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煦造反后,杨士奇为何要反对朱瞻基捉拿朱高燧?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4-02-22 属于:杨士奇

  朱高煦造反后,杨士奇为何要反对朱瞻基捉拿朱高燧?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朱元璋建立明朝以来,他想了很多办法来稳固朱姓政权,例如设立藩王制度、废除宰相制度等等。但让人想不到的是,在朱元璋去世之后的30年内,明朝就发生了两次宗室内乱,分别是“靖难之役”和“朱高煦之乱”。值得一提的是,这两场内乱极其相似,都是侄子登基后,叔叔造反。

  公元1398年,大明朝的缔造者朱元璋驾崩,他的孙子朱允炆继承皇位,是为建文帝。建文帝登基后,在齐泰黄子澄等人的建议下开始削藩,仅仅半年时间,五位藩王被削藩夺爵,其中有三位被贬为庶人,一位被软禁,一位自杀。一时间,众位藩王人心惶惶,远在北京(时称北平)的燕王朱棣更是坐立不安。

image.png

  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子,也是当时朱元璋在世的儿子中年龄最长的。朱棣占据北京要地,势力很大,迟早要成为建文帝刀俎上的肉。为了自保,朱棣被迫以“清君侧”为由,起兵南下,靖难之役就此爆发。建文四年,朱棣攻入南京,建文帝失踪,从此明朝进入永乐时代。

  朱棣有三个儿子,长子朱高炽,早在朱元璋时期就被立为燕王世子,只是朱高炽身体肥胖,又有略微残疾。次子朱高煦生得一表人才,和朱棣很像。另外,还有三子朱高燧。在靖难之役中,朱高炽奉命驻守朱棣的大本营北京,而朱高煦则随朱棣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据《明通鉴》记载:

  六月,癸丑朔,燕师将渡江……王仗钺拊其背曰:“勉之!世子多疾。”于是煦率众殊死战,庸兵失利,退屯高资港。

  即:在建文四年六月,战争的最后关头,大将盛庸坚守浦子口,朱棣筋疲力尽时,朱高煦率军赶到。为了激励朱高煦,朱棣摸着他的后背说:“你要努力!你哥身体不好。”朱棣这句话非常高明,他在向次子朱高煦暗示:你大哥身体不好,你要多立功,以后我登基称帝了,太子之位是你的。所以,朱高煦拼力死战,把盛庸等人击退。

  朱棣登基后,曾为立太子的事情十分犹豫,但大臣们普遍认为应该立长,特别是长子朱高炽还有一个好儿子朱瞻基,所以,永乐二年,朱棣决定,立长子朱高炽为太子。朱高煦的太子梦破碎,他仅仅被朱棣封为汉王。虽然此后,朱高煦联合三弟朱高燧(封赵王)想了很阴谋试图扳倒朱高炽,但都没成功。公元1424年,朱棣驾崩,朱高炽继位,是为明仁宗。这时候朱高煦就有叛变之心,只是不巧,明仁宗登基仅仅10个月就驾崩了,明宣宗朱瞻基继位。

image.png

  朱瞻基刚登基没多久,汉王朱高煦就起兵谋反。这像极了27年前的靖难之役。但朱高煦不是他的父亲朱棣,明宣宗也不是建文帝,朱高煦谋反不到3个月,就被明宣宗平定,朱高煦最终被侄子明宣宗用铜缸烤死。

  朱高煦死后,朱棣的三个儿子就仅剩一个朱高燧了。在朱高煦发动叛乱时,曾派人秘密联络他这个三弟,但朱高燧还持观望态度,并没有立即起兵。朱高煦死后,户部尚书陈山建议立即发兵捉拿赵王朱高燧,大臣们纷纷应和,朱高燧眼看性命不保。这时,有一位大臣的出场非常关键,此人就是“三杨”之一的杨士奇。

  《明史·朱高燧传》记载:

  宣宗擒高煦归,至单桥,尚书陈山迎驾,言曰:“赵王与高煦共谋逆久矣,宜移兵彰德,擒赵王。”帝未决。时惟杨士奇以为不可。

  按理说,朱高煦造反,朱高燧身为藩王,只要按兵不动,就已经是不站在朝廷的立场上了,可以视为“谋反”。朱高燧此时命悬一线,他知道自己的处境不妙,每天把全家人的脑袋别在裤腰带上,随时准备被侄子明宣宗砍头问罪。众位大臣都顺势而为,纷纷上书建议捉拿朱高燧,将朱高燧问罪处斩。就连老谋深算的杨荣(也是“三杨”之一),也支持捉拿朱高燧。为何杨士奇却反对呢?

  杨士奇的理由是:“太宗仅三子!”

image.png

  杨士奇对明宣宗表达的意思是:你爷爷朱棣(太宗皇帝)只有三个儿子,如今先帝(朱高炽)已经驾崩,朱高煦已经伏法,只剩一个朱高燧了。朱高燧反形未显,你将他治罪,会伤了先帝和太宗的心。如果你饶了朱高燧,他必定感恩戴德,从此再也不反。

  明宣宗朱瞻基读懂了杨士奇的意思,他不仅没有将皇叔朱高燧治罪,反而将大臣的奏折给朱高燧看,并好言安慰朱高燧。朱高燧非常感动,他是聪明人,立即把自己的护卫献给朝廷,手里不再拥有任何兵权。从此之后,明朝历史上,赵王朱高燧一脉,都非常安分。

  杨士奇身为“三杨”之首,学识渊博,深谙人心。他在关键时刻点拨明宣宗,直接救了皇叔朱高煦一脉,这样的结局,是双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