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太监冯保是什么人?张居正推行新政跟他有什么关系?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张居正和冯保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没有冯保就没有张居正的万历新政!明朝的太监确实牛,不过大多名声不太好。冯保虽然也留下了不少恶名,但总的来说,他是明朝难得的政治家,万历新政的推行,冯保是幕后功臣。所以,冯保是张居正的政治盟友。
明朝的权力结构与冯保的地位
明朝的权力中枢是内阁,内阁有首辅、次辅等三五位大臣组成。朝廷的所有奏章由内阁审阅,并提出具体处理意见,称“票拟”。票拟提交给皇帝,由皇帝裁定,并在票拟上用御笔做批示,称“批红”。当然,如果皇帝不同意,可以留中或者驳回。
不过,皇帝在批复之前,不能光看奏章,有时候需要了解详情,需要与内阁讨论,甚至需要召见外臣。内阁与皇帝也不一定一条心,也存在相互制衡,所以皇帝需要政治盟友,司礼监太监,就是皇权培养起来,用以制衡内阁的第二股政治势力。
自明武宗以后,司礼监事实上已经成为与内阁平起平坐的权力中枢,一般称内阁首辅为“外相”,称司礼监一把手,掌印太监为“内相”。
冯保就是万历朝的掌印太监,内相。也就是说,冯保其实就是皇权的代表人,内阁想要做什么事,没有冯保的支持,几乎寸步难行,这是明朝中后期的权力结构所致。
冯保是张居正改革的支撑点
张居正之所以能够顺利推行改革,就是因为他成了有明一朝,权力最大的首辅大臣,大到什么程度呢?几乎不受任何制约,几乎把皇权握在自己手里了!这就是万历新政能够推行的原因,皇权在手,足以推倒一切阻碍势力。
张居正何以获得这么大权力?冯保的支持!
一、在冯保的运作下,张居正坐上了内阁首辅宝座
太监之所以留下骂名,就是因为他们与文人士大夫对立的立场,没办法,他们是皇权的代表,职责就是对付外朝官。所以,如果宦官站在士大夫一边,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注定被皇权抛弃。
所以,冯保如果想保持自己的权力,就要与内阁为敌。冯保却坚定地站在了张居正的身边,从这个角度说,他等于主动放弃了自己赖以生存的根本。
张居正能坐上首辅的位置,全靠冯保的力挺。在张居正之前,首辅是高拱。高拱的性格存在明显缺陷,内阁不和,他与冯保之间也存在很深的利益冲突。
为了扳倒高拱,冯保不惜制造了“王大臣事件”,并在李太后和万历皇帝之间,散布高拱不利的言论,力挺以张居正代替高拱出任首辅。正是在冯保的组合拳打击之下,高拱凄惨落幕,连辩解的机会都没捞到,就被发配原籍,张居正如愿以偿坐上了首辅之位。
这件事,冯保虽有私心,但是最大的得利人无疑是张居正,冯保牺牲了自己的名誉,张居正则是名利双收。
二、冯保代表皇权,替张居正清理了改革障碍
万历新政的核心内容是“一条鞭法”和“考成法”,前者动了士族地主阶级和地方官的奶酪,后者与全体官员为敌,可见力度很大,阻力重重,张居正也面临着各种明枪暗箭。
其实张居正的根,就在文人士大夫阶级,但是改革又把自己推到了文人士大夫的对立面,等于废了自己的根基。面对各种反击,倘若再受到皇权的质疑,改革不可能推行得下去。冯保代表皇权,给了张居正最强有力的支持。
张居正所提交的票拟,到冯保这里几乎是走过场,都能得到批红通过。同时,政敌对张居正的各种弹劾,冯保说动李太后与万历皇帝,对张居正的政敌们展开无情打压。“夺情事件”让多名御史、给事中受到杖责,邹元标等人被打成终身残疾,多人被废为庶人终生不得入仕,甚至被发配边疆。
这些旗帜鲜明的立场,让张居正在最困难的时期,牢牢坐稳了相位,也力保改革经受住了反对派的冲击。
三、冯保是张居正获得皇帝长期信任的重要桥梁
首辅与皇权的矛盾是天生的,为何张居正就能得到皇权的长期信任?李太后与万历过于软弱吗?张居正一介文官,显然不具备架空皇权的可能性。答案就是,皇权选择了对张居正无条件的信任,自觉将权力让渡给了张居正!
李太后与万历之所以能这么做,冯保的居中协调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万历皇帝登基时年幼,李太后是实际掌权人,但是李太后又不具备与内阁长期共议朝政的条件,冯保的中间人作用就非常关键。人们都以为,张居正获得信任,是因为他帝师的身份。当然,帝师的身份有作用,不过放在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体系中,这份师生情显得很苍白。真正维系皇权对相权信任度的润滑剂,就是冯保。
冯保不光起到了皇权与相权的润滑作用,他还起到了对万历皇帝的监督作用,让他不长成“歪脖树”。李太后对万历皇帝的要求非常严,但是皇帝有自己的生活空间,假如万历皇帝长成歪脖树,纵使李太后再严厉,纵使张居正再有能力,恐怕也勉为其难。
少年时期的万历皇帝,所表现出来的英明,跟冯保的监管不无关系,这也从另一个角度,为张居正的万历新政扫清了障碍。
冯保与张居正,一对不能明说的友人
以上是冯保与张居正的政治关系,那么他们二人是否存在个人关系呢?史书一直回避张居正与冯保的私交,很难找到明显的证据,但是蛛丝马迹之间,还是能看出,他们二人之间存在良好的私交关系。
冯保这个人,其实是个性情中人,他个人的文化修养很高,琴棋书画无一不通,绝不是某些文学作品中,那种草包的形象。冯保也是个爱憎分明的人,喜欢谁,不喜欢谁,从来不藏不掖,恨高拱就往死里整,喜欢张居正,就天上捧。
所以,至少从个人情感上,冯保对张居正存在明显的偏向性。那么张居正对冯保什么态度呢?私人交往一个巴掌拍不响。
史书记载了张居正给冯保送过不少财宝,还曾经给冯保的生祠,写过《司礼监秉笔太监冯公预作寿藏记》,对冯保充满溢美之词。
当然,有人把它解释为张居正为了稳固政治地位,对冯保的行贿,但是张居正敢给冯保做寿藏记,如果没有感情成分在里面,恐怕是断然不敢的。
所以,张居正与冯保应该存在着非常良好的私人关系,只是因为冯保的身份,这份私交必须低调。
双方一个是外相,一个是内相,内外相打得火热,这不是找死的节奏吗?必须低调!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宦官既是文人士大夫的对立面,也是被文人士大夫所鄙视的群体,张居正必然会有所顾忌,不敢公开表露。
综述
综上所述,冯保与张居正既是一对政治盟友,同时也是一对好友,两个人为了万历新政,精诚合作。冯保利用他特殊的政治地位,甘愿做张居正的铺路石和清道夫,为张居正的改革立下汗马功劳。
冯保与张居正的政治盟友关系,也是明朝难得的内外朝精诚合作的典范,大明万历朝最后的辉煌,二人双星联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