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解析——婚礼、丧葬礼和汉人的文化认同感
<link href="../styles/0001.css"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link href="../styles/0008.css"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宋代汉人的婚姻和丧葬习俗与北方的契丹人和女真人有很大的不同。尽管他们相邻而居,但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完全处在不同的世界。一方面,为了维系自身的政治权力,契丹人并不忌讳家族之间的通婚,对于女真皇族来说,更是如此。另一方面,在宋代社会,很明显,婚姻的作用是生养法定后代,而后代的最重要义务是延续家族的香火。宋代的婚姻礼仪融合了儒学(创建于公元前1000年的周代)与士大夫的利益需求——后者通过建立家族联姻关系,确保了自身的特权、影响力,并保持经济兴旺。
图4 陈国公主和其丈夫萧绍矩的墓(辽代,1081年。内蒙古奈曼旗) 上:墓的纵断面和平面图,两边各有耳室和内部木质营帐 下:墓室的细节及全身盛装的夫妻尸体
契丹人怀着尊敬之意操办丧事,他们一直保持着自己独特的传统,同时他们的地下墓葬建筑使唐代贵族陵墓建筑形制的发展达到了最高峰。周朝的古代经典所描述的薄葬传统在宋代得到了复兴,士大夫表达了他们要继续积极探求正当行为典范的意愿。在他们的新儒学的得体概念中,宋人的古代观念得到了恢复,因而汉人的文化认同感也得到了加强。
<meta charset="UTF-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