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射手一箭双雕,历史上的长孙晟有多牛?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3-01-14 属于:长孙晟

  公元580年,北周宣帝与突厥和亲,将赵王宇文招的女儿千金公主嫁给突厥沙钵略可汗。被派去护送公主的副将中有一人叫做长孙晟,长孙晟到了突厥后,与沙钵略可汗出游打猎,看到两只雕飞逐争肉,沙钵略给了长孙晟两支箭:请射取之。长孙晟微微一笑,只接过一支箭,弯弓瞄准,一箭射去,二雕俱死。

  这就是成语“一箭双雕”的来历,而长孙晟也作为神射手备受沙钵略可汗敬重,被誉为霹雳、闪电,声震突厥。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一、突厥专家

  长孙晟出生于官宦世家,长孙氏从北魏建国之初就立下大功,整个北魏时期都很昌盛。出生于这样的士族门阀,长孙晟前途一片光明,然而长孙晟之所以能名垂青史,靠的不是家族背景。

  长孙晟年少的时候体弱多病,他母亲为了让他身体强壮,让他每天上山砍柴,砍柴之余长孙晟用弹弓打鸟。因此,长孙晟不仅身体健硕,还练就了神射本领。到了和突厥和亲的时候,北周需要派遣一批武艺高强的人去护送公主,同时在突厥人面前好好表现,让他们看看中原好男儿,长孙晟被选中。

image.png

  到了突厥后,长孙晟开始自己的表演。先是在酒过三巡后射中百步之外的铜钱,然后就是在沙钵略可汗面前表演一箭双雕的绝技,令人拍案叫绝。长孙晟因此得到突厥人敬重,沙钵略可汗甚至让诸子弟少年和他套近乎,好好学习箭术,其中就有沙钵略可汗的亲弟弟处罗侯。处罗侯深受沙钵略猜忌,于是暗结长孙晟,为日后举事找个外援,长孙晟也得以“察山川形势,部众强弱”,成为突厥专家。

  二、 离间突厥

  公元581年,杨坚篡隋,同时诛杀赵王、也就是沙钵略的岳父宇文招。在北周、北齐双雄对峙期间,双方对北方的柔然、突厥都保持拉拢与讨好的态度,面对争相前来结交送礼的周、齐,沙钵略的叔父佗钵可汗甚至说过“我在南两兒常孝顺,何患贫也”,所以北周会与沙钵略和亲,但是杨坚称帝后却“待之甚薄”。沙钵略可汗大怒,加上千金公主要为父报仇,沙钵略于是率四十万大军南下侵略。

  沙钵略接连打败隋国上柱国冯昱和李崇、兰州总管叱列长叉以及上大将军达奚长儒,武威郡、天水郡、安定郡一带家畜全被劫掠一空。杨坚大怒,只好一面“修筑长城”,一面发兵边境,积极防御。

  就是在这段突厥强而隋弱时期,长孙晟主动上书,为杨坚“口陈形势,手画山川”,透彻地分析了突厥的内部问题,认为沙钵略、玷厥、阿波、处罗侯等首领之间是有很深的矛盾的,大可行离间计,各个击破,提出了著名的“远交而近攻,离强而合弱”的战略思想。

  长孙晟离间的第一个人是玷厥。杨坚派遣太仆元晖出使玷厥,深相结纳。另外,碰到玷厥使者来拜访的时候,特地把礼遇规格安排在沙钵略使者之上,让两人互相猜忌。

  离间的第二个人是处罗侯。长孙晟贿赂库莫奚和契丹人,以他们为向导找到处罗侯,亲自前去拜访,让他归顺。长孙晟与处罗侯本就有交情,这一趟出使也很顺利。然而处罗侯是沙钵略亲弟弟,两人并未决裂,沙钵略甚至在死后把东突厥可汗之位传给处罗侯。这一趟出使的意义在于处罗侯及其儿子染干对隋朝很有好感,为染干归附打下基础。

  离间的第三个人是阿波。阿波和沙钵略是兄弟,但他桀骜不驯,不服沙钵略,当年沙钵略当可汗的时候,阿波就说“我与尔俱可汗子……尔今极尊,我独无位”,沙钵略这才封他为阿波可汗。

  公元582年,阿波可汗入侵,被隋朝大将窦荣定打败,长孙晟于是劝说阿波:沙钵略每次来都能打胜仗,你怎么一来就输呢。你和沙钵略本来就不合,这会儿沙钵略还不得归罪于你。为今之计,你最好和我们隋国、玷厥联合,抵抗沙钵略。于是阿波与长孙晟暗通曲款,逗留不进,沙钵略听说后大怒,率军返回杀死阿波的母亲。

  之后阿波前去投靠玷厥,加上叛离沙钵略的贪汗可汗、地勤察等人也纷纷前来投靠。至此,突厥分裂成东突厥(沙钵略、处罗侯)、西突厥(玷厥、阿波)两部,双方互相攻伐。

  在长孙晟的离间下,沙钵略面临众叛亲离的下场,只好重新遣使和隋国修好。最可怜的是千金公主,为了帮助沙钵略走出困境,主动要求改姓杨,被仇人杨坚封为大义公主,名义上成为杨坚的养女,沙钵略也就成了杨坚的女婿,甚至上书言自己当以儿辈之礼待隋国,“此国所有,都是皇帝畜生”。

  三、突厥归附

  之后,阿波可汗被处罗侯打败,沙钵略、处罗侯相继去世,四大可汗中只有玷厥尚存。沙钵略之子雍闾、处罗侯之子染干分别成为可汗。于是,隋朝的重点任务变成了离间雍闾、染干,恰好这时候俩人都想来和亲,在长孙晟的建议下,杨坚决定与染干结亲,并且让染干南迁中原,优待甚厚,染干则把雍闾的每次劫掠计划都告知杨坚,作为报答。

  雍闾当然不能忍,当即联合玷厥进攻染干,染干只好跟着长孙晟逃到伏远镇,等到杨坚派遣赵仲卿、杨素打败雍闾、玷厥后,染干被封为启民可汗,被安置到朔州,突厥人相继前来归附,染干这支突厥人从此被降服。

image.png

  长孙晟深知突厥虚实,后来跟随杨广攻打玷厥,献出水中下毒的计策大败玷厥;在打败玷厥的过程中与杨广交往甚厚,后来杨广继位,长孙晟仍得重用,直到病死。公元615年,隋炀帝杨广被始毕可汗(染干之子)困于雁门,杨广不禁感叹“向使长孙晟在,不令匈奴(指突厥。古代一般好用“匈奴”代称异族)至此”。

  长孙晟武艺高强,骑射精湛,突厥人赞其为:“闻其弓声,谓为霹雳,见其走马,称为闪电”,而难能可贵的是,长孙晟并不是一介莽夫,而是个出色的外交家,在他以夷制夷的策略下,突厥分为东、西两部,为刚刚称帝、南方尚有陈国未灭的杨坚赢得踹息之机,改变了北周、北齐以来对突厥的讨好态度。

  当然,突厥人势力深广又反复无常,长孙晟的以夷制夷只能瓦解分化敌人,不能从根本上消灭敌人,直到唐玄宗时期突厥人才退出中国历史舞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