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五霸的宋襄公,一生有何作为,最后又怎么死的?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在那期间先后出现了好几位霸主,后人便将其中贡献最大,成就最高的几位并称为春秋五霸。不过后人所说的春秋五霸到底包含哪些人还存在争议,但是在《史记》中记载,春秋五霸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五人,下面我们就以史记中的说法来讲讲宋襄公的故事。
春秋五霸之宋襄公简介
宋襄公,姓子,名兹甫,是宋桓公之子,宋成公之父。宋襄公母亲是宋桓夫人也是宋桓公的正室妻,虽然排行第二,但是是嫡子,所以被立为太子承接大统。然而兹甫是个仁义之人,觉得自己不适合做国君因而发生了兹甫让国的故事。
春秋五霸之宋襄公图片
兹甫让国之美讲得就是兹甫请辞国君之位,让贤与哥哥的故事。兹甫自认为自己不如哥哥,自己虽为嫡子,但是排行第二,长兄目夷虽是庶出但是贤明仁义比自己更适合当国君,因此,兹甫便请求宋桓公立目夷为太子。后来宋桓公跟目夷讲了这个事情,目夷回答说让国之美已经是最仁义的行为了,我怎么能跟弟弟相比呢,这个国君之位非他莫属啊。
后来两个人推来让去,为了躲避宋襄公的推让,目夷自己悄悄去了卫国,因此宋襄公才做了国君。即位不久,齐国内乱,宋襄公受齐桓公之托照顾齐国太子昭,于是宋襄公号召各路诸侯去平定齐国内乱。在宋襄公的协助下,齐国内乱平定,公子昭即位为齐国国君。
齐国虽然平定,但是齐桓公已经去世,诸侯霸主的位置空缺,于是宋襄公就想效仿齐桓公号召诸侯联盟议事,但是目夷劝谏说宋国现在国力薄弱,以我们这种小国的力量来号召各路诸侯肯定会招来祸患,可是宋襄公没有听,而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实施了会合诸侯。
结果宋襄公吃了大亏,在一次会合的聚会上,宋襄公讲究“信用”而不带兵前去赴宴,结果被从来都不讲信用的楚国给俘虏了,并被押到楚国囚禁起来,直到数月之后在鲁僖公的调停下宋襄公才被释放出来。
宋襄公是仁义之君吗?
宋襄公的美名被后人赞颂,他是当之无愧的仁义之君,宋襄公不仅是个正人君子,还是一个仁义之人,只可惜宋襄公太过耿直不懂变通,结果在战场上还讲究什么信用仁义,导致自己军队大败,这就是泓水之战。先前有赴会被俘,现在又有战败受苦,宋襄公始终还是不懂得吃一蛰长一智的道理。这样过于愚昧的人到底会是什么结局,这个小编也非常好奇。
宋襄公雕像
宋襄公怎么死的?
宋襄公之死也是跟他的“仁义”有关,泓水之战是他最后一场战役,就在这场战役上他失败了,他的失败不是因为敌人有多厉害,而是因为他的妇人之仁。当时楚国军队已经被打的节节溃败,准备渡泓水到对岸去休整军队。此时目夷说他们人多我们人少,乘楚军正在渡河,我们赶紧乘胜追击,必能破敌。可惜宋襄公此时有大发了他的善心,觉得自己号称仁义之师绝对不会攻打已经受伤的敌人,也不会攻打还没有布好阵的敌人。
就是宋襄公的这一“仁义“之举,导致宋国大败,当时如果宋国乘胜追击必能大败楚军,可惜他非要等到楚军渡完河,布好阵才进攻。结果楚军势力庞大,一下子就把宋军打的落花流水,就在混乱中宋襄公也中了箭,受了伤。
这一次的上让宋襄公休养了很久,虽然治好了,但是也不能根治,最终于公元前637年伤痛发作不治去世,死后葬于襄城中东北行宫内。
其实春秋五霸的五个人物存在争议也是正常的,像宋襄公这样的人本人是觉得算不上什么霸主,毕竟他没有像齐桓公一样能九合诸侯,也没有什么明显的功绩和作为,倒是常常因为自己的“仁义”而被别人陷害,最终败在楚军之下。宋襄公虽是个仁义之君,但若要说霸业就不如齐桓公了,而他比不过齐桓公的原因就在于他被自己的“仁义”所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