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勰简介:北魏宗室大臣、诗人,北魏献文帝拓跋弘第六子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2-12-12 属于:元勰

  南朝(420-589)承自东晋,有南朝宋、南朝齐、南朝梁、南朝陈四朝,均以建康(今江苏南京)为都;北朝(386-581)承自十六国,有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北齐取代东魏,北周取代西魏,北周灭北齐。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这一时期杰出名人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元勰(473-508年),本名拓跋勰,字彦和,北魏宗室大臣、政治家、人。北魏献文帝拓跋弘第六子、孝文帝元宏之弟。

  太和九年(485年),封始平王,加侍中,拜征西大将军。后为中书令,改封彭城王,深得孝文帝信任,官至尚书、侍中。孝文帝驾崩,元勰辅佐孝文帝长子宣武帝元恪,封为骠骑大将军,虽得到好评,但受到宣武帝及国舅高肇猜疑,永平元年(508年)自杀。死后,追谥武宣王。

  其子元子攸孝庄帝后,追尊元勰为文穆皇帝,庙号肃祖。

image.png

  人物生平

  拓跋勰(473-508),字彦和,北魏宗室、重臣、文人。献文帝子,孝文帝弟。孝文帝太和九年(485)封始平王,加侍中、征西大将军。后为中书令,改封彭城王。尝侍孝文帝游金墉城,帝命群臣赋诗,亲为勰诗改一字。后从孝文帝之平城次上党铜鞮山,应诏作《问松林》一首。及孝文帝征沔北,令勰为露布,颇类帝手笔。孝文帝将卒,勰内侍医药,外总军国之务。

  宣武帝立,欲以元勰为宰辅,勰屡求退,乃以为骠骑大将军,开府,定州刺史。后北海王详、于忠等颇间之,宣武帝遂解勰权,勰被谗,作《蝇赋》以见志。

  永平元年九月,为高肇所诬,遂以毒酒杀之。《魏书》本传称贺“敦尚文史,物务之暇,披览不辍”。撰自古帝王贤达至于魏世子孙三十卷,名曰《要略》。其书《隋书·经籍志》已不见著录。《蝇赋》亦已佚。

  元勰是北魏历史上杰出的年轻政治家。他一生勤奋学习,知识渊博,品行端正,清正廉洁,对国“忠”、对父母“孝”、对百姓“仁”、对兄长“悌”、对友人“义”,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积极支持者,为改革做出了重大贡献。孝文帝逝世后,他坚决执行遗诏,拥立宣武帝登基,为稳定北魏政局立了大功。他抵制外戚擅权,不为宣武帝所理解,最终被冤杀。其子元子攸后来当上皇帝,尊追他为文穆皇帝,庙号肃祖。

  个人作品

  由于北朝统治的黄河流域从西晋末年以后经历了长期战乱,而且北魏初年的帝王对汉族文化重视不够,因此北朝的诗歌创作远不如南朝繁荣,流传下来的作品也较少。

  北朝的文人诗兴起很晚。在孝文帝元宏以前,作者甚少,流传至今的只有高允、宗钦和段承根等人所作的一些质木无文的四言诗,以及高允拟汉乐府所作的《罗敷行》、《王子乔》等。北朝诗兴起较晚,在形式和技巧方面,学习了南朝的诗歌。但由于社会生活与南朝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北朝诗在内容与风格上仍然具有自己的特色。

image.png

  元勰的诗则模仿由南朝入北的王肃的诗。这些诗在艺术上不算很成熟,却偏于慷慨悲凉,与南朝诗有所不同。《魏书·文苑传》说到北魏自元宏以后,“学者如毛,成者如麟角”。因为文学长期衰落之后,虽经统治者的提倡,也不可能在短期内出现许多有较高成就的诗人。

  《问松林》

  问松林,松林经几冬?山川何如昔,风云与古同。

  (此诗奉兄长孝文帝之命,十步作成。据考作于太和二十一年。)

  《悲平城》

  悲平城,驱入云中。

  阴山常晦雪,荒松无罢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