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神话中那个自以为是创造之主的大梵天王
导读:相传世间会发生大规模、毁灭性的火灾、水灾与风灾。当毁灭性的火灾发生时,光音天以下的众生世界,都会被毁灭(水灾与风灾,更分别往上毁灭至遍净天与果实天)。在毁灭发生前,依存于该世间的众生,都会先离开。毁灭的顺序是从地狱开始,所以地狱会先轮空。地狱有情的轮空,一方面是由于人间风气的转为善良,人们多行十善,圣贤、天神们也多来人间鼓吹修习禅定,所以修成第二禅定往生第二禅天(即光音天)的人们大增,没有人会再堕落地狱。另一方面是因为地狱有情的罪业逐渐受报完毕,也陆续往生人间,在人间修习禅定。
地狱轮空之后,接着是畜生、饿鬼,以及人间以上的诸天界,包括梵天都相继轮空。轮空的情况是:众天界有情在福尽命终之后,来生人间,得人身后修得第二禅以上的定力,然后往生光音天(或以上)的世间。最后,人间也轮空了,世间出现了第二太阳,然后陆续增加到六个太阳,引起大火焰,光音天以下的世间,就全都被烧毁了。大火灾过后,经一段漫长的时间,光音天以下的世界再次逐渐形成:首先出现的是梵天世界。有一次,当梵天界形成时,有一位在光音天中福尽命终的有情来生于此,他仍保有光音天有情以意念沟通、以喜为食、身体纯净发光、轻盈飞翔、寿命极长的特性。
这位有情在梵天界经过漫长时间的独住,逐渐感到无聊,而渴望有其它有情也能来生梵天界与他为伴。当他升起这样的渴望时,正好有另一位有情从光音天福尽命终,来生梵天界中,于是,先前的那一位,错以为这是因为他的渴望意念所成,便起了这样的念头:「我是梵天、大梵天、全能者、不败者、一切万物之支配者;世界之自在主、一切之创造主、化生主、一切之主宰者,是已生、未生者之父。」后来陆续生于梵天界的有情,寿命、长相都比不上那第一位,也以为第一位有情是创造主,能支配一切万物,享有较大的权力。
- 李白《宫中行乐词其三》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 岑参《虢州酬辛侍御见赠》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 孟浩然《宴崔明府宅夜观妓》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 岑参《浐水东店送唐子归嵩阳》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 西游记里的成语故事:多用来形容孙悟空
- 海子《四姐妹》原文与赏析
- 信口开河的故事
- 文天祥《过扬子江》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 知己知彼的故事
- 重蹈覆辙的故事
- 白居易《三谣朱藤谣》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 李世民《帝京篇十首》赏析
- 孟浩然《韩大使东斋会岳上人诸学士》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 孟浩然《登江中孤屿赠白云先生王迥》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 人弃我取的故事
- 关汉卿的代表作是什么?《窦娥冤》剧情怎样?
- 岑参《灭胡曲》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 岑参《秋夕听罗山人弹三峡流泉》古诗原文意思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