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皇帝最小气 ——汉文帝节俭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08-12 属于: 通俗讲史

汉高祖刘邦的第四子汉文帝——刘恒即位后,以秦亡为鉴,深知百姓生活之乐对政权安定的意义。

未央宫的大殿上,汉朝天子面南而坐,大臣们分立两侧。此时,日头正中,政事已经商议完了。年纪大的朝臣,已经站得双腿酸胀,精神恍惚。

中书令 深深吸了一口气,刚要宣布退朝,却被汉文帝摆手制止了。大臣们不明白,为何无事了,皇帝却不退朝呢。

这个时候,汉文帝双手提着自己衣服的下摆,缓步走下御座。

大臣们按照朝堂礼节,都低着头,正巧就看到了天子的脚,今天汉文帝脚上穿的居然是草鞋!

“陛下怎么好端端地穿起草鞋来了?

“这草鞋可是平民穿的啊!”

掌宗庙 礼仪的官员太常卿实在忍不住,大着胆子出班奏道:“启奏陛下,臣有话要讲。按照祖宗礼法,君、臣、民有别,平民不可以穿戴丝织品,只能穿本色的麻布衣和草鞋。反之,身为君王,却穿平民的草鞋,有失天子之仪啊!”

这番话,似乎早在汉文帝的意料之中:“卿只看到了我穿草鞋,你可看到宫外那千千万万的百姓穿的什么、吃的什么。今天朕穿草鞋,就是要昭告天下,从朕做起,以后要一切从俭。减少宫中服饰、车驾等各项开支,诸位也为天下百姓做个表率吧。”

汉文帝为什么提倡节俭呢?原来,汉朝初年,国力空虚,国库里既没有钱,也没有粮,就连皇宫之内都很难找出四匹同样颜色的。皇家都困顿如此,更何况普通百姓。于是,汉文帝萌生出了出宫私访、探查民情的念头。

这一天,汉文帝刘恒带着几个亲信出了宫。

他从皇宫一处僻静的偏门走了出来,乘坐着寻常人家的车,驶向长安城街道。一路上,他一直掀着窗帘往外看,街道冷清、人迹寥寥,不见往来贩卖之人,更不见店铺林立之景,整座长安城一片沉寂、毫无生气。

穿城而过,出了城门,更是看到郊外的耕地荒芜、杂草丛生。偶尔看到开荒的农家,也都衣衫褴褛、瘦弱不堪。

汉文帝的眉头不自觉地拧成了疙瘩:“我大汉百姓,过的就是这样的日子吗?国弱,何以保境安民?民穷,何以安居乐业?”

当他看到路边躺着一个病弱的老者时,再也忍不住了,喊道:“停车!”

牛车停了下来。

汉文帝推开车门,想要下车,一旁随从急忙阻拦。

汉文帝眉头一皱:“你们认为躺在那儿的人,有力气行刺朕?”

他走下车,来到老者面前,伸手向随从要了一串铜钱,蹲下身子,递给老人家。

老者看了一眼铜钱,又看了看汉文帝,摇了摇头:“公子,我要钱何用?你要是有吃的,就给我点吧。”

“老人家,您家在哪儿啊?您的家人呢?为何不回家种地呀?”

“唉!我的老伴儿二十多年前就在战乱中死了。我的儿子被征调去修皇陵,从此再也没回来,家里只剩下我一个孤老头子。去年旱灾,庄稼颗粒无收;今年又赶上蝗灾,庄稼都被蝗虫啃得只剩下秆儿了,饭都吃不上。家人饿死的饿死,病死的病死,哪里还有种子耕种啊?”

汉文帝不再说话,他把钱塞到老人的怀里,起身上了牛车。

回到宫里以后,汉文帝下了一道圣旨:由国家供养八十岁以上的老人,国家每月发给他们米、肉和酒;对九十岁以上的老人,还要再发一些帛和絮,给他们做衣服。

那国库里的钱发给了百姓,皇帝怎么过日子呢?

这个皇帝最小气 ——汉文帝节俭

汉文帝把绸缎和蚕丝锦分给了老人,而他自己却穿起了粗糙的绨锦。汉文帝还禁止宫里用绣彩色花纹的帷帐,以此来倡导俭朴。

就在汉文帝因为宫中从俭,心中略感宽慰的时候,他偶然听到了两个宫女的对话。

“夫人的衣服,每天要洗三套。”

“嗯,这么漂亮的衣服,在地上拖几次就旧了,太可惜了。”

“唉,皇上穿得这么朴素,怎么后宫夫人们的衣服却这么华丽!”

两个宫女正说着,突然发现陛下就站在她们身后,顿时吓得大惊失色,跪倒在地:“奴婢胡言乱语,请陛下恕罪!”

汉文帝若有所思地说了一句:“无妨。”就转身离去了。

不多时,他下了一道圣旨:“日后,后宫嫔妃穿的衣裙不准拖地。”

这下,妃嫔们可都不干了。汉文帝最宠爱的慎夫人诉苦道:“陛下,衣摆拖地,不仅是为了美,也要符合皇室女子的高贵。若是穿上普通农妇的衣衫,哪还有脸出门见人呢。”

“夫人,你可知道,你一条裙子的裙摆,省下的布料和刺绣的钱,就能让宫外的普通百姓一家人吃上一个月的饱饭。”

慎夫人噘着嘴,低头不语。

“眼下,国库空虚,百姓忍受饥饿,边境也时有匈奴来犯,我们无力抵抗,假如我们不做出表率,国家衰落下去,你觉得这样漂亮的衣服你还能穿多久呢?况且,朕不也是率先垂范了吗?民间自有夫唱妇随之说,还有什么比你我同心同德更好的事呢?”

当天夜里,慎夫人辗转反侧,想着汉文帝说的话,她睡不着了,于是她让宫女们拿来剪刀,把自己衣服上的裙摆统统剪掉,宫里的妃嫔都争相效仿。

汉文帝刘恒在位二十三年,没有修过一次宫殿,没有增添过狩猎用的一匹马、一只,甚至连出行的仪仗队,都缩减了一半人数。到了刘恒要驾崩的时候,他还嘱咐大臣:“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

也许在他临死的时候,还记得那位老者的儿子是因为给皇帝修皇陵,而客死他乡的事。他告诉负责修建陵墓的官员:“我在霸陵的墓地,山川保持原样,绝不平地修坟、侵占百姓的良田。不许用金银铜锡做装饰,也不要贵重的随葬品。一切简单就好。”

其实,只是靠节俭,还不足以富国。在古代,农业是立国、富国之根本,看一个朝代富不富,就得看粮仓里的粮食充不充足。于是,汉文帝又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让国家的粮食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