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子监所刻印书籍。始于五代后唐,宰相冯道命判国子监事田敏等校定九经,刻版印售,后来各代国子监所刻印的均以此称之。明代永乐迁都北京后,在南京国子监印的称南监本,在北京国子监印的称北监本。宋代监本经、史、子都有,主要为《史记》至《唐书》诸史及《册府元龟》等,王国维《五代两宋监本考》记述较详。元代监本有《伤寒论》10卷等。明代监本是官刻本中最完善的,南监所保存者大多是宋监和元各路儒学版,与宋元真品相差不多;北监则多根据南监本重刻,数量比南监少得多。
【参考文献】:
张琏《明代国子监刻书》,台湾《国立中央图书馆馆刊》新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