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不厌诈的主人公是谁?兵不厌诈是怎么来的?
兵不厌诈的故事:公元前633年,楚国攻打宋国,宋国向晋国求救。第二年春天,晋文公派兵攻占了楚的盟国曹国和卫国,要他们与楚国绝交,才让他们复国。楚国被激怒了,撤掉对宋国的包围,来和晋国交战。两军在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对阵。
晋文公重耳做公子时,受后母迫害,逃到楚国,受到楚成王的款待。楚成王问重耳以后如何报答,重耳说:“美女、绸缎等等,您都有了,我能给您什么呢?假如托您的福我能回国执政,万一遇到两国发生战争,我就撤退三舍(一舍等于三十里)。如果楚国还不能谅解,双方再交手。”
为了实现当年的诺言,晋文公下令撤退九十里。楚国大将子玉率领楚军紧逼不舍。
当时,楚国联合了陈、蔡等国,兵力强;晋国联合了齐、宋等国,兵力弱。应该怎样作战呢?晋文公的舅舅子犯说:“我听到过这样的说法:对于注意礼仪的君子,应当多讲忠诚和信用,取得对方信任,在你死我活的战阵之间,不妨多用欺诈的手段迷惑对方,你可以采取欺骗敌军的办法。”
晋文公听从了子犯的策略,首先击溃由陈、蔡军队组成的楚军右翼,然后主力假装撤退,引诱楚军左翼追赶,再以伏兵夹击。楚军左翼大败,中军也被迫撤退。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城濮之战。晋国取胜后,与齐、鲁、宋、郑、蔡、莒、卫等国会盟,成为诸侯霸主。
兵不厌诈的意思:用兵作战不排斥运用诡变、欺诈的策略或手段克敌制胜。
相关阅读
- 李白《宫中行乐词其三》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 岑参《虢州酬辛侍御见赠》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 孟浩然《宴崔明府宅夜观妓》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 岑参《浐水东店送唐子归嵩阳》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 西游记里的成语故事:多用来形容孙悟空
- 海子《四姐妹》原文与赏析
- 信口开河的故事
- 文天祥《过扬子江》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 知己知彼的故事
- 重蹈覆辙的故事
- 白居易《三谣朱藤谣》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 李世民《帝京篇十首》赏析
- 孟浩然《韩大使东斋会岳上人诸学士》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 孟浩然《登江中孤屿赠白云先生王迥》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 人弃我取的故事
- 关汉卿的代表作是什么?《窦娥冤》剧情怎样?
- 岑参《灭胡曲》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 岑参《秋夕听罗山人弹三峡流泉》古诗原文意思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