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为什么要称子贡为"饭桶"?原因是什么
趣历史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子贡出资为孔子周游列国,养老送终,为何还被孔子称为“饭桶”,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在孔子心目中,最得意的学生无疑是颜回。他出自寒门,是孔门七十二贤之首,受到孔子最多的称赞,后世也将其列为复圣。然而,细想起来,颜回的生命太过短暂,仅仅29岁就去世了,没有建功立业,也没有著书立说,甚至没有突出的事迹流传。其实,在孔子的众多弟子中,最有成就、最有能力的还是要算子贡,偏偏这位徒弟,发扬了儒家学说,资助孔子周游列国,为孔子送终,却得到了“饭桶”的评价。
子贡名叫端木赐,出自富裕之家,他投奔孔子时并不太服气。也许是见多了风云人物,他总觉得自己的老师只会纸上谈兵。第一年时,他觉得比孔子强,第二年时,他觉得和孔子水平差不多,第三年起,他自认不如孔子,甘拜下风。
要知道,子贡并非普通人,司马迁在《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记载“子贡好废举,与时转货资……家累千金”。也就是说,子贡能够审时度势,根据市场的行情做出预测,从而积累了万贯家财。而且,他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之风,后人将诚信经商的做法,称为“端木遗风”。
在孔子心目中,最得意的学生无疑是颜回。他出自寒门,是孔门七十二贤之首,受到孔子最多的称赞,后世也将其列为复圣。然而,细想起来,颜回的生命太过短暂,仅仅29岁就去世了,没有建功立业,也没有著书立说,甚至没有突出的事迹流传。其实,在孔子的众多弟子中,最有成就、最有能力的还是要算子贡,偏偏这位徒弟,发扬了儒家学说,资助孔子周游列国,为孔子送终,却得到了“饭桶”的评价。
子贡名叫端木赐,出自富裕之家,他投奔孔子时并不太服气。也许是见多了风云人物,他总觉得自己的老师只会纸上谈兵。第一年时,他觉得比孔子强,第二年时,他觉得和孔子水平差不多,第三年起,他自认不如孔子,甘拜下风。
要知道,子贡并非普通人,司马迁在《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记载“子贡好废举,与时转货资……家累千金”。也就是说,子贡能够审时度势,根据市场的行情做出预测,从而积累了万贯家财。而且,他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之风,后人将诚信经商的做法,称为“端木遗风”。
譬诸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家室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手之云,不亦宜乎?
子贡的意思是,自己的那点本事,就像是矮墙里面的房屋,谁都能看到,孔子的学问,如同数仞高墙里面的宗庙景观,很多人连门都摸不到,更不用说能够看得到。这也就是万仞宫墙的典故,相当感人。但即使这样,依然还有人认为,子贡不过是谦虚罢了。
对于这一点,司马迁看得很清楚。在《史记》中,介绍子贡的篇幅是孔子诸多学生中最多的,而且还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司马迁甚至认为,因为颜回的早夭,孔子去世后,儒家思想实际上落入了后继乏人的窘境。但就因为子贡在商界和政界的地位,才让儒家最终成为了显学,司马迁因此说:夫使孔子名布于天下者,子贡先后之也
孔子在世的时候,子贡曾经问过孔子:“赐也。何如?”按理来说,子贡是想得到老师的赞誉,结果孔子却毫不客气地回了一句:“女(汝)器也。”孔子的意思是,你大概是一件物品吧。幸好子贡脸皮够厚,又追问道:“何器也?”孔子想了想说:“瑚琏也”。
瑚琏是当时摆放在宗庙的祭祀用器,主要是用来盛放粮食的,因此可以理解为孔子将子贡比作“饭桶”。只不过,这个“饭桶”是礼器,是一种高贵的象征。然而,孔子也曾经说过“君子不器”,所以不一定是对子贡太高的评价。
孔子一向认为,作为君子不能拘泥于一技之长,不能只求职业的发达和人生的显贵,而应该追求“道”,追求信仰,追求驾驭天下万物的能力,担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任。讲究“君子不器”的孔子,自然没有将“瑚琏”子贡看得太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