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蹄馆之战发生在什么时候?主将李如松的表现怎么样?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碧蹄馆之战的详细介绍,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1592年至1598年的这段时间,爆发了万历朝鲜战争。当时丰臣秀吉对朝鲜开战,想要获取更多土地,朝鲜不敌便向明朝求救。1593年,明军和日军在朝鲜碧蹄馆爆发了一场战役,史称碧蹄馆之战。在这场战役中,明军的指挥官是著名将领李如松,他也为抗倭援朝战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最后是迫使日军撤兵,也为此后亚洲百年的和平奠定了基础。下面就来介绍下李如松在碧蹄馆之战中的英勇事迹,以及他的个人经历,一起来了解下吧。
一、李如松统兵援朝抗日
李成梁是明代后期十分有争议的一个人物,有的说李成梁是功臣,经营辽东几十年,稳定了辽东局势;有的说李成梁纵容建州女真努尔哈赤强大,养虎成患,造成大明王朝的灭亡。
从客观公正的角度来说,李成梁家族是大明王朝的功臣,连同他的儿子们都一直为大明王朝效忠,可歌可泣。
李成梁共有九个儿子,长子李如松、次子李如柏、三子李如桢、四子李如樟、五子李如梅、六子李如梓、七子李如梧、八子李如桂、九子李如楠,都是一代将才,建功立业,并且李如松与其弟李如柏、李如梅都是抗倭英雄。
李如松是李成梁的长子,自少年起就随父征战,深谙军事,当年李成梁曾聘请徐渭教授他们兄弟兵法,当其父李成梁告老解职回京,李如松继承父业经营辽东,威振女真与蒙古诸部。
公元1592年,日本权臣丰臣秀吉以武力统一了日本列岛,执掌了军政大权,野心膨胀的他发动了侵略朝鲜的战争。
丰臣秀吉出动十五大军,于釜山登陆,势如破竹,短短两个月,朝鲜的三都十八道全部陷落,倭寇一直挺进到鸭绿江。
朝鲜向大明王朝求援,于是,第一支抗倭部队于公元1592年入朝参战,统帅是辽东总兵祖承训(也就是后来降清的祖大寿的父亲),这支精锐骑兵就是当年李成梁组建的辽东铁骑的一部分,但由于仅有三千人马,在进攻平壤时中了倭寇的埋伏,祖承训突围而出,副将史儒战死,兵马损失惨重。
万历皇帝朱翊钧便任命李如松为东征提督,统蓟、辽、冀、川、浙诸军入朝东征(其中李如松麾下辽东铁骑一万,宣府、大同两镇各八千,蓟镇、保守步卒各五千,江浙步兵三千,自愿请战的由四川副总兵刘綎率领的川军五千),其弟李如柏、李如梅任副总兵,拉开了壬辰抗倭援朝的序幕,这就是著名的“万历三大征”之一。
二、碧蹄驿遭遇战
李如松不愧一代帅才,虽然人马不如倭寇多,却战绩辉煌,万历二十一年正月便收复了平壤。
随后派大将查大受、祖承训率三千前哨人马向王京方向搜索前进。
在路上偶遇一股倭寇游哨,也是出来打探动向的,由加藤光泰率领。
当双方都察觉到对方的存在时,查大受果断出击,痛斩六百余倭寇,余下的亡命而逃。
查大受受到胜利的鼓励,命令部队加速前进,直扑王京。
驻扎王京城的是日本大将小早川隆景率领的日军主力之一,麾下有三万余兵马,得到明军人数不多,仅三千人马,但留下副将喜多秀家率万人守城,亲自统帅两万余兵马想歼灭查大受这一小股明军。
查大受看到大队日军倾巢而出,深感问题的严重性,便退守到距王京五十里处的碧蹄馆,以火炮战车环成防御工事,命令士卒做好战斗准备。
小早川迅速包围了查大受部,发起攻击,要一举消灭这支三千人的明军,振奋军心,提升士气。
但倭寇骑兵数量不多,以步兵为主,黑压压地冲了上来,查大受看到倭寇进入射程之内,炮火齐发,有效地杀伤了倭寇,随后骑兵两翼出击,击退了倭寇的进攻。
查大受清醒的认识到,大战刚刚开始,命令手下不要贪功追击,迅速返回阵地,装填子弹,加固防守,等待主帅李如松的援军。
话说李如松派出查大受、祖承训走后,迟迟未见查大受的消息,预感到情况有变,便命令其弟李如柏率大部人马随后跟进,自己与五弟李如梅率帐下一千精锐骑兵出发,令部将杨元统一千骑兵随后继进。
就在查大受以三千人马苦撑了将近一天,几乎快要崩溃的时候,李如松千钧一发之际率一千人马赶到,第一个驰马舞刀杀入敌阵。
三、李氏兄弟威振敌胆
小早川听说明军统帅李如松仅带了一千人马到来,让他立马来了精神,这真乃上苍赐予的礼物,一个李如松比十个查大受还要重要,便亲自督战,投入精锐日本将领立花宗茂所部,把李如松的一千人马围的水泄不通,倭寇金盔猛将小野成幸是倭寇中有名的悍将,呼哮着直奔李如松,想来个擒贼先擒王。
李如松亲随裨将李有升急忙护卫,被倭寇挠钩拉坠马下,被一拥而上的倭寇破为数断,壮烈殉国。
李如松五弟李如梅,眼疾手快,开弓一箭射翻了小野成幸,结果他的小命。倭寇猛将安东常久见小野成幸被射杀,摧动跨下战马,挥舞着倭刀连砍明军多人,李如梅在战阵中觑得真切,一射穿安东常久的咽喉,摔下马去毙命了。
这时,另一员倭寇猛将小川成重杀到,游击将军李有异看到情况危机,奋勇拦住,几个回合下来,斩杀了小川成重,没提防倭寇挠钩,也被钩下马去,死于倭寇数十长矛之中。
李如松看到两员爱将战死,怒吼一声,奋不顾身,拍马舞刀,直奔一员倭寇将领,刀光影里,这名叫小野一郎的倭寇将领一命呜呼了。
李如梅更是大显神威,百步穿杨,一箭钉在倭寇将领十时连久左胸,摔下马去,这个十时连久被抬回去便死了。
经过一番血战,李如松与查大受部会合,开始突围。
小早川怎肯罢手,集中兵力把李如松等人重重包围,疯狂进攻,战斗进入到白热化,好一场肉搏战。
祖承训不愧辽东猛将,看到主帅李如松不顾个人安危率一千人马来援,斗志昂扬,奋起神威,先后斩杀倭寇将领久野重胜与池边永晟,查大受枪挑倭寇将领安东幸贞,可以说,明军将士浴血奋战,毫不惧色,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本色。
李如梅神射无敌,一箭直奔倭寇主将小川秀隆景,要不是小川秀隆景机警,连忙带马,那箭没有射到他,他的坐骑被射翻,手下连忙拼死相救,又换了一匹战马,指挥战斗,不顾死伤,决心吃掉李如松。
明军也是伤亡惨重,四千人马仅剩不足两千,李如松依旧率将士左冲左突,根本不处下风,杀的倭寇哭爹喊娘。
一抹夕阳投射到战场,到处都是人喊马嘶,敌我搅在一起,在这生死关头,不远处尘土飞扬,明将杨元率一千精骑赶到,迅速投入到战斗,刹那扭转了战局。
虽然倭寇人数占据绝对的优势,但明军得到这一千生力军补充,拼死战斗,让倭寇占不到半点便宜。
小川秀见明援军不断到达,意识随后还会有明军驰援,两万打四千都没占到便宜,再耗下去,损失会更大,便下令收兵退出战场。
碧蹄馆遭遇战,跌宕起伏,李如松以四千人斩杀六千倭寇,击毙倭寇多名将领,自己损失两千多人马,扬威朝鲜战场,迫使倭寇开始议和,援朝第一阶段战事初步结束。
李如松率领明军与倭寇的战斗中连战连捷,更经典的是李如松派其弟李如梅与猛将查大受率七百敢死队夜袭倭寇屯粮之所龙山大仓。十三座大仓,数十万石粮草,一夜间被烧个干干净净,几乎与三国时期官渡之战中的曹操夜袭乌巢媲美,让日军陷入绝境。
明万历年间援朝抗倭,可以说对当时东亚的政治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李如松率领的明军,扬威天下,令倭寇闻风丧胆,维护了民族尊严,史称“其军威之盛,战胜之速,委前史所未有”。
当李如松与倭寇激战的时候,朝中一些龌龊的臣僚们还在朝野上下骂声一片,骂得李如松狗血淋头。
“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是中华健儿的最强音,李如松兄弟凭借援朝抗倭,功绩远超抗倭的戚继光,完全名垂史册,成为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爱国主义也体现了英雄主义,李如松兄弟血雨腥风的戎马生涯,成就了非凡的事业,“报国行赴难,古来皆共然”,那些满口仁义道德的伪君子,有几个言行一致,重诺讲信,唯有如李成梁、李如松父子这样,把心间的抱负与国家的利益、民族的荣辱紧密地联系到一起,才会真正展示了“君子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永存浩然正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