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崇祯殉葬的太监除了王承恩,还有三位?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4-01-31 属于:王承恩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北京城被李自成攻破,崇祯皇帝被逼在煤山上上吊自尽,留下了残破的山河国家。崇祯在他的最后时刻,给人留下的印象是他已经众叛亲离了,文武百官早已弃他而去,在宫中服役的大小太监更是作鸟兽散了,陪同崇祯皇帝走完最后路程的只有一个太监——王承恩。其实,这并非事实的全部,除了王承恩之外,至少还有三位太监选择了为崇祯皇帝殉葬。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王承恩生前深受崇祯皇帝的信任和器重,官至司礼监秉笔太监,而且统领内外军营、提督九门,可以说是集军政大权于一身,而且身兼提督九门的重任,可见崇祯皇帝对他的信任程度,可以将自己的身家性命都托付于王承恩之手。很明显,王承恩也没有辜负崇祯皇帝的信任,三月十八日深夜,北京已经被李自成的大军包围有一天多了,北京城在大顺军的攻击下摇摇欲坠,崇祯皇帝已经意识到北京城不可能守得住了,于是让王承恩组织人手准备于混乱中突围而逃。

  崇祯皇帝和王承恩匆忙之中组织了几十个太监,换成百姓的服装,手持火铳,走出皇宫准备从东华门和齐化门逃跑,谁知道守城的官军因对方来历不明,以为是李自成的内应而将其击退,崇祯皇帝碍于面子也不敢表明自己的身份,只得退回宫中。后来,崇祯皇帝在王承恩的陪伴下来到景山上,穷途末路的崇祯皇帝选择了在一个歪脖子树上上吊自杀,而王承恩在服侍完崇祯皇帝自缢之后,自己也在旁边一棵海棠树上上吊自尽了。

image.png

  王承恩这种忠心护主的精神得到了后世帝王的称颂,入主中原的顺治皇帝下旨为其树碑立传,还亲自为王承恩的墓碑题写了碑首的“敕建”字样和“御制旌忠”四个字,并将他葬在崇祯的帝陵旁,以表彰其忠义之举。事实上,和崇祯朝那些背主求荣的朝臣们相比,王承恩确实称得上“忠义”二字。

  其实,除了王承恩之外,据史书记载,至少还有三个太监选择了为崇祯皇帝殉国。

  第一个是司礼监掌印太监高宇顺,顺天府人。他在北京城破之前就已经准备好了一口棺材,还在棺材旁边堆上了柴火。等到李自成攻破北京时,他就跳到棺材之中,然后命手下的小太监点火烧柴火,但是小太监们都不敢动手。这时候,一个小太监喊道:“公意如此,当如公意!”于是,大家便点火烧着了柴火,高宇顺被烧死,实现了自己殉葬的目标。而这个带头点火的小太监不久也上吊自杀了。

  第三个太监姓田,他的名字史书上没有记载,家住白塔寺后,于三月十九日自杀殉国。田太监死后,留下了很多的书籍和笔记,日后毫无气节的明、顺、清三朝官员杨士聪住到了田太监的宅子里面,无疑是一个讽刺。一个太监,为王朝殉国,忠义可嘉却连名字都没有留下,而杨士聪高中崇祯朝进士,深受国恩,却毫无气节,历经明、顺、清三个王朝而不知耻。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太监应该是朝秦暮楚、寡廉鲜耻的小人形象,其实太监中也不乏忠义之人,如王承恩、高宇顺和田太监等人,就是其中的代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