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一城而捍天下 ——张巡守城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08-12 属于: 通俗讲史

安史之乱一爆发,大唐瞬间陷入混乱。安禄山蓄谋已久,准备充分,而大唐军民久未经战事,叛军一到,很多人都弃城投降。叛军迅速攻占洛阳和长安,唐玄宗也仓皇出逃。就在叛军要大举南下,企图攻占最富庶的江淮地区时,遇上了一个敌(jìng dí)——张巡

张巡以不足万人的兵力,拼死对抗十几万叛军长达十个月,誓死守城。他的精神着实让我们感动和敬佩。

757年五月,在今河南商丘一带,睢阳(Suī yáng)城内外正笼罩在一片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中。城头上,朝廷的守军严阵以待,其中,站在垛口的一名士兵正挽弓搭箭,箭头直指城外百步之处,在那里,黑压压的叛军正列阵朝城门攻来。

“放箭——”随着一声令下,这箭“嗖”的一声射了出去,直直冲进叛军的队伍。

“啊——”只听一声惨叫,这箭正中一名叛军的胸口。他惊恐万分,以为自己必死无疑,结果低头一摸胸口竟发现毫发无损;再往地上看,原来射中自己的竟然是一根蒿草秆儿!这名士兵欣喜若狂,不仅仅是因为自己安然无恙,还因为在他看来,守城之军射蒿草秆儿,说明他们的箭已用尽。

而这一切,都被城墙上的一个人看在眼里。此人相貌堂堂,目光炯炯,正是睢阳城的主帅张巡。张巡盯着那名“中箭”的叛军士兵,只见他直奔一个骑着的将领跑去,将手中的蒿草秆儿递给他。看到这里,张巡的嘴角露出了一丝笑意:“那马上之人就是敌军统帅尹子奇,放箭!”

话音刚落,大将南霁云(Nán Jì yún)便把一支箭御风射出。这次的箭可是真的,尖利无比!只听敌军队伍里又是一声惨叫,尹子奇捂着左眼,伏在了马背上。叛军见状顿时乱作一团,仓皇撤离。

叛军统帅尹子奇恼羞成怒,本来他率领十几万士兵发誓一定要攻下睢阳城,城中的守军不足一万人,双方力量悬殊,守城难度骤增。张巡认为擒贼先擒王,可连续交战数日,他连叛军的统帅是谁都没有眉目,才想出用计寻人。

尹子奇做事很谨慎,保密工作做得非常好,他骑的马、穿戴的盔甲都和寻常将领无异。张巡也不是等闲之辈,他虽是文官出身,可从小就博览群书,精通兵法。此次安史之乱爆发,他用兵出神入化,屡破敌军。

于是张巡灵机一动就想出了这一计谋,用一根蒿草秆儿寻出了敌方统帅。这一击,成功地震慑了敌军,张巡也得以趁机休整人马。

马休整需要粮草,睢阳城已经被叛军围困五个月了,城中粮草早已告急,这睢阳城还能守得住吗?张巡一直在问自己这个问题。要知道,睢阳是南下江淮的必经之地,如果睢阳被占领,那就意味着叛军将一路南下,把富庶的江淮地区收入囊中,大唐很有可能就此终结。想到这里,他心中早已给出答案:“守!必须守!只要一息尚存,就一定死守到底!”

七月,尹子奇又带着浩浩荡荡的叛军队伍来到睢阳城下。他们先用云梯登城,张巡命士兵用钩竿将云梯顶翻,随即又从城上往下投火,云梯上的叛军纷纷惨叫着跌落在地上。接着,尹子奇又用钩车 攻城,谁知道他们刚刚靠近城墙,钩车就被城上投下的石块砸得七零八落。

就这样,张巡见招拆招,杀伤了叛军不少人马,死死地把叛军堵在城外。尹子奇再次见识了张巡的智谋,不敢再贸然进攻,于是仗着自己人多粮多,决定在城外围困,耗到睢阳城内弹尽粮绝、一触即溃的时候再一举拿下。

此时的睢阳城内,眼看粮草就要耗尽了,士兵们每天只能分到一勺米吃。粮食不够吃,老、鸟雀、枯草、树皮、纸、铠甲弓箭上的皮子……但凡能塞进嘴里的东西,都被士兵和百姓咽进了肚子。

怎么办呢?这天晚上,张巡在营帐里来回踱步,一筹莫展。正在这时,副将南霁云前来求见。

南霁云骁勇善战,忠心耿耿,是张巡最信任的人。他一进门就跪倒在张巡面前:“末将愿冒死出城,替将军请求援军,请将军授命!”

“请求援军,我何尝没有想过?只是眼下若要突围,恐怕非但搬不来援军,反而会被叛军截杀啊!”

“将军,眼下只有这一条出路了,末将愿请一试,哪怕是死!”

看南霁云如此坚决,张巡心中五味杂陈:“守城难,但让我看着自己的将士们一个一个地饿死,比战死更难。”

他上前扶起南霁云,眼圈有些发红,强忍住泪水,缓缓地说:“你若非要一试,我不拦你,但是冲出去如果没有救兵,就不要再回来送死,明白吗?”

“末将遵命!”

当天晚上,南霁云率领小股精兵一路杀出了包围圈。然而,天下大乱,人人自危,南霁云四处碰壁,求援无望。睢阳城已经危在旦夕,如果没有援军,城池注定要被攻陷。但是南霁云也明白睢阳城的重要意义,他要回去,和张巡一起死守睢阳城。

泱泱大国,毕竟还有爱国志士。回程中,南霁云得到了一百匹马、收编了三千名士兵。当南霁云再次突围回城时,遇到了叛军的极力阻挠,士兵损失大半,到达城中时,只剩千余人。但所幸,南霁云从叛军手中夺取了几百头

此时,睢阳城中只剩几百个活人了,依然站立在城头之上的张巡,也是形销骨立。

见有牛、马入城,城内士兵无不欢欣。可当听到没有援军的消息,众人顿时精神全无。因为这对城内的守军来说,就相当于是一张死亡通知书。士兵们悲从中来,忍不住相拥而泣。此时,一些将士纷纷建议张巡弃城突围。

“将军,不如我们突围出去,说不定还能有条活路啊!”

“是啊,这睢阳城保不住了!”

正当将士们纷纷建议弃城突围时,张巡却坚决回道:“这睢阳城,我们必须要守!而且要死守!”

张巡望着大家,神态依然坚毅:“大军未至,如果睢阳城失守,江淮遭难,我们就是国之罪人!”

众人低头不语,四下一片沉寂。张巡深吸一口气,大声说道:“将士们,我们死守睢阳城数月,为何?我们为的不是建立功业,而是为大唐江山,为黎民百姓,为妻儿双亲,为子孙后代!如今叛军当道,山河残破,你我匹夫之力纵然微薄,但若不能誓死卫国,难道还要留下来侍奉叛国之贼吗?今日,睢阳城能存,我张巡必厚报诸君;睢阳城若亡,我张巡必先于诸君而死!”

此时的将士们已是热泪盈眶,他们拼命挺直自己消瘦的脊背,字字铿锵(kēng qiāng)地喊道:“城在我在,城亡我亡!”

守一城而捍天下 ——张巡守城

这年十月,天地苍茫,朔风呼啸,睢阳城外的叛军正用木桩狠命地撞击城门。

城门内,稀稀拉拉的守军殊死抵抗,张巡声嘶力竭地喊着:“再搬来几块石头!快!快!”几名瘦骨嶙峋的士兵一同扛起一块石头,踉踉跄跄地朝城门挪去。如果在平时,这样一块石头一个人就可以扛起来,可是此时所有人都饿得虚弱无力,一块大石头对于几名士兵来说竟重如千钧。

撞门的声音,一声声地砸在城内人的心上,城门眼看就要被攻破了。

张巡见状,心下戚戚 ,他跪倒在地,面向西边 ,缓缓说道:“微臣已竭尽全力,却没能阻遏住叛军的进攻,致使孤城陷落。此生不能报答陛下,化为厉鬼也要为陛下痛击叛军!”

“轰隆”一声巨响,城门被撞开了,张巡死守了十个月的睢阳城终究是破了。

睢阳城内,如血的残阳下,张巡被五花大绑,由两名士兵押着,带进了尹子奇的军帐。

张巡也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天没好好地吃过一顿饭了,城破之时,他连走路都困难,两条腿勉强地支撑起身体。而此时,他却牙关紧闭,脖颈挺得端正,腰杆竖得笔直,他被拖拽着拉进了中军大帐。押送张巡的士兵使劲按着他的肩头,抬腿连踢他的膝盖窝,好不容易才让他跪下。

端坐帐中的尹子奇,左眼戴着眼罩,右眼注视着张巡,他眼里除了愤怒,更多的是好奇。

虽然张巡是让他左眼失明的人,但是此时他并不想拷打他,更不想斩杀他。他好奇,是怎样的人能在外无援军、内无粮草的情况下,死守睢阳城十个月之久;他好奇,是怎样的人能动员全城军民和他一起忍着饥饿,死守这座孤城;他好奇,城内守兵已经饿得皮包骨头,可是为什么攻城的时候他却能感到一种强大的压力,这种压力是从哪里来的?

尹子奇清了清嗓子:“你就是张巡?我听说你每次督战眼角都能睁裂,牙齿都能咬碎。不过是一座孤城,你何至于此啊?”

张巡狠狠地吐了一口唾沫:“呸!我恨不得生吞了你这逆贼!只恨自己力气不够!”说完又咬紧了牙关。

看到这败军之将居然如此气焰嚣张,尹子奇顿时火冒三丈,他命人用刀撬开张巡的嘴巴,发现他嘴里竟然只剩下三四颗牙齿,看来传言都是真的。

张巡继续傲然骂道:“我为君父义死,死得其所,你攀附逆贼,不如,岂能长久!”“你……”尹子奇被骂得一时语塞。

此时,端坐帐中、盔明甲亮的尹子奇像个战败者,他眼神躲闪,面上无光;而跪在帐下、须发凌乱的张巡,才像个体面的胜利者。

尹子奇百感交集,对面的这个人是他的敌人,这个敌人让他连吃败仗、左眼失明;可是同为军队统帅,他又被张巡的足智多谋和铮铮铁骨深深感动。

想到这里,尹子奇长叹一声,缓和语气道:“张公,你若投降,我定保你性命,封你为将!”

“呸!”张巡目视前方,再不开口。

尹子奇见状长叹了一声,他背过身去,沉默半晌,然后一声令下:“斩——”

刀光寒彻人心,张巡带着深深的憾恨,悲愤而死,和他一起被叛军斩杀的还有南霁云和其他三十四名将士。

在张巡坚守睢阳的日子里,他带领众将士经历了大小四百余战,斩杀叛军将领三百余人,兵卒十余万。

睢阳失陷三天后,朝廷的增援大军终于到了,他们站在张巡曾经用生命捍卫的城池之下,击退了叛军,收复了睢阳,两军形势从此逆转。

十二月,天下暂告平定。可以说,正是由于张巡等人牢牢地钉在叛军南下的咽喉要道坚守,才使大唐保住了最为重要的财赋后勤基地——江淮地区,才有了日后唐军的胜利,这就叫作守一城而捍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