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台十八将之耿弇屠城是真实发生的事件吗?
耿弇怎么读呢?耿弇的“耿”念“geng”发第三声,弇念“眼”同样是第三声。耿弇是东汉开国名将,是著名军事家,耿弇小时候就喜欢兵事,后来劝说父亲投奔刘秀,被任命为偏将军。
图片来源于网络
刘秀称帝后,耿弇被封为建威大将军,为东汉的统一立下赫赫战功。建武十三年的时候,耿弇辞去大将军的职位,告老还乡,在永平元年的时候去世,后来追封谥号愍侯。
耿弇的父亲是王莽弟弟的同学,后来升迁,耿弇年少的时候就勤奋好学,他喜欢讲武练兵,因为爱好,耿弇学习骑射,喜欢研究兵法。
在耿弇帮助东汉东征的诸多战争中,耿弇充分显示了自己在军事方面的才能,在不同的战役中,耿弇灵活运用自己的战术方针,他将自己的必生所学运用到战争实践中,把理论的战术贯彻落实到每一位士兵,洞察战场的每个角落,将胜利握在自己手中。
他采用心理战,围城打援,声东击西等战术,把敌人耍的团团转,他观察战局,亲自制定克敌战略,每战必胜。耿弇是也一位难得武将,他曾经在自己中箭负伤后,丝毫不自乱阵脚,继续激励智慧军队手下,齐心作战,不要管自己的安危。展现出了大将风范,是一位能独挡一面的将领必须要做到的。
虽然耿弇相比韩信来说,名气不及他,但是相比二人的下场,耿弇就要幸运得多,他在晚年选择告老还乡,回到自己想要的生活中去安享晚年,躲避了政治危机。
光武帝临淄劳耿弇
《光武帝临淄劳耿弇》是光武帝刘秀为了表彰大将军耿弇写的,他先是赞美了耿弇为东汉朝做出的功绩,然后又通过将他和韩信对比,还用典故有志者事竟成来激励。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公元29年,即位四年的光武帝刘秀为了巩固新政权,他派遣大将军耿弇前去讨伐青州的割据军阀张步,耿弇凭借自己的计谋,消灭了敌人大量的主力部队,先后攻占了敌人重要的军事要地,他在受到箭伤之后,依旧不改作战勇猛的状态。
耿弇身先士卒率军歼灭了敌军的主力部队,胜利在望,刘秀赞美耿弇的功绩,把他和韩信做出的贡献线比较,汉光武帝凭借耿弇的出色发挥,取得了战争的胜利,他还把自己处理张步的事件和汉高祖刘邦处理田横的事件相比较。
他主张让张步归降汉朝,光武帝这样的举动不仅鼓舞了士气,还瓦解了敌军最后一口气,促使战争更快的走向结束,在耿弇的猛烈攻击下,张步不得不投降。至此汉朝疆域内最顽固的割据势力被铲除。
这篇一百多字的《光武帝临淄劳耿弇》短小精辟,汉光武帝刘秀用事实说话,运用过去和现在相比较的方法,论述当下人的杰出功绩,观点鲜明。
光武帝首先将耿弇取得的成果和西汉名将韩信相比较,认为耿弇攻破城步比韩信当年攻破历下更难,所以更加值得被嘉奖,这肯定了耿弇在军事上的杰出贡献,对于他的军事上的才能是极大的褒奖。
借着有借助历史,表明只要张步投降,自己会像当初汉高祖那样赦免张步的罪过,这样从心理上加速了敌军的瓦解。
耿弇屠城
提到耿弇我们都有一个印象,那就是功高盖主的战神,耿弇是一位天才军事家,他对战争的理解超越了常人,像他这样战无不克的将领应该是比较少的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耿弇因为作战勇猛被称为杀人机器,他屠城三百,受害的大多数是手无寸铁的妇女儿童,耿弇对没有抵抗的人毫无半点怜悯之情,他彻底丧失了人性。还有人认为后汉书中关于耿弇的记载,纯粹是为了帮他辩解,说耿弇的一生是野兽的一生。
但是这里有必要为这位历史人物辟谣一下,大部分人认为的耿弇高了三百次屠杀,实际上耿弇并没有屠杀,这只是字义的用法改变后,人们对他的误解罢了。耿弇屠城是经过三次大改变的。
第一阶段唐初之前,破、克、拔、降皆可共用屠,另外如果要看关于屠的完整记录,才能知道到底什么才是真相,要是有关于屠杀认人数的记载或者是有加入其他描写,比如说诛屠、大屠、尽屠等等,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判断出究竟是不是惨绝人寰的屠戮。
第二阶段的的屠就是唐初至宋朝,表明攻下城池后,杀了一些无辜的人,包括投降的士兵,也是正式将屠城和屠杀有关系的。
第三阶段的屠城大多就是大屠杀,只要是屠城或者是屠都,就意味着大多数人被残忍杀害,宋朝后期开始用这样的说法。
直到今天,我们说的的屠城用的都是送朝后期的说法,其实在唐朝之前,屠城的说法只是攻破城池,所以耿弇屠城并不是向我们理解的那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