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了三年马夫的国君(一) ——吴越争霸
前边,我们讲了楚庄王一鸣惊人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要想做大事,需要忍耐。即使一国之君,也不是天天春风得意、呼风唤雨,更多的时候要忍受巨大的压力,甚至可能要忍受耻辱。
接下来,我们就来讲讲吴越相争的故事。这个故事有两个主人公: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我们先讲夫差。自从夫差当上吴国的国君之后,几乎就没有过过一天轻松安逸的日子。
一天清晨,天还没有亮,大多数人还在睡梦中。一个衣着朴素的年轻人匆匆走向大殿。此时,大殿之外,已经有不少文武官员在等候了。
这个年轻人,就是吴国的新任国君夫差。他刚要走进大门的时候,门口一个满脸胡须、长相凶恶的士兵突然拔出了宝剑,用剑尖指着夫差的脸,大声喝道:
“夫差,你忘了大王是怎么死的吗?”
突然冒出这样一个凶神恶煞的人,夫差身边的侍从和护卫却并没有任何反应,甚至没有人做出保护夫差的动作。
夫差则整理好衣帽,恭恭敬敬地向那个凶恶的士兵拱手行礼:
“夫差从来不曾忘记,父君是死于越国之手。我苟活一日,就一日不忘复仇大计。”
士兵横眉竖目,又冲夫差大喝:“三年灭越,夫差又过一日!”
夫差闻此言,阴沉着脸,用嘶哑的声音更加坚定地回答:“夫差不敢一日荒废。”
说完,他便低头,匆匆地走进了宫殿。
这又是崭新而忙碌的一天。对于一个新任国君来说,自己父亲的死,让他的内心时刻充满了耻辱。那个永别的画面,让他永生难忘。
夫差父亲的死,发生于一个月前。
公元前496年,也就是两千五百多年前,吴国大军和其南方邻国越国在一个叫槜李(Zuìlǐ)的地方开战。夫差的父亲阖闾(Hélǘ),亲自驾着战车,冲在了最前面。
这一天,天色阴沉,刀枪碰撞的声音和喊杀声震天动地。
吴王阖闾手持宝剑,在万军丛中奋力杀敌。忽然,越国国君勾践拔出宝剑,猛地一挥,越国军队的队形突然变化。
越国军队中冲出了一队人马,他们排成了三列,个个光着上身,头上扎着青黑色的布条,嘴里大喊:“我等触犯军令,唯有死在阵前,方可谢罪!”言毕,这些人居然纷纷拔剑自杀,血洒阵前。
越国的这支队伍可以称得上是历史上第一支敢死队。可他们居然不杀敌人,只杀自己。越国军队的做法,让吴军惊呆了。就在吴国士兵们手足无措的时候,对面的越军鼓声大作。
“杀啊,冲啊,抓住吴王!抓住那个在四马战车上的人,他就是阖闾,抓住他!”
瞬间,数百辆越国的战车蜂拥而至,而比这战车更快到来的,是战车后面突然飞来的一阵箭雨。原来战车后面藏着十多排弓箭手。他们用战车做掩护,把箭射向吴国的前锋部队。
“不好!”
阖闾话音未落,但为时已晚,一阵箭雨密密麻麻地冲阖闾射来。阖闾赶紧挥舞自己的宝剑,挡飞射而来的箭。
被斩断的箭头落了一车。猛然间,只见一支飞箭射在阖闾宝剑上,箭头调转了方向,竖直向下,“噗”的一声,正射在他的脚面上。
阖闾“扑通”一下坐在车上,他环顾四周,此时吴国的将士已经被这阵飞箭压制住了。
“撤兵!”阖闾下令道,然后调转战车方向往后退。吴国士兵看到国君的战车掉头撤退了,顿时大乱。在越军的冲杀下,吴军此次死伤无数,全面溃败。
阖闾逃到了安全的地方,把箭取出,他脱下鞋一看,脚已经肿得像馒头一般大了。
吴王阖闾被金属做成的箭头射中之后,伤口严重感染。很快,阖闾就发起了高烧,昏迷不醒。
战后第七天,阖闾躺在病床上,拉着儿子夫差的手,流着泪说:
“夫差,你要发誓,勿忘替寡人报这一箭之仇。”
阖闾死后,夫差就继承了国君之位,也继承了父亲的遗愿:一是要消灭越国,二是要称霸诸侯。
但是这个愿望实现起来太难了。因为战胜了吴国的越国,在勾践的领导下,如日中天 ,国力强盛。
阖闾死后,吴王夫差几乎每天都在煎熬中度过。为了不忘父王之死,他时刻提醒自己,只能穿粗布衣服,不饮酒、不欣赏歌舞音乐,专注朝政与军事。并且他命令身边的士兵,每天三次提醒自己:父亲之死,大仇未报。
一天中午,夫差刚刚吃了几口粗茶淡饭,忽然从大殿之外冲进一人,手持宝剑冲着他喝道:“夫差,你忘了先王是怎么死的吗?还有闲心在饮茶吃饭上耽误时间?”
夫差顿时站了起来,整理衣帽,恭恭敬敬地说:“寡人时刻不忘复仇大计。”
每天,夫差无论是睡梦中、进出宫殿时,还是吃饭时,总有士兵冲着夫差大喊:“你忘了先王是怎么死的吗?”
而夫差每次听到之后,就立刻警醒,马上起身去操练兵马,或者谈论国事,从不敢有半点松懈。就连陪伴他睡觉的,也是一支锋利的长矛。
夫差知道,自己是个年轻人,光靠自己克制,不去享受美食美酒,恐怕是坚持不住。于是就专门安排人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一日不复仇,自己就一日不能过上舒服的日子。
为了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夫差重用了一位擅长带兵打仗的大军事家——伍子胥(xū)。
伍子胥为吴国建立了一支强大的水军。据记载,这很有可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支正规水军部队。
夫差在煎熬中度过了两年,复仇的机会终于来了。公元前494年,吴国倾尽举国之力,派出自己的陆地部队和水上部队,进攻越国。
这一天,吴国水军陆军齐发。
光是水上部队,就有百余艘战船高举风帆,上面书写着大大的“吴”字。每一艘巨船上都有上百名士兵,手持长戈。更有成排的弓箭手,他们分别背负着数十支羽箭,高立船头,杀气腾腾。船的中腹部,密密麻麻的射箭口清晰可见。远远望去,巨船的船头尖锐地耸立着,犹如一只只庞大的矛头,无坚不摧。
相比之下,越国的舰船则低矮了许多。在风向上,吴国是顺风,而越国是逆风行舟。越国水军逆流而上,显得十分缓慢。
两军一开战,吴国水军随即发出号令:
“高挂船帆,撞击敌船!”
吴国大船的白色风帆“唰唰”地鼓动,劲风吹来,船帆被吹得隆起来了。吴国大船借着顺风之势,速度一下子加快了不少,以万钧雷霆之势压向越国战船。
越国水兵一看,顿觉形势不妙。
吴国的船又高又大,长矛投不上去,弓箭也难以奏效。再加上他们逆风射箭,射出去的箭都歪歪扭扭,没有准头。越军正犹豫的时候,吴军大船瞬间就到了眼前,只见一排长矛从大船上腾空而起,在天空中划出了一道道密密麻麻的弧线。
只见寒光耀眼,破风而至。
这阵长矛雨过后,越军还没来得及喘息,就听到了更加密集的破空之声。这一阵箭雨,比长矛雨还要急,比长矛还要密,还有很多箭都是带着哨音的响箭。
这怪声随风呼啸而至,无数的声音混合在一起,加上越国伤兵的惨叫声,整个越国军队已经肝胆俱裂。
此时的越军想逃跑,却无路可逃。更可怕的是,吴国水军船队借风势,丝毫不避让,直接撞向了越国的小船,犹如大象踩羔羊,骏马踏蚁群。
连续的几阵巨响之后,越国的船只有的散架,有的倾倒,还有的沉没了。还活着的士兵纷纷丢下武器,跳水逃命。
然而,吴国士兵依然紧追不舍。他们竟然从大船的射箭口里,瞄着水里的逃兵练起箭法来。成千上万的越国士兵,几乎还没有和吴国的士兵打上照面,就都丧了命。
这一场战斗,越国大败。
最后,越王勾践只剩了五千个残兵败将,灰溜溜地逃到了一个叫会稽(Kuàijī)的地方。他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就又被吴军包围了。会稽是越国的都城,连都城都被吴国攻破,越国相当于已经亡国了。
眼下,越王勾践已经无计可施,只剩心里的火在烧着。
夫差的大军紧紧地围困住会稽,而吴王内心却毫不焦急。为了这一刻,吴王夫差已经整整煎熬了三年。这三年来,这一刻不止一次地出现在他的梦中。此时,他想慢慢地享受这一切。远远地,他望见勾践身穿粗布衣,举着越国的印信向自己一步一步地走来。最后,扑通一声跪倒在自己面前。印信就是用玉做的印章,是政权的象征。
“三年了,我终于等来了这一刻。”夫差在心里默念道。
此时的夫差身披犀牛铠甲,手持锋利长矛,站在军营大帐之前,久久不说话。他并没有低头看一眼勾践,而是望着远远的会稽城大门,久久不说一句话。
耳畔,又响起了一个士兵的怒吼:
“夫差,你忘记了大王是怎么死的吗?”
“夫差一日不曾忘记。不到三年,大仇得报!”
夫差长长地舒出一口气。仇已经报了,今后该怎么过呢?夫差顿时感觉心里空落落的。他忽然觉得自己太累了。此时,残阳如血,火烧云把会稽城上空映得通红。
- 元朝是历史上最黑暗的王朝?元朝建国后如何统治中原地区?
- 蒙古帝国扩张的版图有多大?蒙古帝国为什么取国号为“元”?
- 宋高宗是个怎样的人?宋高宗为什么要杀岳飞?
- 金国和宋军共灭辽后,为什么金国要反攻大宋?
- “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女真金国的战力究竟有多厉害?
- 澶渊之盟是怎么发生的?澶渊之盟代表了北宋怎样的外交立场?
- 宋辽战争宋军为何一败再败,从主动进攻走向了战略防御?
- 王安石变法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王安石变法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 北宋是历史上最富裕的朝代,为什么也会出现社会危机?
- 宋朝为什么被后人称为弱宋?大宋的尚武精神为何流失?
- 赵匡胤:“我当皇帝是被你们逼的”,赵匡胤称帝是被逼迫的吗?
- 五代十国持续了多久?一共有多少个皇帝?
- 大唐的文化、科技发展如何?大唐有哪些世界之最?
- 唐朝的外交有多厉害?大唐对各国的外交政策如何?
- 隋唐通过什么措施促进经济大繁荣?隋唐的商业构造是怎么样的?
- 三省六部是指哪三省、哪六部?三省六部的职责是如何分工的?
-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大唐到底有多繁荣?
- 隋炀帝杨广修运河是为了去扬州玩?李建成真的是花花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