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方重视立夏节气:天子率百官举行迎夏仪式
立夏节气,古人称“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这一天在天文历法上,是告别春天、迎来夏日的转折点,太阳行至黄经45°。有趣的是,立夏时天黑后观察天空,会看到北斗七星的斗柄正指向东南——也是从正东算起45°的位置。
立夏属于四月的节气,称“立夏四月节”,但立夏不一定都落在农历四月,据笔者统计,1966~2015年的50年中,立夏落在农历四月的有25年,恰好占一半。今年立夏为农历三月十八(公历5月6日3时53分),也不在四月。
欲知春与夏,仲吕启朱明。蚯蚓谁教出,王菰自合生。
帘蚕呈茧样,林鸟哺雏声。渐觉云峰好,徐徐带雨行。
“仲吕”是古代音律名,大体相当于现代音律的升E调。古人认为天体运行、季节变化与音律有关系,有“孟夏之月,律中仲吕”的说法,所以“仲吕”成了四月的代称。而“朱明”则是夏季的别称,所以“仲吕启朱明”即“四月开启了夏季”。“蚯蚓谁教出,王瓜自合生”出自《逸周书》:“立夏之日,蝼蛄鸣。又五日,蚯蚓出。又五日,王瓜生。”(王瓜是一种瓜蒌类的药用植物)
古代官方也很重视立夏节气。据记载,周朝时,立夏这天,天子要亲率文武百官到郊外举行“迎夏”仪式,并指令司徒官去各地勉励农民抓紧耕作。仪式上君臣一律穿朱色礼服,配朱色玉佩,连马匹、车旗都要朱红色的,以表达对司夏之神的敬意和对夏粮丰收的祈求。
立夏后,气温会明显升高,炎暑即将来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生长旺季,所以农谚说“豌豆到立夏,一夜多一杈”。我国北方,立夏期间正是冬小麦扬花灌浆,油菜接近成熟的时候,夏收作物的年景基本已经定局,所以农谚有“立夏看夏”之说。
- 李白《宫中行乐词其三》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 岑参《虢州酬辛侍御见赠》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 孟浩然《宴崔明府宅夜观妓》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 岑参《浐水东店送唐子归嵩阳》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 西游记里的成语故事:多用来形容孙悟空
- 海子《四姐妹》原文与赏析
- 信口开河的故事
- 文天祥《过扬子江》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 知己知彼的故事
- 重蹈覆辙的故事
- 白居易《三谣朱藤谣》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 李世民《帝京篇十首》赏析
- 孟浩然《韩大使东斋会岳上人诸学士》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 孟浩然《登江中孤屿赠白云先生王迥》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 人弃我取的故事
- 关汉卿的代表作是什么?《窦娥冤》剧情怎样?
- 岑参《灭胡曲》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 岑参《秋夕听罗山人弹三峡流泉》古诗原文意思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