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竹林中的七个人(一) ——阮籍和嵇康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08-12 属于: 通俗讲史

西晋时期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朋友圈——竹林七贤。他们是当时一群有名的风流雅士,也称为隐士。竹林七贤分别是阮(Ruǎn)籍、嵇(Jī)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因为他们常在山阳县的竹林畅饮聚会,所以得名“竹林七贤”。本篇故事将介绍其中的两位。

阮籍,字嗣宗,是竹林七贤当中的领袖级人物。他的父亲叫阮瑀(yǔ),是“建安七子”之一,也是一位大才子。在阮籍三岁那年,父亲去世了,母亲一个人将他抚养长大。他虽家室清贫,但是极有天赋。据说,他八岁就写得一手好文章,弹琴吹箫、习武击剑,无一不精。他富有才华,声名远播,是文人名士的代表。大将军司昭曾想尽办法拉拢阮籍,因为如果获得阮籍的支持,那么很多世家大族也会自动地归顺他、辅助他。

司马昭屡次派自己的亲信大臣钟会,去阮籍家求亲。可是钟会每次看到阮籍时,他都是醉卧酣睡。不得已,司马昭只得亲自登门,还带上了解酒药。

烂醉如泥的阮籍,喝下了司马昭的解酒药,恢复了几分神志,晃晃荡荡地站起来想要叩拜,司马昭忙把他拦住:“阮先生,不必拘礼。我有意为犬子说媒,想让犬子娶您的掌上明珠为妻。倘若你我能够结为亲家,这些俗礼永远都可以免了。”

“礼?对对对,不能失礼于人。来,拿酒来,我要与司马大人痛饮几杯!”

“不不不,阮先生,我有要事要说。”

“好好好,你说,你说,说……”说着,阮籍又睡着了,把大将军司马昭晾在那里。

司马昭瞪了他片刻,只得摇摇头走了。

在接下来的两个月中,司马昭又多次登门。而这位阮籍,天天都把自己灌醉,没有一天是清醒的。司马昭根本找不到机会交谈,只得放弃结亲这件事。

其实阮籍是故意的。他连醉了六十日,愣是把结亲之事稀里糊涂地躲了过去。他不愿意与司马昭正面冲突,但是更不愿意与司马昭为伍。

不久,司马昭逼着皇帝封自己为晋公,还强迫阮籍写一篇劝进文,以歌颂他的功绩。

阮籍自然不愿意写这种阿谀奉承的文章,更何况这时他的知己嵇康,已经被司马昭处死。于是,阮籍又想故技重施,天天酗酒,把这事躲过去。

然而,司马昭已经失去了耐心。每过半个月,钟会便上门取稿,他似笑非笑地拱手说道:“阮大人,我来取劝进文。这次可该写好了吧?”

阮籍满身酒气地挥挥手:“还没有。钟大人,你看我这样,如何写得了?要是司马大人着急要,就另寻他人吧。”

一听这话,钟会神色一凛,但依然面带微笑地说:“阮大人,今天我奉司马大人之命必须带回此文,否则小人只有带令公子去司马大人府上做客,直到大人写出来为止。您看如何?”

这段话是在暗示阮籍:你如果不把这篇文章写出来,我就要了你儿子的命。这简直是赤裸裸的威胁。

阮籍没办法,只好让钟会等着,自己进了书房,开始磨墨。墨已磨好,他铺开布帛,一手握笔,一手持酒,压下心中的悲愤抑郁,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眼含热泪的阮籍,执笔挥毫,一口气写完了劝进文,扔给了钟会。

钟会草草扫了一遍,赞道:“好文章!文笔清丽、气势雄壮,司马大人定会重赏!”钟会刚一离开,阮籍便吐出一口鲜血,丢掉笔,号啕大哭。

当天傍晚,斜阳西下,天幕低垂。

阮籍拎着半壶酒来到了嵇康的墓前。旷野里狂风呼啸,阮籍瘫坐在地上,对着嵇康的墓喃喃说道:“我知道,你若活着,定不会怪我为杀你之人写劝进文。但我若继续留在世上,必然要为那些奸贼乱党所用。如此一来,歌颂叛党、欺骗世人,我手中握着的笔与那奸贼手中之刀剑有何区别?”

一个月之后,一代才子阮籍终于因为终日嗜酒,又拒绝求医,离开了人世。

这位被阮籍视为知己的嵇康又是谁呢?

嵇康是竹林七贤中的美男子,他身材高大,气概非凡,风姿绰约。他的好友山涛形容他:“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guīé)若玉山之将崩。”意思是,他站着就像是一棵挺拔的孤松;他喝醉了,摇摇晃晃,像一座玉山将要倒下的样子。

嵇康还是一流的文学家,写得好,散文写得更好。他还是一流的音乐家,琴技出众。除此以外,他还是一流的书法家思想家。如此才貌过人的嵇康,却因为太过耿直、刚烈,得罪了司马昭的心腹钟会。

一天,嵇康与好友向秀在院里打铁,司马昭的亲信钟会带着一群人,衣着华丽,乘着高轩驷马 来到了嵇康家。嵇康知道有人进了院子,却不抬头,因为他打心眼儿里看不起钟会。过了半晌,钟会觉得实在无趣,转身要离开。

就在他转身要离开的这一瞬间,嵇康头也不抬,冷冷地问了一句:“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意思是,你听说了什么你就来,你看着了什么你就走?

钟会气愤至极,也回答了一句:“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意思是,我听说了我听说的东西才来,我看到了我看到的东西就走。

嵇康问得犀利,钟会答得高妙。两个人都是顶尖高手,高来高去,针锋相对。

从此,钟会便开始记恨嵇康,对嵇康的鄙视耿耿于怀。

后来,嵇康因为朋友牵连被捕入狱,钟会向司马昭进谗言:“今不诛康,无以清洁王道。”意思是,您今天不杀了嵇康,恐怕您在称王称帝的路上会有很多障碍。最终司马昭下定决心杀掉了嵇康。

嵇康有一个好朋友,也是竹林七贤之一,他就是山涛。

山涛当时在司马昭帐下任大将军从事中郎 ,他曾经想荐举嵇康做自己的官位,因为他认为嵇康比他优秀。

怪竹林中的七个人(一) ——阮籍和嵇康

但是嵇康知道这件事后,突然写了一封绝交书,这就是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与山巨源绝交书》。他拒绝山涛的引荐,指出了人各有所好,而自己不愿意接受礼法的约束。他与山涛彻底绝交了,可是在他死前,居然又把自己年仅十岁的儿子嵇绍,托付给了已经绝交的山涛。

因此,嵇康写给山涛的那封绝交信,与其说是写给山涛的,不如说是写给司马昭的。他要告诉司马昭,他身边的山涛与他嵇康不是一样的人,他不想因为自己而连累好朋友。他的这封《与山巨源绝交书》,实际上是为了保护山涛所作。

山涛也不辱使命,不仅把嵇绍抚养长大,而且推荐他出来做官。在八王之乱中,嵇绍为保护当时的司马皇帝被杀害了。说起来,这也是一种渊源。嵇康一生不屈服于司马家,而他的儿子却成了司马家的忠臣,甚至为司马家而死。

嵇康在临刑前,从容不迫地拿过一把琴,弹了一曲《广陵散》 ,这是古琴曲里面最著名的一支曲子。

嵇康弹完后,叹了一口气:“广陵散于今绝矣。”意思是,我死之后,恐怕这首古曲就要失传了。一曲弹罢,他从容赴死,年仅四十岁。嵇康也是竹林七贤当中最早离世的一位。

嵇康忠于曹氏,山涛忠于司马氏。这两者政见不同,选择也不同,但是并不妨碍他们成为好朋友。嵇康是一个疾恶如仇,眼睛里容不得半点灰尘的人,最终做了烈士;山涛却是一个气度宽宏、和光同尘的人,最终平顺地度过了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