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名将李广:时常迷路导致最后无法封侯
李广先生很可怜,一生披荆斩棘,战功无数,最终却与“封侯”无缘。
倒是他的死对头匈奴人给了他一个无冕封号——“飞将军”。自己的敌人都如此敬畏自己,为什么大汉王朝却如此吝啬呢?为此,不仅李广先生想不通,后世之人也是云里雾里,众说纷纭。
自古诗人多豪情。于是,很多描写李广将军的诗句便出现了,诸如“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之类的,都是称颂李广将军英雄事迹的,可见“飞将军”称号绝非浪得虚名。
名气散布于朝野,爵禄却未封于庙堂,看起来是有失公允了。其实,只要多加留意就不难发现,李广之所以至死没有封候,不是因为朝廷厚此薄彼,有意怠慢,而是因为其所处的历史环境决定的。
秦朝末年,楚汉相争。大汉王朝开创不久,志得意满的刘邦就与匈奴人干上了。但显然,这次刘邦真真是失算了,与项羽打了那么多年仗,国力匮乏、百废待兴,疲惫的汉王朝哪里是快速崛起的匈奴人对手,结果中了人家诱敌深入之计,被匈奴人团团围困在白登山,差点就断送了新兴的汉王朝政权。好在匈奴人尚没有统一天下的意识,加之对汉军缺乏全面的了解,最终匈奴以胜利之师放走刘邦。
而“白登山之围”,如一盆冷水,让刘邦看到了匈奴人的实力,也看到了大汉朝的积贫积弱。于是,刘邦及时调整国策,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怀柔手段;对内则休养生息,与民生计。这个政策,一直延续到文景时期。经过多年的励精图治,终于迎来了“文景之治”的辉煌,大汉王朝日益强盛。在这期间,汉朝的军事策略始终是战略防御,尽管匈奴人仍时常在边境骚扰,却从来没发生过大规模的军事对抗。李广将军就是在这种大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将军。
要说抵御匈奴人入侵,李广将军的确是一把好手,要不也不会造成匈奴人那么大的心理压力。但此时此刻,最高统治者的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内部稳定和经济建设上,而不是对外扩张。防守就是防守,不同于进攻,成功了是本分,失败了是罪过。如此一来,这个被匈奴人称之为“飞将军”的李广也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汉朝皇帝明白,从当时的战略格局看,匈奴人即使再厉害,也不会危及到政权,而一旦发生内乱,却足以撼动大汉王朝的根基。当时国内的环境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各诸侯国蠢蠢欲动,觊觎皇位者大有人在。可以想见,与防御匈奴的骚扰相比,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的功劳要远远大得多。两者一对比,哪里还能轮得到李广封侯呢!
汉景帝死后,汉武帝刘彻即位。在经历了“文景盛世”之后,国内基本稳定,大汉朝的对外政策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汉武帝决定不再对外绥靖,而是要大规模对匈奴大规模用兵,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变被动为主动,以此达到一劳永逸、永绝后患的战略构想。
按说,国家兴兵,对一个将军来讲正是建功立业的好机会。但此时李广已难以适应新的作战需要了,以前李广大都习惯于防御性作战,拒敌于国门之外,几乎没有率领大兵团深入匈奴腹地作战的经验。最初的几次战斗,李广都收获甚少,有一次还被匈奴人俘虏。虽侥幸逃脱,却也给“飞将军”留下了难以抹去的阴影。汉武帝本一代雄主,为实现中央集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统治手段上,大力推行“法家思想”,不论资历,不分年龄,不问出身,有功则奖,有过则罚,手段可谓雷霆万钧,几近苛刻。
这种环境下,享有崇高声誉的李广很难有所建树。汉武帝正是看到了这一点,于是打破思维定势,大力提携年轻将领和优秀军事人才,像卫青、霍去病等就是在这种环境下脱颖而出的。这些人虽然出身低微,却具有超前的开拓精神和非凡的军事才能,行军作战往往不拘一格,具有很强的远程打击能力。
与这些年轻将领比起来,老将李广总是相形见绌,跟不上步子,加之年龄已大,李广就更难在横扫匈奴的战争中发挥重大作用了。既然不能作为主将出战,李广就只能跟在这些年轻人身后配合。如此以来,论功行赏的时候,李广自然拿不出过硬的战绩,劳而无功,封侯又如何得以实现呢!
不封侯也就罢了,只要有仗打,终不失军人本色。但屋漏偏逢连阴雨,就在李广心里极度窝火的时候,有一次随大将军卫青出征匈奴,因迷路贻误军机,被二十出头的卫青责骂。以六十岁高龄征战沙场,这是何等气魄,如今却被一个年轻人责骂,李广不禁羞愧难当,一气之下,自杀身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