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皇是怎样炼成的 ——由二圣临朝到自立为帝
武则天十四岁时入宫,被唐太宗李世民封为才人,可十多年都未得晋升。李世民去世后,她更是被迫入感业寺出家为尼。眼看她的一生就要从此黯淡无光了,但李世民的儿子唐高宗李治将她带出了感业寺,从此她便开启了“开挂”般的人生。
再次入宫后,她先由昭仪晋为皇妃,又用计取代了原来的皇后。就在她如鱼得水,眼看就要得到最高权力时,却遇到人生的又一次危机……
664年冬天的一个黄昏,含元殿鼓楼上的大鼓敲响了。紧接着,长安城的每一条长街和每一个里坊也随之响起了此起彼伏的鼓声。这是闭门鼓,鼓声一响,就意味着要关闭各级城门,禁止在夜间活动了。
御林军把守在宫门口,值勤的士兵手里拿着人名登记簿,正在做最后一遍核对,看看今天早朝的官员们有没有按规定全部离宫。
仔细核对后,值勤士兵对将官说:“报,除了宰相上官仪大人,其他人等皆已离宫。”
将官点了点头:“上官大人今天值宿 ,不必出宫,锁宫门吧!”
“是!”
厚重的宫门“吱呀呀”缓缓地关上了,御林军全副武装,分成了几十个小队,开始例行的巡夜工作。三更时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惊扰了夜晚的平静。一个小太监提着灯笼,急匆匆地来到皇后武则天的寝宫门口,对着守卫低声说了几句。守卫一惊,急忙进去通报,片刻之后,寝宫的烛火亮了起来,守卫让小太监赶紧进殿内说话。
小太监一到殿内,武则天就问:“你说的可是实情?”
“小人所言,句句属实。”
“上官仪现在何处?”
“宰相已经离开紫宸殿 ,正在中书省值夜。”
“做得很好!”武则天让宫女给了小太监一些赏赐,“你今夜立了大功,先退下吧,日后还有重赏。”
小太监谢过赏赐,急匆匆地退下。他刚走,武则天马上就站了起来,急躁地踱来踱去。
是什么消息让武则天如此不安?原来,就在刚才,唐高宗李治在紫宸殿召见上官仪,与之商议了一个重大的决定,那就是废黜武则天的皇后之位。
好端端的为什么突然就要废后?
原来,李治患有风眩的病,每次发病就眩晕不止、目不能视,无法处理军国大事。
武则天虽是女子,但她广涉文史,很有智谋,政治才能非常杰出,于是李治就渐渐地把处理军国大事的权力委托给了她。
把一国之政交给妇人打理,这在男尊女卑等封建思想盛行的时代,简直让那些大臣们无法忍受。一些实在看不惯的大臣怨愤不已,议论纷纷,宰相上官仪就是其中之一。
之前他们只是劝李治收回大权,可武则天万万没想到,这次上官仪居然直接建议李治废黜她的皇后之位。
该怎么办呢?
武则天焦急地想着:“小太监说,皇帝已经让上官仪草拟了废后诏书,此时离天亮只有两三个时辰了,必须在黎明之前想到解决的办法,否则,等到天亮百官前来上朝,诏书一颁布,一切就都晚了。”
微风吹进殿内,鲜红的宫灯轻轻晃动,武则天心绪更加烦乱。思绪飞转,她突然想到了刚入宫时的一件事。
当年,皇宫里有一匹性子烈的好马,谁都降服不了。她对李世民说:“给我三样东西,铁鞭、铁棍和匕首,我就能让它服服帖帖。”
“你要怎么做?”李世民问。
“我先拿铁鞭抽它,它要不服,我就拿铁棍打它的脑袋,还不服,我就用匕首割它的喉咙。”
这匹马是李世民心爱的宝贝,当然舍不得让她伤害。可是这番话却让李世民看到了她刚强果断、胆量惊人的一面。事实上,她也确实是这样一个人,遇到难题从不畏首畏尾、犹豫不决,而是雷厉风行。
想到这里,武则天眼前一亮,她已经想出了应对办法。
“来人哪,马上随我到紫宸殿!”武则天说完,不等宫女们回过神来,就急匆匆地直奔紫宸殿而去。
武则天来到紫宸殿外,李治此时正在灯下看废后的诏书,一听殿外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急忙把诏书往枕头下面塞,可是他还没有藏好,武则天就进来了。
“陛下,听说您要废了臣妾?”武则天故作镇定,实际上心里非常忐忑。她手无军权,又无权贵名门当靠山,全靠李治才能在朝堂之上占据一席之地,在后宫之中为主。
如今,若是李治一改往日的优柔寡断,突然挺起腰杆儿,寸步不让,命令侍卫把她推出去,打进冷宫,武则天可是一点儿办法也没有。
武则天一边用锐利的眼神盯着李治,一边暗暗告诉自己:“不能慌不能慌,一定不能示弱。”
李治没想到武则天这么快就接到了消息,一时间,他也想强硬一次,喝令武则天退下,可是不知为何,一看见武则天的眼神,他马上就打起了退堂鼓。
“这……”
李治一开口,武则天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儿。
“这……那……是……”支支吾吾半天,李治终于说了一声“是”,“我本来没有此意,都是上官仪让我这么做的。”他马上又补充道。
看到李治吞吞吐吐、犹豫羞愧的态度,又听到他的解释,武则天才稍稍舒了一口气。
“臣妾服侍陛下多年,自问并无过错,不知道哪里得罪了陛下,居然落得如此下场?”
武则天突然闯进来,李治已经不知所措,而今被她这样咄咄逼人地一问,李治像被当头打了一棒,更加头昏脑涨,慌乱中说出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原来,几天前武则天召道士进宫,于是就有人诬告她在后宫施展巫术,诅咒皇帝早死。
李治信以为真,勃然大怒,于是趁当夜上官仪在宫中值宿的机会,召他一起来商议对策。上官仪早就看不惯武则天插手军国大事,因此劝李治废后,收回大权,并且草拟了废后诏书。
事情的原委搞清楚了,但是武则天并没有就此罢休。
她知道,这样的事情能有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这一次幸亏有人通风报信,自己才能及时赶来阻止。
但下一次呢?如果下一次没人通报消息,那自己随时都有被废黜的危险。因此,为了防止风波再起,她决定今天晚上趁热打铁,杜绝后患。
“臣妾有今日,全仗陛下恩宠,若无陛下,臣妾岂能立足于宫中?陛下对臣妾如此恩宠,臣妾报答都来不及,又怎么会忘恩负义和道士勾结,诅咒陛下呢?至于上官仪,他只不过是想借机将臣妾废黜,自己独揽大权罢了。”
皇帝的权力通常是至高无上的,可现实中有时却不是这么回事。皇帝要通过大臣来治理天下,而大臣的权力大了,尤其是宰相的权力大了,很有可能凌驾于皇权之上。从秦始皇开始,皇帝与丞相(或者叫宰相)的权力关系就非常微妙和敏感。
所以,武则天的话犹如当头棒喝,让李治心里犯了嘀咕:“是啊,皇后代朕治理天下虽说是惹一些人非议,但她毕竟是朕的皇后啊。朕不相信自己的皇后,却要把她的权力收回来交给一个臣子,实在是不明智……”
武则天见李治面露犹疑之色,便进一步说道:“为了避免有人以后再从中挑拨,臣妾斗胆提议,请求以后日夜陪在陛下左右,与陛下一起临朝听政。”
皇帝与皇后共同临朝听政,这可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这岂不是让群臣们笑话?一听武则天这样提议,李治面露难色,不知如何作答。
武则天紧接着又说:“陛下难道是怕上官仪不同意吗?”
这句话算是将了李治一军,李治心想:“我才是一国之君,这江山是我的江山,我怎么会怕上官仪呢?况且皇后辅助我处理国政已经好几年了,不仅无过反而有功。皇后如果与我一同临朝,既可以有效地帮我处理政事,又可以制衡大臣,何乐而不为?”
“就依皇后之言!”
从此以后,李治每次上朝“办公”,武则天都在御座后垂帘而坐,大小政事她都参与决策,再也没有人敢当着她的面提废后了。因为是皇帝与皇后共同临朝听政,所以当时的人把这种局面叫“二圣临朝”。
武则天在面临如此大的危机时,急而不乱,迅速找到对策,步步为营,不仅成功将劣势扭转,而且借势而上,获取了更大的权力和威势,为自己的女皇之路做好了铺垫。
“二圣临朝”的局面一直持续到683年农历十二月,就在这个月,李治驾崩了。女皇之路上没有了这块最大的绊脚石,武则天预谋篡权的举动更加明显了,不断搞出大动作。
她先是碍于李治的遗命,立她的三儿子李显为帝,但只两个月就把李显废掉并幽禁了起来。
没过多久她又立她的四儿子李旦为帝,这次武则天没有马上废掉李旦,而是把他幽禁在宫中,使他在宫里的活动都不得自由,而她自己却出面代理皇帝职权。
这样全权代理皇帝职权七年后,武则天感到力量已经积蓄完毕,于是废掉了李旦,自称圣神皇帝,向天下万民宣布改国号为周。这样,武则天从普通官家女一路披荆斩棘,终于在六十六岁高龄时顺利“通关”,到达了权力的顶峰。
从此以后,关于武则天的故事和传说越来越多,对她的争论也从未停止。因为放眼整个中国历史,皇帝至尊的宝座,除了她没有第二个女性坐上过,她也像一个谜一样让人难以捉摸。
- 元朝是历史上最黑暗的王朝?元朝建国后如何统治中原地区?
- 蒙古帝国扩张的版图有多大?蒙古帝国为什么取国号为“元”?
- 宋高宗是个怎样的人?宋高宗为什么要杀岳飞?
- 金国和宋军共灭辽后,为什么金国要反攻大宋?
- “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女真金国的战力究竟有多厉害?
- 澶渊之盟是怎么发生的?澶渊之盟代表了北宋怎样的外交立场?
- 宋辽战争宋军为何一败再败,从主动进攻走向了战略防御?
- 王安石变法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王安石变法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 北宋是历史上最富裕的朝代,为什么也会出现社会危机?
- 宋朝为什么被后人称为弱宋?大宋的尚武精神为何流失?
- 赵匡胤:“我当皇帝是被你们逼的”,赵匡胤称帝是被逼迫的吗?
- 五代十国持续了多久?一共有多少个皇帝?
- 大唐的文化、科技发展如何?大唐有哪些世界之最?
- 唐朝的外交有多厉害?大唐对各国的外交政策如何?
- 隋唐通过什么措施促进经济大繁荣?隋唐的商业构造是怎么样的?
- 三省六部是指哪三省、哪六部?三省六部的职责是如何分工的?
-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大唐到底有多繁荣?
- 隋炀帝杨广修运河是为了去扬州玩?李建成真的是花花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