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魏国魏惠王为什么叫梁惠王 魏惠王墓在哪里
魏惠王,东周魏国第三代君主,名魏罃。魏惠王在成功争夺帝王之后,迅速整顿内政,强兵富国,攻破秦国都城栎阳,重创秦军。在此战役之后,魏惠王魏罃决定迁都至大梁(今河南开封)。因为迁都大梁,魏国又被称为梁国,故魏惠王也就被称为梁惠王。
对于梁惠王迁都迁都的原因,史籍上有不同记载,对其迁都原因都存有争议。世人总结,无外乎两种原因:一是为了躲避强秦的骚扰,二是大梁乃中原腹地,占领大梁等同于占领有利的的地理位置,更加利于争霸中原。
第一种说法根据在于《史记》记载,公元前339年,秦、赵、齐联合进攻魏国,大败魏军并占领魏国都城安邑,魏惠王被迫迁都。第二种说法在于魏国重创秦军,全国上下士气高涨,大梁处于中原腹地,地大物博,可以让魏国拥有更加肥沃的土地,更为便利的交通,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而魏国原来的都城安邑,回旋余地狭窄,极易受到封锁和攻击。魏惠王想要壮大实力,称霸诸侯,就要把疆域向中原拓展,大梁必定是必争之地,这些从他后来迁都大梁后,广筑宫殿、大兴水利,亲自设计并构建水网,沟通黄河和淮河水系,修建第一条人工防御运河--鸿沟中不难看出。
梁惠王所建造的大梁城,护城河四面沟通,城墙高约五丈,可以说是战国时期最固若金汤的都城,也是当时规模最大的城市之一,当时在诸侯各国中,规模能与魏国匹敌的唯有齐国的都城临淄。
战国时期魏惠王的儿子有几个
魏襄王,即梁襄王,东周时期魏国第四代君主,姓姬名嗣,魏惠王之子。公元前318年,与韩、赵、楚、燕四国合纵攻打秦国,五国联军各怀鬼胎,都想在战役中保存自家实力,坐收渔翁之利,故而都不敢也不愿做先遣军,秦国出奇制胜,切断楚国粮草,楚军因其粮草匮乏撤退,其他四国也随之撤军,这场战役以不克而返告终。
此番战役后,魏襄王在宰相张仪的建议下,与秦国和解,退出南北合纵。襄王七年,与秦武王嬴荡在临晋会晤;襄王十一年,与秦国联合攻击韩国;襄王十六年遭秦国攻占蒲坂、阳晋、封临;襄王十七年,秦国归还蒲坂;襄王十八年,与秦、韩、齐三国会合大败楚军;襄王二十三年,与齐、韩、赵、宋四国联军攻击秦国,秦国与魏和解,魏襄王薨,太子魏遫继位,即魏昭王。
处于一个诸侯割据的时代,各诸侯国都在进行联合与进攻,妄图在乱世之中残存一席之地。魏、秦关系复杂多变,既是盟国也是敌国。襄王善用合纵连横之术,意欲在被秦国蚕食的过程中尽力保全,然而大势所趋,大都无功而返。孟子见襄王,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但同时又对他说“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大概希望襄王不要穷兵黩武吧!
春秋魏国魏惠王墓在哪里
魏惠王墓经历了两千多年的风雨春秋,是魏国第三代君主魏惠王的的墓。魏惠王,继位时值魏国最鼎盛时期,在即位后的战争中重创秦国;迁都大梁后,亲自设计和构建了水网,兴建了都城,所以魏惠王又被称作梁惠王。此后,大败于齐国,魏国开始衰亡。魏惠王逝于公元前319年,享年长达82岁,很可能是中国历代帝王中最长寿的人。
魏惠王墓位于河南中牟县附近,这里有三座大型古墓,只可惜年代久远,没有得到妥善的保存,三座古墓没有一座完整保留下来,魏惠王墓是其中年代最久的一座。只可惜,由于时间的流逝,岁月的消磨,墓地保存已不完整,封土也随之流逝,确切的位置已经不能寻到,只能是当地村民大概指的一个缓坡,实为遗憾。
魏惠王墓2009年被列为郑州市文物局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魏惠王是开封人心里的霸主,是华夏魏姓一族的骄傲,是凝聚魏氏宗族力量的重要人物,对于宣传河南文化有着很大的作用。
2014年魏怀习在考察魏惠王墓期间提出,要尽可能修缮魏惠王墓,争取让更多的魏氏宗亲或企业参与进来,让“魏氏老家在河南”的形象深入人心;加快收集各地魏氏族谱,力争可以把全国魏氏的族谱连起来。宗族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它传承于族人之间,记载在字里行间,是凝聚每一个宗族人心的纽带,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