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给皇帝朱高炽生了三个孩子 结果要陪先帝殉葬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3-12-27 属于:朱高炽

通常情况下,生养过子女的妃嫔都是可以不用殉葬的。但这不是一成不变的,毕竟没有哪代的皇帝明文规定过:殉葬的妃嫔必须是没生养过子女的。

由于殉葬没有制度性规定,殉葬的条件是什么、哪些人必须从殉、哪些人可以免于从殉等都没有明确规定过。这就留下了较为宽泛的“活动”空间。使得殉葬在作为“哀礼”的实际操作过程中,有些可怜不该死的就被迫追随先帝去了,而有些“可死可不死”的,却得以逃过一劫。

因此,妃子宫女们是死是活,和所谓的规定没有什么关系,全在于殉葬这件事由谁做主,以及大家和新继位的皇帝、朝中大臣,还有其他妃嫔们的关系如何。

如果有哪位妃嫔已经生养过儿女,但仍然被迫殉葬,那么原因有几种:

一是她家人在朝中无权无势,自己因此也没得到皇上的重视,位分不算高,和那些地位高,身份尊贵的大臣之女相比,只有任人欺凌的份儿。

二是自己智商和情商都欠缺,和继位的新帝、朝中负责“哀礼”事宜的大臣、还有身份尊贵,有话语权的皇后贵妃等人关系都不太熟,也不去花心思讨皇上喜欢,平时一副与世无争的样子,看起来是不愿卷入后宫纷争想要图个清静,其实这种人虽然什么好事都得不到,没有树什么敌,但是现在遇到这种涉及到人命的大事,自然是首当其冲要倒霉的了。

第三就是自己的智商明明不够还自己看得起自己,为了自己和自己的儿子的未来拼命去争圣宠、地位什么的,像这类妃嫔,先帝在世时保住了一条命绝不代表以后就平安了,之前或轻狂或嚣张,可以仗着先帝的宠爱活下去,但是,先帝一旦驾崩,之前的皇后成了太后,只要她看谁不顺眼,谁肯定难逃一死。

没办法,殉葬制度已经够血腥的了,又和残酷至极的后宫斗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后宫就是没有硝烟的战场,果然所言非虚,而且,战况远比男子上阵杀敌的战场激烈得多。

举一个例子吧,明仁宗朱高炽虽然身体羸弱且登基较晚,但他的后宫可谓热闹非凡。没有传说中的佳丽三千,不过上至皇后,下至昭容才人,人也不算少。由于朱高炽性格比较懦弱,比起勤政,他更注重的是欢爱,所以放任后宫妃嫔明争暗斗他也不予理睬,于是出现了这么一件令人费解的事:一位深得他宠爱,并且已经是三个皇子之母的郭贵妃在他死后却要陪葬。

简单介绍一下朱高炽的后宫:

首先是皇后张氏,也就是那个明朝历史上有名的张太后,仁宗之后的宣宗朱瞻基英年早逝,英宗朱祁镇年幼继位,张太后还干预过朝政,有点垂帘听政的意思,可见张太后是个很厉害的女人。

贵妃郭氏,就是那个颇得圣心,生了三位皇子还要殉葬的苦命女子,还有贤妃李氏、惠妃赵氏、淑妃王氏、昭容王氏等,书上有记载的,都是比较有地位且生过子女的。那么,李贤妃、赵惠妃、王昭容三人为何不殉而其他两位妃子竟要殉?还有后进宫的一位张敬妃,年轻貌美,还没有孩子,仁宗不见得舍得她,但为何不把她带到阴间继续让她服侍?

其中涉及到的关系不言而喻:张敬妃父亲是重臣,地位尊贵,在朝中的人脉也很广阔,先帝一死,只要没有公开在遗诏上说让张敬妃陪葬,那么张敬妃的父亲只要在朝中好好打点一下,就可以保住女儿的性命。

张皇后既然能干政,就说明她绝不是一个简单人物,他的儿子不是唯一的皇子,要想稳固自己儿子的皇位,就要让其他皇子对自己的儿子臣服,保持君臣关系,皇子们固然没有反叛之心,就算有,碍于兄弟面子,也能忍则忍,不到万不得已不会造反。

然而,一个最能说动自己儿子叛变的就是那些生过皇子,且皇子们已经成年的妃嫔们,他们只要一再窜动自己的儿子夺取皇位,皇子们出于对母亲的顺从也会点燃心中本就蠢蠢欲动的战火,来造反试试看,这样,对新继位的朱瞻基来说,无疑是很大的麻烦!因此在张皇后看来,除掉那些妃子是必须要做的。

从殉葬制度开始施行,便和后宫斗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谁死谁不死,都不是确定的,即便生前再得皇上宠爱,也说不好下一秒会如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