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姓刘的匈奴皇帝 ——汉帝刘渊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08-12 属于: 通俗讲史

本篇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匈奴皇帝,他的名字叫刘渊。匈奴人的姓与常见的中原姓氏不同,比如王昭君和亲的匈奴单于叫作呼韩邪(yé)。那么,这位匈奴皇帝为什么姓刘呢?

这是因为,从汉高祖时期开始,汉匈两国多次和亲,双方约为兄弟。匈奴贵族于是认为:“我们身上也都会有汉室皇族的血脉,也可以是汉室皇族的后代。”所以,到了刘渊父亲这一代,就改匈奴姓为刘姓。

三国时期,曹操统一了北方,把匈奴三万个部落分为了匈奴五部,即左右、南、北、中五部,每部都由一个部帅统领。匈奴贵族刘豹就是其中左部的部帅。

刘豹的儿子就是刘渊。刘渊身材魁梧,体力超群。他不仅武艺高强,而且酷爱读书,尤其喜欢读《左传》和《孙子兵法》,可谓文武双全。刘豹死后,刘渊承袭父位,成了匈奴五部之中左部的部帅。

后来,刘渊得到成都王司颖的重用,屡立战功。司马颖上奏朝廷,让刘渊镇守邺(Yè)城,同时成为匈奴五部名义上的总部帅。

一天夜里,刘渊正在月下舞剑,突然看到一个蒙面人翻墙进了院子。

“什么人?”刘渊拔剑而上,剑指蒙面人的前胸。

那人摘下面巾:“姑父,剑下留人,是我!”

他定睛一看,原来这个蒙面人是他妻子的侄儿呼延攸。

刘渊一愣:“你不把守左国城,鬼鬼祟祟来这里干什么?”

呼延攸从怀里拿出了一封信:“我奉左贤王之命,给您送封信。”

这左贤王是刘渊的堂祖父,在匈奴贵族中年纪最长,威望最高。看来这封信的分量也不小。

刘渊打开信,看完之后,当即把信揉成了一团,放进嘴里,嚼了几下后,吞进了肚子。

刘渊如此紧张,是因为信中的内容事关重大。

这封信的大概意思是说,自汉朝灭亡以来,魏、晋继而兴起。如今匈奴的贵族,只剩下空虚的名号,连一尺土地的基业都不再拥有,与平民没什么区别。现在,他们晋朝的司马氏骨肉相残,天下一片大乱,正是匈奴建立国家、复兴祖业的大好时机。匈奴五部的贵族现在就在左国城集会,已经达成了共识,一致拥护你刘渊为首领,请你带领大家,复兴匈奴的基业。

这是一封让刘渊造反的信,若是让司马颖知道,刘渊非死不可。他这才第一时间毁了这封信。

一旁的呼延攸说:“姑父,您现在就跟我一起回左国城吧。”

刘渊摆摆手:“虽然我早有此志,可是眼下时机并未成熟。若是我贸然离开邺城,定会让司马颖怀疑。这样,你先回左国城,集结五部兵力,做好准备,等我消息。”

“遵命。”

刘渊是个做事谨慎的人。天一亮,他就来到了成都王府,拜见司马颖。

“属下昨夜梦到了先父,他向属下埋怨,说在地下住得不舒服。属下想回到左国城,挑选福地,为先父重新下葬,请殿下准许。”

司马颖点点头:“你一片孝心,本王成全你,快去快回。”

“谢殿下。”

刘渊出了成都王府,像是出笼之鸟、入水之。他回到自己的府邸,收拾好行装,骑上高头大马,来到城门前。他刚要出城,身后突然传来了呼叫声音:“刘将军留步!”

刘渊一愣,回头望去,只见司马颖手下大将王斌飞奔而来。

“成都王有命,请刘将军回去议事。”

刘渊心里一惊,预感到事情有变,恐怕不会像想象中那么顺利。

果不其然,他回到司马颖的府邸,司马颖就拉着他的手,皮笑肉不笑地说:“刘将军,现在兵凶战危,镇守邺城,少不了刘将军啊。葬父之事,稍缓几日,刘将军不会介意吧?”

一听这话,刘渊心里明白了,司马颖这是改变主意,不放他走了,看来已经对他起了疑心。

可司马颖为什么突然之间改变主意呢?

原来刘渊刚刚离开成都王府,大将王斌就向司马颖汇报了军情。司马颖随口把刘渊要回左国城的事,告诉了王斌。王斌一听,连连跺脚:“殿下,这刘渊放不得啊!他是匈奴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您若放他回去,匈奴五部就不在您的控制之中了,这等于放归山啊!”

王斌的话提醒了司马颖。他马上命令王斌追回刘渊,并且派人密切监视刘渊的一举一动。

刘渊的计划只能暂时作罢。接下来的日子里,他再也没有提起这件事,但是心里却没有放弃回到左国城的想法。他一直在等待机会,功夫不负有心人,没过多久,这个机会来了。

当时有个安北将军,名叫王浚。他联合了鲜卑族 和乌桓族 的人,一起出兵攻打司马颖。司马颖闻讯,马上召集手下,商议对策。

刘渊心中一喜,上前说道:“殿下,鲜卑、乌桓两族的人骄横、残暴,加上他们的士兵有十万之众,而我们现在的兵力,恐怕难以抵挡。请殿下准许属下回到左国城,调动匈奴五部人马,一起抗敌。”

“这个——”司马颖心想,“我放你去匈奴,你回去之后还能回我的邺城吗?可是事到如今,兵力确实不够,我该如何退敌呢?”

就在这个时候,大将王斌上前说道:“敌军虽然人多,但都是乌合之众。属下愿带兵,去退敌军。”

“好,你打退敌兵,本王重重有赏。”

就这样,王斌带兵出击,阻挡王浚的大军。谁知,他上午才出发,傍晚就有探马来报:“启禀成都王,王斌将军被敌兵包围,请派援兵。”

“这可如何是好!诸位,你们谁愿带兵,去支援王将军?”

两旁大将鸦雀无声。

此时,刘渊又上前一步,说道:“属下愿往!”

司马颖内心很矛盾,如果派刘渊带兵前去,怕他手握重兵、立了战功之后,再难控制;可若想转败为胜、成功解围,只有刘渊是眼下最合适的人选了。

“也罢,两害相权取其轻,先解决眼前的危机,走一步看一步吧。”

于是,司马颖命刘渊带着一队人马,出了邺城。此时,天渐渐地黑了下来。刘渊带兵正往前走,就听到前方传来一片喊杀之声。他举目远眺,只见前方灯球火把、亮子油松,照得亮如白昼。一队鲜卑族的士兵骑着高头大马,手舞长矛,正对王斌率领的晋军进行围剿。一个又一个的晋国士兵被鲜卑士兵挑落下马,哀号之声响彻大地。

刘渊带来的兵士看到此番景象,都吓得不敢前进。

刘渊见此情景,大喝一声:“拿弓箭来!”

一个姓刘的匈奴皇帝 ——汉帝刘渊

小校 拿过弓箭来,刘渊力开三石硬弓,搭箭填弦,瞄准了百步之外的鲜卑首领,“吧嗒——”一箭射去,“砰”的一声,正中鲜卑首领的后心。

刘渊这一箭,使得手下兵将士气大振。他高喊一声:“敌军首领已死,弟兄们,随我杀!”带着将士们,冲了过去。

鲜卑士兵见首领落马,顿时群无首,慌作一团。又见敌军援兵杀到,顿时一片大乱。

刘渊救出了王斌,正要乘胜追击,见远处敌人的大队人马碾压过来,只得下令退兵。

刘渊、王斌退回到邺城,马上来见司马颖。

刘渊说:“敌军势大,只有匈奴五部才能抗敌。请殿下准我去左国城搬救兵。”

“这个——”

“等到敌军围城,属下可就出不去了,请殿下尽快定夺。”

此情此景,司马颖除了相信刘渊,别无他法。不管刘渊是一根救命稻草,还是最终插向自己的那把匕首,此时,他已经没有任何选择权了。

“刘将军,你去吧。”

就这样,刘渊连夜出了邺城,快马加鞭,赶到了左国城。他集合匈奴五部,凑齐了五万人马,正准备去救援司马颖。前方传来战报,说司马颖兵败逃亡,邺城被鲜卑人占领。

刘渊沉吟片刻,对众人说道:“自古没有永恒不朽的帝王。大禹出自西戎,周文王生在东夷,只要有德就能得天下。汉有天下长久,恩德已结于人心。我与汉室曾约为兄弟,如今哥哥已亡,我这做弟弟的当然得继承他的事业。”于是刘渊自封为汉王,帮助晋军,攻打鲜卑,势力和影响力越来越大。公元308年,刘渊自立为汉帝,建立了汉国,历史上称为汉赵。

从刘渊建国,到北魏统一北方的一百三十年间,少数民族的贵族和汉族上层,在混战割据中,纷纷建立了若干政权。历史上称这个时期为五胡十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