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军的东攻西守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08-12 属于: 通俗讲史


准备一举打瘫俄国

恩河战役结束后,德军总参谋长小毛奇朝见威廉二世,他跟皇上说:“陛下,我们输掉了战争。”

于是,这家伙卷铺盖走人了,换上陆军大臣法尔肯海因 将军继任总参谋长。到1914年圣诞节,威廉二世开始冷静地全面分析战争形势,感觉前途颇为黯淡。

8月份,德军士兵吹着胜利的军号出发时,他曾向士兵们许诺,树叶飘落的季节,你们就可以回家了,甚至可以回来收麦子。也就是说,他认为战争一两个月就能结束。

但是眼瞅仗已经打到年底了,还没有任何结束的迹象,战争陷入了对德奥同盟非常不利的局面,就是持久战。德奥同盟国的人力仅及协约国的一半,协约国占有广阔的殖民地,英国可以动员印度人、加拿大人、新西兰人、澳大利亚人当兵参战;法国可以动员非洲人和越南人当兵;而德国只能用德国人。德国海外殖民地很少,经营时间短,没什么大用。随着英国海军对德国的封锁,时间有利于敌,不利于我。

德国人认为,要想在东西两线同时发动进攻赢得战争胜利是根本不可能的,唯一的机会就是先打倒一个敌人。

应该先打倒谁呢?打到英国肯定是没戏的,德国陆军即便天下无敌也不能游过英吉利海峡;法国虽然遭遇小挫,但是仍跟德国苦苦缠斗不休;现在看来,唯一的希望就是先击败俄国。

1914年东线战役的经验使德国认为,德军数量在1:2的劣势之下都可以击败俄军。而现在,东线俄军阵地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突出部,被德国的东普鲁士和奥匈的东加里西亚包围着,如果德奥联军南北夹击,就可以切断俄军补给线,一举击溃俄军。

因此,德国人将战略调整为东攻西守,在西线采取守势,而在东线采取攻势。如果对俄国作战取得决定性胜利,英法两国可能见风转舵,对意大利和罗马尼亚这两个中立国也会产生震慑作用,使它们不至于投靠协约国,特别是还可以稳住心理已产生动摇的盟友奥匈帝国。

兴登堡和鲁登道夫在东线战场已经树立了威名,他们力主在东线发动猛烈攻势,一举打瘫俄国。这样的话,就又该他们老哥俩表演了。

总参谋长的私心

但是,德军总参谋长法尔肯海因觉得过于冒险。

如果在东线发动一场巨大的钳形攻势,至少要从西线抽调20万兵力。法尔肯海因认为这是不可能的,当时西线德军是190万,协约国军是280万,如果再抽调,西线就要崩溃了。

法尔肯海因还觉得在东线南北相距400公里的钳形攻势很难奏效。他并不知道,当时俄国人的情况已经糟糕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训练中的部队10个人才配1支枪,补充兵员都是徒手上的前线,在德军炮火射程之内,耐心地等待着拿起阵亡战友留下的步枪。这跟二战初期的苏军非常相似。

1914年底,俄军总参谋长就在报告中说,许多士兵只想逃亡回家,他们光着脚连鞋都没有。冰天雪地光着脚怎么打仗?俄国炮兵无弹可射,步兵成了敌人任意猎杀的目标。

1915年6月,俄军南线总司令在报告中说,他的部下有15万都是徒手的,俄军炮兵每门炮只准发射4颗炮弹。总参谋长向陆军部长说,即使没装引信的炮弹也可以送往前线,聊胜于无。中国有一个成语叫宁缺毋滥,俄军现在就是宁滥毋缺,炮弹就算不装引线不会爆炸,也可以发射,给自己人撞撞胆。

俄军极端糟糕的战备状况,法尔肯海因并不知道,所以他认为鲁登道夫毕其功于东线,过于冒险。另外,他还有一个说不出口的原因,就是他对鲁登道夫和兴登堡这老哥俩的战功羡慕嫉妒恨。

兴登堡在鲁登道夫的辅佐下屡战屡胜,已经升为陆军元帅了。那时的元帅比二战时更值钱,兴登堡晋升为元帅,在德国人心目中成了民族英雄。

法尔肯海因担心,如果发动这么一场攻势,又变成了兴登堡和鲁登道夫表演的舞台,要是再打赢了,兴登堡势必接任总参谋长,自己还怎么玩儿?

所以,他为了一己之私,公然置国家民族利益于不顾,破坏了鲁登道夫的计划。甚至为了不让兴登堡再有建功立业的机会,他企图拆散这对“黄金搭档”,兴登堡面见威廉二世才阻止了他的阴谋。

人是唯一过剩的东西

对同盟国来说,形势是紧迫的。德国人虽然可以继续撑下去,可奥匈帝国眼看就招架不住了。

1915年3月22日,经过194天的围攻,奥匈帝国著名的普塞密士要塞连同守军11万人,向俄军投降,奥匈帝国军队的士气受到了严重影响,有全面崩溃的可能。如果奥匈帝国崩溃了,那么俄军通往布达佩斯的道路就会畅通无阻。

在威廉二世指示下,法尔肯海因不得不救援奥匈帝国。他从西线调回了14个师,准备在东线的南端反攻俄国。

于是,德奥组成联军,但是联军的总司令不是兴登堡,而是另外一位名将——骑兵上将马肯森 。马肯森上将外表英俊,温文尔雅,但是对战略不精。万幸的是,希克特上校奉命出任他的参谋长。一战结束后,希克特是重建德国陆军的第一功臣,还到中国担任过国民政府的军事顾问,后来被纳粹党暗杀。希克特是一位头脑冷静、意志坚强的参谋人才,是德国参谋本部培养出来的优秀人才之一,就像鲁登道夫和霍夫曼一样。

1915年5月,德奥联军以18个师和2000余门大炮,分兵两路进攻俄军。德军计划向俄军中央部分实施突破。5月2日,开始攻击,到5月14日,俄军全线后撤80公里。德军的进攻大体成功,归功于参谋部的有效组织,各部队在行动上能密切协调。

相比之下,奥匈军队就是出来打酱油的,一方面是他们素质差;另一方面,他们对于德国人的骄横态度颇为反感,影响了跟德国人的合作。

双方交战8个多月,德军攻占了华沙等大片领土,俄军损失170多万人。由于军需不足,德军在东线才停止进攻。要不是俄军士兵吃苦耐劳,不怕牺牲,俄国在1915年就崩溃了。

当时,俄军总司令尼古拉大公虽然一直在打败仗,但是他能苦撑到底,使俄军没有完全崩溃,也算功不可没。可是,总得有人为这场败仗负责吧?所以在1915年8月21日,他被沙皇解职,由沙皇亲自指挥东线的战争。

1915年的东线,俄军损失超过200万人,其中约一半成了俘虏。德奥两军的损失也超过100万人。法尔肯海因却大言不惭地说,这个战役已经成功地使俄国受到了巨大损失,德国完全达到了战略目的。为了彰显自己的英明,更为了抗衡兴登堡,他建议把马肯森上将晋升为元帅。

实际上,法尔肯海因的见解完全错误,俄国战争潜力非常巨大。到了第二年,俄军不仅卷土重来,而且还把罗马尼亚拖入了自己的阵营。沙皇已经征召了1300万人入伍,还有同样多的人在营房外面等待。

当一位英国使节对俄军遭受的重大损失表示哀悼时,俄国陆军大臣却说:“不要因此而感到难过,人是我们唯一过剩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