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正史——西夏纪事
西夏是中国历史上以党项羌族为主体建立的封建王朝。公元六世纪后期(南北朝时期),原居今青海东南部黄河河曲析支之地的党项羌人强盛起来。隋唐时始内附,其居地置州、府,首领拓跋赤辞受唐赐李姓。唐初,党项羌受吐蕃之威逼,请求内徙,在唐王朝的支持和协助下,自原居住地向东北方向大迁徙,历经百年之久才逐渐稳定下来。各部族的分布形成了以夏州(今陕西靖边县)为中心的平夏部,庆州(今甘肃庆阳县)陇山以东的东山部,横山地区的南山部等聚居地。唐末,党项平夏部首领宥州刺史拓跋思恭助唐镇压黄巢起义,被授夏州定难军节度使,统辖夏、绥、银、宥、静五州地区,进爵夏国公,复赐李姓。历经五代至宋初,夏州党项政权,以藩镇身份,与中原王朝保持臣属关系,并积聚势力。宋初,宋朝实行削弱藩镇势力的措施,威胁到党项政权的存在;宋朝及时利用党项政权内部承袭发生矛盾,迫使其献出五州领土。
当时担任夏州定难军管内都知蕃落使之职的李继迁,愤于宋朝夺走故土,遂招聚部族豪酋,首举抗宋自立的民族大旗。从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到雍熙三年(986)是李继迁独立反抗宋王朝时期。此后,结援辽朝,共同对付宋朝,在辽朝的支持下,完成了收复党项故土的任务。宋咸平五年(1002),李继迁集兵攻取灵州(今宁夏灵武县),改灵州为西平府,从夏州迁居西平。不久,李继迁在同吐蕃首领潘罗支的作战中,中箭身亡,其子李德明继位。
李德明在位近三十年(1004—1031),他面临宋、辽两大国的威胁,为了巩固和发展自己的势力,采取倚辽和宋的策略,把主要力量用来开拓河西走廊地区,终于实现了李继迁时提出的“西掠吐蕃健马,北收回鹘锐兵”的战略目标。李德明在位之时,同时向宋、辽称臣,借助辽朝的威势,又能获得宋朝的赏赐;宋、辽也各为其利,对李德明竞相封王进爵。李德明这时也开始积极进行称帝建国的各项准备,出行时的仪仗已俨然帝王气派。宋天禧四年(1020),李德明自西平迁都怀远镇,改名兴州(今宁夏银川市),正式建都。天圣九年(1031)李德明病死,其子李元昊继位。
元昊继位后,在加紧建国称帝各项准备时,实施了一系列旨在提高民族意识,稳定和团结部落,以便摆脱原来服属于汉族王朝的控制和影响的措施。如废除唐、宋赐姓,改姓“嵬名氏”,自号“兀卒”(青天子);颁布恢复本族发式故俗的“秃发令”;规定官民服饰;改革礼乐;创制记录党项族语言的西夏文字等。一切政治上的准备工作完备后,元昊于大庆三年(宋宝元元年,1038)十月十一日正式称帝,国号大夏,改元天授礼法延祚。又大封群臣,追谥先祖,册立皇后太子,赴西凉府(今甘肃武威市)祀神,并派遣使臣到宋朝上表要求宋朝正式承认他的皇帝称号。
西夏自元昊正式立国,共传十帝,历时一百九十年。西夏历史大体上分为三个时期:初创时期,历景宗元昊、毅宗谅祚、惠宗秉常三朝,计四十八年(1038—1086)。这个时期政治上的特点是国家初建,不断健全和完善各项制度;对外以侵宋战争为主,目的在扩张领土并迫使宋朝承认其主权。发展时期,历崇宗乾顺、仁宗仁孝两朝,计一百零七年(1086—1193)。这个时期是西夏封建经济和文化高度发展与繁荣时期。其政治上的特点是,国内统治集团之间的斗争与阶级斗争日趋激烈化,表面化,隐藏着深刻的危机;外部则受宋、辽、金三国局势急剧变化的影响,并表现了深刻的依附性。衰亡时期:历桓宗纯祐、襄宗安全、神宗遵顼、献宗德旺、末帝五朝,计三十四年(1193—1227)。政治形势的特点是:皇室日趋腐朽软弱,外部蒙古强敌威胁,国亡之势已成。
西夏的建国标志着党项社会由氏族公社所有制向封建所有制的转变。但是在西夏建国后的较长历史时期内,代表氏族制残余势力的守旧贵族与封建君权的斗争一直没有停止过,斗争的内容主要表现在推行“蕃礼”还是改行“汉礼”的斗争,它又和皇族与后族争夺权力的斗争密切联系在一起。母后干政、外戚擅权乃是西夏初、中期历史阶段政治统治的特点之一。在西夏的十代皇帝中,景、毅、惠、崇、仁前五朝,占西夏一半以上的时间都笼罩在后妃干政与外戚擅权的阴影下,使西夏国家在政治上受到严重压抑,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当西夏后期桓宗之时,皇权才逐渐从后妃干政的阴影下解脱出来,但这时蒙古强敌入侵与统治集团的腐朽软弱,使西夏迅速走向衰亡。
西夏时期政治上的另一特点是频繁的对外战争。战争是政治的表现形式之一,整个西夏时期,同它的邻国宋、辽、金和蒙古的战争连年不断,或战争旷日持久。同宋朝的战争:自元昊建国到崇宗正德二年(1128)的九十年中,西夏与宋朝有七十四年处于交战状态,战争基本上发生在宋朝境内,说明西夏对宋战争的进攻性质。战争中夏宋照常聘使往来不辍。辽朝对西夏的征讨有两次:一次在景宗元昊时期,一次在毅宗谅祚时期。同金朝的战争:襄宗皇建元年(1210)至神宗光定十三年(1223)的十三年中,西夏和金朝双方进行大小战争约二十五次。蒙古兴起后,自桓宗天庆十二年(1205)至西夏国亡(1227)的二十二年中,成吉思汗率领的蒙古大军多次征讨西夏,较大的战争有八次,都以蒙古军获胜而告终。
<meta charset="UTF-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