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对鲁隐公的评价如何?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鲁隐公,名息姑,鲁国第十四代国君,在位共11年。隐,是谥号。惠公死时太子允还年幼,于是隐公代掌国君之位,后为桓公所弑。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鲁国首任国君伯禽是当年定立周朝规章礼仪的周公旦的长子,所以鲁国一向被认为是与周王室最亲且最有地位诸侯国,是所有诸侯国中保留周礼最完整的“礼仪之邦”,鲁国的国史也是最完备的。正因与此,这片土地终能产生孔子这样的旷世奇才,并根据鲁国国史改编成为流传千古的《春秋》经文。鲁隐公出名的最大原因就是因为:孔子所作之《春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由于春秋以鲁国国史为基础而编,故当时的国际大事都是以鲁国纪年来记录的。鲁隐公也因为其纪年年号常被提及而出名了。
轶事典故
惠公夺妻
鲁隐公名息,一作息姑,其母声子。其父惠公的夫人是孟子,孟子死得早,声子成为继室。隐公长大以后,鲁惠公为他聘娶了宋武公弟弟女儿仲子为妻,新妇来到鲁国,惠公见其貌美,竟强占为己妻,生了儿子允,就是后来的鲁桓公。
观鱼台观鱼
鲁隐公五年(前718)春天,都城到处有人传说棠地有善渔者总是能捕上最多最大的鱼(一说用弓箭射鱼),鲁隐公在他摄政的第二年,就在棠邑与徐戎签订过盟约,深知棠地的风景秀丽,人民安乐,于是决定前去观赏。
此事被老臣公子区(臧僖伯)知道了,他立即面见隐公进谏:“我听说无论什么东西如果和祭祀、战争无关,那么做国君的就不应当去理会它。国君的职责在于使人民服从于自然的秩序,如果不遵从自然秩序就称作乱政,经常去做乱政的事,国家就会衰败。所以春天摘除不孕果实的枝杈,夏天为谷苗间草除害,秋天收获后打鸟捕兽,冬天旷野里结伙狩猎——这都是在农忙空隙所干的事情啊!……飞禽猛兽的肉不能放在宗庙里的祭器里,这是从上古就定下来的规矩。至于如何去采集山川林泽的果实,如何去准备充当器用的物件,一般小臣所做的事情,是有关部门官员的职守,绝不是一个国君所应当亲自去做的。”
这一番明讲暗喻的大议论直说得鲁隐公哑口无言,过了好一阵才嗫嚅着说:“我并不是专门去观鱼,我只不过是要去视察一下那个地方的防务罢了。”公子区明知鲁隐公在为自己辩护,但也不好说破,只得称病不从。鲁隐公到了棠地,早有地方筑造好华美的台子,命令善渔者大设捕鱼之具请隐公临水而观之。其后此地遂留下鲁隐公观鱼台遗迹,今鱼台县之名即由此而来。
人物评价
按谥法:“不尸其位曰隐”,指其位不终。
清高士奇认为:鲁隐公之失,不在于让位,而在于让位之道考虑不周。惠公去世时,太子姬允已经六七岁了。隐公此时之上策应该是学其祖宗周公辅佐成王之故事,“抱负以临群臣,听国政”。这样,自己代理国相,行摄政之事就名正言顺了,以后想归政于太子也比较容易,即使有奸人想从中挑拨,也难以找到借口。而如今,隐公成了事实上的国君,不管国人,大臣还是国际舆论,都承认这个事实,并且不知道他对太子的真实打算。虽然他有退隐的准备,但仍不足以安抚太子的不安,也不足以杜绝羽父之流的野心家的阴谋。所以,隐公有心让位,或有其事。但贪恋权位,犹豫不决,则是祸根。加上自己的政治能力本身就不足,不但不知如何约束下属,更不知如何保护自己,处于政治漩涡中心的他最终沉没也就理所当然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