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霜霉病

霜霉病在全国各葡萄产区均有分布。尤其在多雨潮湿地区发生普遍,是葡萄主要病害之一。常造成叶片焦枯早落,新梢生长不良,果实产量降低,品质变劣,植株抗寒性差。

症状

霜霉病主要为害叶片,也能为害新梢、卷须、叶柄、花序、穗轴、果柄和果实等幼嫩组织。叶片染病初呈半透明、边缘不清晰的淡黄绿色水浸状斑点,后扩展成黄色至褐色多角形病斑,病斑大小因品种或发病条件而异。湿度大时,病斑愈后,背面产生白色霉层,即病菌的孢囊梗和孢子囊,病斑最后变褐色,叶片干枯,发病严重时,叶片焦枯脱落。新梢、卷须染病,初呈半透明水浸状斑点,后扩展成黄至褐色病斑,表面生白色霉层,病梢生长停滞,天气干旱时,病部组织干缩下陷,生长停滞,甚至扭曲或枯死。染病小花及花梗初现水渍状小斑点,由淡绿色变为黄褐色,病部长出白色霉层,病花穗渐变为深褐色,腐烂脱落,花穗积聚的露水利于病菌侵染。幼果受害,病斑初为浅绿色,后呈现深褐色,感病果粒变硬,并在果面形成霜状霉层,不久即萎缩脱落。果粒半大时受害,延及果梗,果实软腐,后干缩脱落。果实着色近成熟期,一般不受害。

病原和发病规律

病原属鞭毛菌亚门葡萄霜霉病菌属[Plasmopara viticola(Berk.et Curt.)Berk.et de Toni.],称葡萄生单轴霉,是一种专性寄生真菌。菌丝体在寄主细胞间蔓延,以瘤状吸器伸入寄主细胞内吸取营养。病部的霉状物,即病菌的孢囊梗和孢子囊。孢囊梗在较潮湿的条件下生长较快。病菌形成孢子囊进行无性繁殖。

病菌以卵孢子在病组织中或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可存活1~2年。翌年春季萌发产生芽孢囊,芽孢囊产生游动孢子,借助风雨传播到寄主叶片上,通过气孔侵入,菌丝在细胞间隙蔓延,并长出圆锥形吸器伸入寄主细胞内吸取养料,然后从气孔伸出孢囊梗,产生孢子囊,借风雨进行再侵染。病菌的潜育期在感病品种上只有4~13天,抗病品种则需20天。秋末病菌在病组织中经藏卵器和雄精器配合,形成卵孢子越冬。

气候条件对发病和流行影响很大。致使该病流行的条件是:潮湿的冬天和春天,暖和的夏天。病菌卵孢子萌发温度范围13~33℃,适宜温度25℃,同时要有充足的水分或雨露。孢子囊萌发温度范围5~27℃,适宜温度10~15℃,并要有游离水存在。孢子囊形成温度13~28℃,15℃左右形成孢子囊最多,要求相对湿度95%~100%。游动孢子产生温度范围12~30℃,适宜温度18~24℃,须有水滴存在。孢子囊在高温干燥条件下能存活4~6天,在低温下可存活14~16天。游动孢子在相对湿度70%~80%时能侵入幼叶,相对湿度在80%~100%时老叶才能受害。秋季低温、多雨易引发此病的流行。

果园地势低洼、通风不良、密度大、修剪差有利于发病;南北架比东西架发病重,对立架比单立架发病重,棚架比立架发病重,棚架低比高的发病重;迟施、偏施氮肥发病重。

葡萄霜霉病可以根据以下几项指标开展预测预报:一是病菌卵孢子在土壤湿度大的条件下,当日平均温度达到13℃时即可萌发。二是日均气温在13℃以上,寄主表面有水滴存在2~2.5小时以上,病菌即能完成侵染。三是病菌潜育期长短因温度而异,与品种抗病性也有一定关系,抗病品种潜育期长。在适宜条件(23~24℃,感病品种)潜育期短时仅4天,而在12℃时则延长至13天。四是病害潜育期终结时,还须有高湿条件(有雨或重露)才可长出孢子囊进行再侵染。五是降雨多少、持续时间长短是霜霉病发生流行的主要因素。每年6月中旬至9月中旬,连续两旬降水量之和超过100毫米,必将大流行。

防治方法

①清洁田园。冬季彻底清扫果园,剪除病梢,收集病叶,集中深埋或烧毁。②加强管理。春、夏、秋季及时修剪,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注意除草、排水。适当施肥,对酸性土壤增施磷、钾肥,适施石灰,提高植株抗病能力。③药剂防治。发病前喷1∶0.7∶200~240倍式波尔多液保护。发病初期可选用72%克露可湿性粉剂600~750倍液,或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8.75%易保可湿性粉剂800~1500倍液等喷雾,上述杀菌剂或复配剂应交替轮换使用,隔5~7天左右喷1次,连续防治3~5次。

葡萄霜霉病新梢受害状

染病叶片沿叶脉分布的白色霉层

染病叶片背面前期点状分布的霉层

葡萄霜霉病叶片正面后期病斑

染病叶片背面布满霉层

上一篇:葡萄褐斑病 下一篇:蜗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