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雾里杀出的奇兵 ——潞州之战
黄巢起义后,唐朝气数已尽,各个地方势力纷纷乘势而起,互相攻伐。由此,中国历史进入了动荡的五代十国时期。乱世出英雄,这个时期有一位骁勇善战、足智多谋的军事家,名叫李存勖(Lǐ Cún xù),他打了一场别人不敢打的仗——用一支响箭打赢十万大军。
908年夏天的一个深夜,对潞州(今山西省长治市)形成包围之势的梁军大营绵延无际,大多数士兵正睡得鼾声四起。放眼望去,只有几支巡营的小队来回走动,而且个个无精打采。因为这会儿已经三更天了,士兵们都很疲惫困倦,盼着换岗后能回营房睡觉,谁还有心思巡逻呢?
军营的辕门外,两个值夜的士兵哈欠连天。一个士兵扭头看了一眼大营,打着哈欠说:“守备这么松懈,要是晋军来劫营,那不是全完了?”
“劫营?要是李克用还活着,说不定会劫营,但是他儿子李存勖就是个毛头小伙子,胡子还没长全呢,哪来的胆子劫营啊?你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天气!”另一个士兵接话道。
他们口中的李克用本是唐末节度使,非常骁勇善战,在唐朝平定黄巢起义的过程中更是战功赫赫。一年前,这潞州还完全是晋王李克用的地盘。后来,朱温建立后梁政权,但还有许多地区不受他控制,其中就包括军事重地潞州。于是,朱温出动了十万大军进攻潞州,李克用也从晋阳派出大军抵挡朱温,两军交战大半年始终未分胜负。四个多月前,李克用去世,临终前把晋王之位传给了其二十三岁的儿子李存勖,但是梁军根本不将年轻的李存勖放在眼里。
然而,几乎所有人都觉得不可能的事情就这样悄然发生了。在梁军战备松懈的时候,李存勖已经率部从晋阳疾驰到了离梁军大营只有几里地的三垂冈。
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和潞州相隔约五百里,此次出征,李存勖带了三万人,而朱温驻扎潞州的部队有十万人,力量对比悬殊。按照正常的行军速度,从晋阳到潞州至少得走八九天,但李存勖率领的是清一色的骑兵,他们日夜兼程,只用了六天时间便到达了三垂冈。只是大军抵达三垂冈的时候天色已晚,人困马乏,李存勖命令将士就地扎营,养精蓄锐,等拂晓再发动攻击。
可是天公不作美,又给李存勖出了个难题:次日拂晓,雾气蒸腾,视野只有几尺远,十分不利于作战。
中军大帐之内,李存勖召集众将领议事。“这大雾天,视野有限,看不清旗语,如何出击?”一位将军说出大家都担心的问题。
李存勖却摇摇头说:“大雾看似对进攻不利,实则是赐予我等的良机。诸位想想,如今我方以三万兵力对阵敌军十万,如果硬碰硬,我军可能会寡不敌众,因此唯有智取才是良策。此刻刚刚拂晓,梁军还在睡梦中,疏于防备,一旦遇袭,顷刻之间就会土崩瓦解。等到大雾散开再进攻,梁军容易看到我军虚实,势必会严阵以待,这样一来,我们还能有多大胜算?”
另一位将军说:“晋王所言有理,可是大雾笼罩,分头行动,如何配合?”
李存勖淡然一笑,朝众将招了招手,示意将领们凑到跟前。随后,李存勖压低声音交代了几句,众将领边听边频频点头。
悄悄话说完,李存勖朗声说道:“梁军有两个大营,西北、东北各一个,待我率前锋踏破他们的大营,尔等便兵分两路,歼灭他们,众将依令行事!”
“是!”众将领齐声响应,语气中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李存勖目光坚定,他端起一杯酒说:“击破强敌,在此一举。我先敬诸君一杯,愿我等马到成功!”说完他饮尽杯中酒,信步走出营帐,翻身上马,命令探子在前方带路,随即率领一万精锐骑兵呼啸而去。
这时的梁军大营里,将士们还在睡梦之中,只有火头军忙着生火做饭。忽然,他们感觉大地微微颤动,很快,这种震颤感越来越强烈,紧接着,大营门口响起了沉重的铁骑踏地之声。
一个火头军反应快,马上明白发生了什么,他大喊道:“不好了!敌人劫营来啦!”此时醒悟,为时已晚!“轰隆”一声,军营大门突然被撞开,李存勖率领着骑兵从大雾里冲出来,一边纵马砍杀,一边放火烧营。
“不好啦!”“有敌人!”“快逃啊!”梁军顷刻间乱作一团,有的士兵还在睡梦之中,糊里糊涂地送了性命;有的士兵倒是及时醒了过来,可来不及拿武器就被砍了脑袋。
“不要慌!不要慌!”“快!快快结阵!”虽然梁军的将帅们声嘶力竭地喊着号令,可是任他们喊破喉咙也无济于事。乱哄哄的战场上,梁军士兵四处逃窜,根本没人在意将帅们在说什么。一时间,嘈杂混乱的梁军大营里火光冲天,浓烟弥漫,刀剑铿锵,飞箭如雨,晋军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
李存勖首先突袭的是西北大营,得手之后,他留下部分兵力继续袭扰敌人,然后率领其余士兵策马奔往东北大营。
李存勖虽然跟他父亲一样骁勇善战,而且非常擅长骑射,但是他并没有恋战。他这次的首要作战任务是踏营,他要带兵将敌人的军营冲乱,让他们无法集结,而不是与敌人缠斗。因此,经过第一轮的冲击,尽管梁军一片混乱,主力却没有太大的损失。
但是,李存勖不会给梁军重整旗鼓的机会。完成西北、东北大营的踏营任务之后,李存勖拿起了挂在马鞍上的一张铁背铜胎的硬弩,从箭壶里掏出一个头长得像哨子,又有着箭羽和箭杆的东西,这叫鸣镝(míng dí)。只见他把弓弦拉成了满月,然后猛然一放手——“啪嗒”,一支鸣镝射入空中,随之,天空中传来一阵尖厉的呼啸声。
原来,李存勖破敌的秘密武器便是这鸣镝。大雾天看不见军旗,没办法用旗语,但是用声音却可以传递信号,用鸣镝就可以全军配合作战。古时候的军队进攻一般都是有章有法,他们往往会分成不同的队伍,比如前锋、后卫、左翼、右翼,渐次听令进攻。混战之时也能凭借旗语相互配合进攻。主帅一般会带着一些颜色不同的军旗站在地势高的地方,一边俯瞰(fǔ kàn)战局的变动,一边用军旗指挥军队的行动。每一面军旗代表不同的队伍,军旗挥舞的次数和方向表示了军队不同的行动指令,这就是旗语。就是说,每支军队都要看主帅打出的旗语来决定自己如何作战。
如今面对这非常天气,李存勖将军旗换成鸣镝,这一招用得可谓恰合时宜。一听到鸣镝,等待在三垂冈下的晋军主力立刻兵分两路,分头行动。晋军山呼冲杀,听起来阵势十分浩大。梁军猝然遇袭,无力反抗,霎时兵败如山倒。
晋军主力的作战任务是追击穷寇,把梁军一网打尽。但完成这个任务并不容易,因为此时大雾虽然散了一些,但还是看不了多远,无法判断梁军哪个方向的逃兵多,因此便无法判断主力进攻的方向。这个时候,鸣镝又一次发挥了大作用。
当梁军纷纷逃窜的时候,李存勖带着护卫四处侦察,发现哪里的逃兵多,就立刻发鸣镝示警,这时他用鸣镝示警的方式非常复杂。因为鸣镝的声音不一样,有悠长的,有短促的。在李存勖的指挥下,护卫射出鸣镝的声音有的时候一长两短,有的时候两长一短,有的时候两长两短,有的时候三长一短,各种方式代表不同的意思。于是晋军主力一会儿出动左翼,一会儿出动右翼,或是齐头并进,或是分割包围……
当大雾散尽的时候,梁军已经被杀得七零八落。从空中俯瞰,晋军黑黢黢(hēi qū qū)的铠甲漫山遍野,像是黑色的波涛一般汹涌翻滚,瞬息间便将十万梁军吞噬了。
李存勖欢欣鼓舞,他命令传令兵吹响号角,给全军鼓劲。
“呜——呜——呜——”三通号角吹响了,晋军本来就士气极其高涨,听到号角声,将士们更是所向披靡(pī mǐ) 。太阳升起一竿高时,战斗已经接近尾声。经此一役,梁军死伤惨重,军用物资全部被夺。
这一仗不仅让李存勖一战扬名,在军中树立起了不可撼动的威信,而且预示了朱温最终的败局。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山西的东部有巍峨的太行山,潞州就在太行山的山脊上。当时李存勖的根据地在山西,如果潞州失守,朱温就能凭借居高临下的优势直捣晋军腹心。如果守住潞州,李存勖就能向东挺进,与朱温逐鹿中原。因此,朱温对潞州是志在必得,而李存勖为了保住潞州也是拼尽全力。两虎相争,必有一伤。最终,还是李存勖技高一筹,挫败强敌,解了潞州之围,为此后进军中原奠定了基础。
接到潞州兵败的消息,朱温大为懊恼。他本认为李存勖年纪尚轻,没有胆量和魄力解潞州之围,谁知李存勖只用了六天时间就赶到前线,并且以少胜多,用三万兵力就击溃了他的十万大军。
朱温有七个儿子,其中不乏能征善战者,可此时朱温却忍不住长叹道:“唉,生子当如李存勖,李克用虽死犹生啊!我的儿子跟李存勖比,简直就是猪狗啊!”
923年,李存勖最终战胜后梁,建立了新政权,国号唐。为了跟之前李渊建立的唐朝作区分,历史上称李存勖建立的唐为后唐。
- 元朝是历史上最黑暗的王朝?元朝建国后如何统治中原地区?
- 蒙古帝国扩张的版图有多大?蒙古帝国为什么取国号为“元”?
- 宋高宗是个怎样的人?宋高宗为什么要杀岳飞?
- 金国和宋军共灭辽后,为什么金国要反攻大宋?
- “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女真金国的战力究竟有多厉害?
- 澶渊之盟是怎么发生的?澶渊之盟代表了北宋怎样的外交立场?
- 宋辽战争宋军为何一败再败,从主动进攻走向了战略防御?
- 王安石变法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王安石变法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 北宋是历史上最富裕的朝代,为什么也会出现社会危机?
- 宋朝为什么被后人称为弱宋?大宋的尚武精神为何流失?
- 赵匡胤:“我当皇帝是被你们逼的”,赵匡胤称帝是被逼迫的吗?
- 五代十国持续了多久?一共有多少个皇帝?
- 大唐的文化、科技发展如何?大唐有哪些世界之最?
- 唐朝的外交有多厉害?大唐对各国的外交政策如何?
- 隋唐通过什么措施促进经济大繁荣?隋唐的商业构造是怎么样的?
- 三省六部是指哪三省、哪六部?三省六部的职责是如何分工的?
-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大唐到底有多繁荣?
- 隋炀帝杨广修运河是为了去扬州玩?李建成真的是花花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