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黄毒蛾
属鳞翅目毒蛾科。别名刺毛虫、毛毛虫等。分布于我国广东、海南、台湾等省。寄主有葡萄、柑橘、桃、杏、梅、柿、咖啡、桑、茶等70多种果蔬作物。以幼虫食叶成缺刻或孔洞,成虫群集吸食葡萄果实汁液为害。1~2龄幼虫群集后分散为害叶、花蕾、花及果实。
形态特征
成虫 体长9~12毫米,雌虫较雄虫大,体黄色。触角羽状,前胸背部及前翅后缘具黄色长毛,前翅中央从前缘至后缘具白色横带2条,后翅后缘及基部密生淡黄色长毛,腹部末端有橙黄色毛块。
幼虫 橙黄色,体长25毫米,头褐色,体橘黄色,体节上具毒毛,背部中央生有赤色纵线。
蛹 圆锥形,色浅具光泽,化蛹在丝质及鳞毛之茧内。
茧 黄褐色。
卵 球形,初浅黄色,孵化前暗褐色。
发生规律
我国台湾地区一年发生8~9代,全年可见各虫态,夏季24~34天完成1代,冬季65~83天完成1代。卵块带状,20~80粒排列2行,其上附有雌蛾黄色尾毛。6~7月为发生盛期,卵期3~19天,幼虫期13~55天,蛹期8~19天,初孵幼虫群集于卵块附近,3龄后逐渐分散。成虫有趋光性。
防治方法
①人工捕杀。从11月至翌年3月,注意摘除越冬卵块;生长季节于幼虫1~3龄期群集为害时摘除有虫叶片;在化蛹盛期中耕田园,可把部分蛹除掉。②生物防治。湿度较高时可用每克含100亿活孢子的杀螟杆菌或青虫菌喷雾,防效优异。③药剂防治。在幼虫3龄前选用90%晶体敌百虫,或50%杀螟松,或10%氯氰菊酯乳油,或10%天王星乳油4000~6000倍液喷雾防治。
台湾黄毒蛾幼虫
台湾黄毒蛾结茧
台湾黄毒蛾成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