛!更何况,即便关胜真是关羽的后代,几经岁月,历史长河,长相却从来没有改变,手中武器也如关羽一般,无论如何都有些牵强了。
这还不算,到了第六十回上,作者更是把关胜描写的与关羽绝无二致,同样是喜欢在帐中读书(不知是否读得也是《春秋》),同样是冷漠孤傲,同样骑的赤兔马,这不是关羽又会是谁呢?世上巧合的事情很多,但如此的生拉硬套,总会让人感觉像是在玩穿越。当然对此我们也不必当真,如果非要有一个解释的话,那就是罗贯中在这部书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点从关胜的名字中也同样不难看出——关胜者,关(胜)圣人也!理由当然就是,历史发展到罗贯中生长的明朝,关羽已俨然变成了武圣人,而在民间早就成了神的化身!
后来的故事我想也不需多言了。因为朝廷攻打梁山出师不利,最后把关胜也搬了出来。而关胜一如乃祖关羽投降曹操,最终也是投降了宋江。但似乎,这丝毫不影响关胜的形象和地位,就如同关羽被俘投降,反而成了千古流芳的人物。关胜的经历也同样如此,到了梁山,不仅没有受到半点的菲薄和慢待,反而是礼遇有加,备受尊崇。在英雄排座次的时候,这个刚上梁山不久的关胜,理所当然排在了一百零八将的第五位,仅在四个核心领导人物(宋江、卢俊义、吴用、公孙胜)之后。
想林冲最早上山,历经三代,东拼西杀,最终也因了关胜的出现,只能屈居其后。这就不能不让人怀疑,是否作者的主观意志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