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战争狂:皇帝写认罪书 ——汉武大帝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08-12 属于: 通俗讲史

中国历史有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是他,第一次北击匈奴取得了辉煌胜利,坚定地维护了国家主权和边境的安宁;是他,第一次派遣使臣通使西域,开辟了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是他,第一次平定四方,开发江南、西南、西北地区,拓展了中国的政治版图……他就是汉武帝刘彻

汉武帝刘彻在位期间的中国,可以说是一个真正统一、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强大帝国,不仅称雄于世界的东方,而且威扬四海,誉满天下。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中国人才有了新的称号——汉人。后来,华夏族则被称为汉族。

这一年的春天,正是浅草刚刚没蹄的时节。晚上,汉武帝一个人站在宫殿之外遥望星空,心潮澎湃。只见天空宛如一块无边无际的蓝色宝玉,上面镶满了闪亮的钻石,星星点点,交相辉映。忽然间,一颗流星划过,又一颗流星划过,没多久,稀疏的流星变成了密集的流星雨,蜂拥着划过天际,犹如一匹匹白马在天际翱翔。

汉武帝叹了一口气:“唉,何时才能得大宛(Dàyuān)宝马呀,求上天保佑大汉子民。天佑大汉,明年的年号就叫天汉吧。”

看着流星都能想起马,现在汉武帝刘彻脑子里想的全是马。自从他当上皇帝以来,和北方的匈奴连年作战,大大小小的战役不计其数,马多的时候胜,马少的时候败。对于刘彻来说,养多少马,就意味着能夺多大的天下。眼下,汉朝拥有战马十多万匹,但是在刘彻看来这远远不够,因为他要大汉疆土北越长城、南过大海。因此,他在四年前就下了一个死命令:“必须得到天下最好的汗血宝马!到大宛国买,不卖的话,攻打!”

就在刘彻心里想着马,彻夜难眠的时候,另一个人同样为了马夜不能寐,此时,他正在军营的帐篷里策划着一场攻城决战,只见他把手中的箭一折两段,大声喊:“明日不破大宛,宁死城下!”

这个人叫李广利,汉朝的贰师将军。

天刚放亮,大宛城外,六万汉军渐渐逼近城门。此时的大宛城墙,已经是千疮百孔。这些城墙,四年来已经被李广利攻打无数次。这一次,李广利手下的士兵没有任何回头的机会。不胜利,就得死,因为,这批士兵的身份全部是死囚犯。胜利了,或许朝廷还能赦免他们的死罪。

“冲啊,攻破大宛有活路,冲啊!”

为什么要让死囚犯上战场呢?原来那些士兵去哪儿了呢?答案很简单,死了。

谁都没有想到,为了获得大宛国的汗血宝马,汉朝的军队攻打这座城池居然断断续续打了四年。一开始,李广利是带着金银财宝去购买汗血宝马的,但是没想到被大宛国傲慢地拒绝了,于是只能转为强取。由于大宛地处边远,汉朝将士水土不服,再加上沿路遭遇各个小国的袭击,李广利最初带来的六万士兵,战死、病死,不计其数,最后只剩下两千人,当他带着残兵败将想回到玉门关的时候,没想到,汉武大帝刘彻下了一道死命令:如有一人敢入此关,立即斩首!

历时三年多,汉武帝刘彻并没有撤掉攻打大宛的命令,他把国内上万名犯了重罪的死囚,当作补充兵力派到了大宛国战场。于是,就出现了刚刚说起的死囚攻城的一幕。

我为战争狂:皇帝写认罪书 ——汉武大帝

“不破大宛,宁死城下!杀呀!”

这样的喊杀声从上万人口中释放出来,感觉城楼都在为之颤抖。

进攻开始了。抛石车远远地将巨大石块射向城门,石块带着呼啸的风声,砸得城门和城墙咚咚直响,泛起了道道烟尘。

“上啊,快上啊,抓住大宛王!”一道道云梯被士兵们冒着箭雨搭在城墙上,然后又一次一次地被城墙上的大宛守军用木叉推翻;搭上,又推翻;搭上,再推翻……城墙上还不断地扔下石块,攻城士兵的尸体堆得越来越高。

这边,汉军敢死队不停地往上冲,另一边,李广利的士兵却悄悄绕到了大宛城墙的北侧,他们在做一件更重要的事情——找到大宛城的水源。李广利得到消息,大宛城内没有水井,人畜饮水全靠由北入城的地下水。李广利命五千人马深挖下去,终于找到了地下水脉,士兵们不断往水流中投入腐烂的死马,污染城内的水源。

连续攻城数日,城内的水已经污浊不堪。

一天,两天,三天,就在李广利和攻城的将士们快要绝望的时候,突然,城墙之上的大宛兵停止了往下扔石块。没多久,就见城门楼上有一杆破旗来回舞动。

“嚯,这是要休战吗?”

李广利命令停止攻城,没多会儿,变了形的城门好不容易吱吱呀呀地开了一道缝儿,一名将军模样的人手捧人头走了出来,没走几步,扑通一声跪倒在地,站不起来了。

原来,是城内将领见水源被污染,士兵弹尽粮绝,于是杀了大宛国王,出门投降了。

“大宛愿献出汗血宝马,祈求退兵!如果,如果坚持死战,我大宛当杀尽宝马,死网破。水,给我水,水!”

李广利长叹一声,泪珠溢出了眼眶:“四年哪,这小小的大宛城打了四年,终于打下来了!”

最后,李广利得了多少汗血宝马呢?其实,上好的马只有三十匹,其他的挑来选去,中等的马也只有三千匹。而这一切,是前前后后用十多万的将士的命,历时四年才换来的。

有一个问题,李广利将军也许经常会问自己:四年打一个大宛城,值吗?其实,汉武帝自己也一定会经常问,值吗?很多年后,人们终于弄清楚了。大宛虽小,但是整个西域各国都在观望,汉朝如果不能打下大宛,其他国家和部落就会轻视汉朝,更何况还有匈奴强敌一直视眈眈。

这是一场开了头儿,就不得不胜利的战争。

另外,打下了大宛国,也获得了优良的军马品种。在那个时候,谁拥有大量的优质军马和养殖地,谁就像现代的军队拥有了超越一切的高科技、重型武器一样,可以令对手闻风丧胆。

回长安的这一天,李广利给那三十匹高头大马披上绸缎,让它们排成排,率先进了都城大门。这个时候,李广利身后,十多万士兵只剩下一万人。

从大宛之战开始,汉武帝又启动了北伐匈奴的连续战争,国土也不断扩大。最后,汉朝的疆土几乎比秦朝时大了一倍。大汉朝威风八面,震动天下!但是,汉朝的国库空了,文景之治积累下来的巨大财富,不知不觉间消耗殆尽。

时光如梭,酷爱战争的汉武帝也老了。可他爱观天象的习惯,没有变。

阳春二月的一天,汉武帝抬着头,看云卷云舒,不知在想些什么,忽然,天空中远远的有两个黑点儿越飞越近,带着火光,最后轰然落地。

有人来报:“天降两颗黑色巨石,不知是吉是凶。”

汉武帝禁不住咳嗽起来:“咳咳咳,凶……难道是凶兆吗?这是上天对我的警告吗?”

没过多久,大臣呈送上一份奏章,建议在西域边塞驻兵,继续打仗。

汉武帝不禁又抬起头看天:“天汉,天汉,上天真的能保佑我大汉吗?为何,降黑色巨石警告于我?”

这一晚,汉武帝又是一夜没睡,天一亮,他发布了一道诏书,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罪己诏》。罪己诏,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自己承认过错的检讨书。

汉武帝说:“我后悔了。”

诏书的结尾这样写道:“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bèi),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伤害百姓,糜(mí)费天下者,悉罢之。”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我当皇帝以来,做了许多狂妄之事,使天下百姓忧愁困苦,我追悔莫及。从今天起,所有伤害百姓、耗费财力的事情,都停止。”

果然,汉武帝再也有没有发动大的战争。后来十几年,汉朝的元气也慢慢地恢复了。汉武帝用《罪己诏》,为自己贴上了穷兵黩武 的标签,能悔到什么程度才能让这位雄才大略的帝王,在天下人面前写下检讨书呢?

也许从他对卫青说的一句话中,我们可以窥见他的心思:“假如我现在不出师征伐,天下就不能安定,但打仗又会让老百姓受苦。为今之计,也只有我来打仗,等我的继任者再来休养生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