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正史——苗道润 杨安儿与红袄军其他首领
苗道润(?—1218) 宣宗贞祐初年为河北义军队长。金南迁以后,河东、河北及山东地区出现了许多结砦自保的政治势力,即金朝所谓“义军”。他们虽以抗蒙拥金为号召,但并非对金忠贞不贰,而往往是依违于金、蒙之间,并且经常相互火并。苗道润就是这类势力中的一个。他有勇略、敢战斗,很能得到众人的拥护,攻城略地,频频得手。待势力壮大之后,他派人到汴京向朝廷要求封官。宣宗不顾臣下反对,以道润为宣武将军、同知顺天军节度使。贞祐四年(1216)后,又授予他中都留守兼中都经略使的名义。
兴定元年(1217),宣宗诏令苗道润恢复中都,以山东金兵协助他。他本来与河北东路兵马都总管移剌铁哥有矛盾,要求宣宗答应以铁哥归他节制,实际上是想乘机吞并铁哥。宰臣们都对宣宗说,此二人素来不和谐,决不可让他们互相统属。于是决定以完颜宇行元帅府事,由他协调苗道润和移剌铁哥的关系。不久,苗道润又与贾仝、贾瑀互相攻击。兴定二年,贾瑀诈与道润约和,道润信以为真,待其前去赴约时,为伏兵所杀。
道润死后,他这支军队群龙无首,朝廷接受了提控靖安民的要求,以原属苗道润的军队归靖安民节制。此时,木华黎出任进攻中原的蒙古军统帅,稍改以前专肆杀掠的方针,而下大力气招徕各个割据势力的头目,并注重占领城邑、安集百姓。代苗道润行经略使的张柔就在这种形势之下投降了蒙古,并仍统原来的部众,为蒙古连下易、安、保诸州,屡败金军。
在河朔分裂割据已成定局的情况下,兴定四年(1220)二月,金宣宗接受一些人的建议,假割据者以位号,共分封九人为“公”,此即所谓“九公封建”:沧州经略使王福为沧海公,河间路招抚使移剌众家奴为河间公,真定路经略使武仙为恒山公,中都东路经略使张甫为高阳公,中都西路经略使靖安民为易水公,辽州从宜郭文振为晋阳公,平阳招抚使胡天作为平阳公,昭义军节度使完颜开为上党公,山东安抚副使燕宁为东莒公。九公皆兼宣抚使,总帅本路兵马,有权署置官吏,征调赋税,赏罚号令得以便宜行之。尽管如此,当蒙古大军加强攻击时,他们当中投降自保者还是不乏其人。武仙受封当年就投降了蒙古,帮助史天倪统治真定,后来又杀史天倪复归金。胡天作也是这样的反复之人。
杨安儿(?—1215) 金益都(今属山东)人,原名杨安国,因以出售鞍材为业,故市人称他为“杨鞍儿”,他则自号“安儿”。由于金章宗泰和年间侵宋战争的骚扰,山东地区的人民群众曾掀起此伏彼起的抗金斗争,杨安儿即在此时起兵反金。但宋金议和后,金的统治重新加强,杨安儿即投降了金朝,曾官至刺史、防御使。
大安三年(1211),蒙古大军对金发动攻击,安儿受命率部戍边。他看到形势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于是未到防地即逃回山东,并与张汝楫聚众起事,攻劫州县,杀略官吏,金在山东的统治大受惊扰。
贞祐二年(1214),金以仆散安贞出任山东路统军安抚使,对起义军进行残酷镇压,安儿败于益都。但当他退到莱阳以后,因有徐汝贤来归,其势复振。此后不久,登州(今山东蓬莱)刺史耿格亦开门迎降,声势更为壮大,安儿乃建号,置官署,有众数十万。由于义军在顺利的形势下放松了警惕,同年七月,仆散安贞以莱州“黥卒”数人诈降徐汝贤以为内应,起义军惨遭失败,安儿被杀。
大约与杨安儿同时,泰安刘二祖亦在山东形成一支很大的势力。贞祐三年(1215)三月,二祖兵败,被俘牺牲。当杨安儿和刘二祖先后被金朝杀害之后,其余部仍然继续坚持斗争。霍仪继刘二祖为首领,彭义斌、石珪、夏全、时青、裴渊、葛平、杨德广、王显忠等都以众附之;杨安儿余部则以其妹杨妙真统率。妙真后与李全结为夫妇,他们这支武装尤为强大。
金后期,在东起山东半岛、西到陕西这一临接南宋的广大地区内,由于存在着宋、金、蒙三方的对抗,所以当地的“义军”亦多与河北、河东地区的“义军”不同,他们或是附宋抗金,被南宋朝廷称为“忠义军”,或是在三方对抗而互相抵消政治影响的形势下自立。
杨安儿、刘二祖余部在重新集结过程中,皆以红衲袄为标志,故称“红袄军”,他们与金朝统治势不两立。贞祐四年(1216),红袄军首领郝定曾自称大汉皇帝,建立政权、署置百官,攻占泰安、滕、兖、单等州及莱芜、新泰等十余县。但时隔不久,同年七月间,郝定即在泗水县柘沟村被完颜阿邻俘获。红袄军要立足和发展,仍然需要利用宋、金、蒙三方的对立。例如时青即曾在宋、金之间叛服不常,而国用安(原名安用)更分别投降过宋、金、蒙。这说明,北方经过将近一个世纪的金朝统治,民族矛盾越来越退居到次要地位了,红袄军并不具有金初两河义军那样明确的抗金性质。
红袄军中最强大的一支是由李全、杨妙真领导的。兴定二年(1218),“金人愈穷蹙,全因南附”。宋朝以他为京东副总管。兴定三年(1219),当金兵南下时,李全邀击金军退路,给宋军以有力的配合。他还劝金元帅张林以青、莒、密、登、莱、潍、淄、滨、棣、宁海、济南十二州归宋。李全奉表宋宁宗称:“举诸七十城之全齐,归我三百年之旧主”。但不久之后,他即专务扩充个人势力。宋宝庆元年(正大二年,1225),李全策动所部谋反,逼死宋淮东安抚制置使许国,两年后,在青州投降了蒙古。
当李全叛宋后,红袄军的另一领导人彭义斌则坚持附宋抗金,并且抗击南下的蒙古。金正大二年(1225)四月,迫使严实投降,占领了东平(今属山东),京东州县多归之。义斌欲依靠严实攻取河朔,故仍令其自领原来的部属。七月,与蒙古孛里海等军相遇,严实与孛里海军始交战,宋兵即溃败,义斌被擒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