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

西宁,古称青唐城、西平郡、鄯州,取”西陲安宁“之意,是青海省省会,西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是青海省的政治、经济、科教、文化、交通、通讯中心和国务院确定的内陆开放城市,也是中央军委西宁联勤保障中心驻地。是青藏高原的东方门户,古“丝绸之路”南路和“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自古就是西北交通要道和军事重地,素有”西海锁钥“、海藏咽喉之称,是世界高海拔城市之一。

西宁历史文化渊源流长,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绚丽多彩的民俗风情,是青藏高原一颗璀璨的明珠。西宁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高原古城,是中国黄河流域文化组成部分。先后荣获全国卫生城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等荣誉称号。

西宁市辖城东、城中、城西、城北四个区,大通、湟中、湟源三个县。另外设有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南新区(属城中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生物科技产业园区)、海湖新区。

西宁市位于青海省东北部,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处在湟水及三条支流的交汇处。呈东西向条带状,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四周群山怀抱,南有南山、北有北山。2012年底西宁市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是150平方公里,地理坐标东经101°77′、北纬36°62′。

2017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235.50万人,增长0.91%。全市出生人口3.03万人,死亡人口1.51万人,出生率12.91‰,死亡率6.40‰,自然增长率为6.51‰。全市城镇人口为167.53万人,占常住人口的71.1%;乡村人口为67.97万人,占常住人口的28.9%。西宁是典型的移民城市,多民族聚集、多宗教并存,是青藏高原人口唯一超过百万的中心城市,移民人口达100万之多。

经济概况:2017年末,西宁市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284.91亿元,增长9.5%。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1.80亿元,增长5.1%,对GDP贡献率为1.7%,拉动GDP增长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556.44亿元,增长10.6%,对GDP贡献率为54.1%,拉动GDP增长5.1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增加值增长9.7%,对GDP贡献率为39.7%,拉动GDP增长3.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686.67亿元,增长8.7%,对GDP贡献率为44.2%,拉动GDP增长4.2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比为3.3:43.3:53.4。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48万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5%。折合美元为8114美元(全年人民币平均汇率为1美元兑6.7547元人民币)。

截至2017年末,全市共有普通高校10所,在校学生7.42万人;普通中学138所,在校学生12.3万人;中等职业学校20所,在校学生3.5万人;小学142所,在校学生15.03万人;特殊教育学校4所,在校学生923人;幼儿园520所,在园幼儿7.75万人;学前三年毛学入园率104.3 %,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10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104.8 %。

西宁土特产品种繁多,主要有牛肉干、冬虫夏草、虫草酒、鹿茸、人参果、西宁大黄、青海老酸奶、湟源陈醋、玻璃盐、互助牌青稞酒等,工艺品更是琳琅满目,包括塔尔寺堆绣、地毯、毛氆氇、毛毯、酥油花、青海玉、绒毛画等。

西宁是一座有着两千一百多年历史的高原古城,古称西平亭,曾是汉后将军赵充国屯田的地方、南凉的都城、唐蕃古道的咽喉、丝绸南路的要道、青藏高原通向中原的门户、河湟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自古就是一颗璀璨的“高原明珠”,北山烟雨——西宁古八景中遗留最完善的一景。西宁八景,即古湟中八景,旧时西宁府称为湟中,八景即今西宁及其周围的八个景观。他们是:石峡清风、金娥晓日、文峰耸翠、凤台留云、龙池月夜、湟流春涨、五峰飞瀑和北山烟雨。

西宁十大名胜景区:1、西宁塔尔寺景区(5A级景区);2、西宁丹噶尔古城(4A级景区);3、西宁青藏高原野生动物园(4A级景区);4、马步芳公馆(4A级景区);5、青海藏文化博物院(4A级景区); 6、青海藏文化馆(4A级景区);7、青海藏医药文化博物馆(4A级景区);8、乡趣农耕文化产业园(4A级景区);9、西宁市人民公园(4A级景区);10、老爷山(4A级景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