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花落,李花开 ——太原起兵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08-12 属于: 通俗讲史

一个帝国的建立,从废旧立新开始,本来就是一件极其艰难的事,不仅有内忧,还会遇到外患,只有具有非凡智慧的头脑才能搞定。不过,唯有经历内忧外患的磨难才能成就一代帝王,也唯有具备一代帝王资质的人才能渡过这样的磨难。

太原留守府内,李渊手里拿着圣旨,来来回回,不停地踱步。在他两旁站满了文武官员,一个个低着头,沉默不语。只有两员武将瞪着眼睛,观察着李渊的每一个表情变化。这两员武将一个叫王威,一个叫高君雅,他们是隋炀帝杨广安插在李渊身边的眼线。

李渊突然停住了脚步:“你们倒是说说,我该不该去江都啊?”原来,隋炀帝在圣旨中斥责李渊没有能抵抗住突厥的进犯,要他去江都述职。

一个文官说道:“听说有方士 对陛下说,李氏将为天子,宜尽诛天下李姓。因为这句话,陛下就怀疑会有姓李的人造反,杀了好多李姓大臣。如今局面纷扰,陛下难免对您起疑,此时您去江都,怕是凶多吉少啊!”

王威连连摆手:“此事纯属子虚乌有,陛下岂会因为方士的胡言乱语而降罪留守大人。”

高君雅也说:“是啊,陛下的旨意不能违抗。您若是不去,不是反而让陛下疑心吗?”

李渊面色沉静,一言不发,旁人都看不出他的想法。

就在这时,外面有人大声说道:“父亲,万万去不得!”随着话音落下,一位青年将军大步走了进来。此人生得仪表堂堂,身形矫健,英俊而不失勇武。他是李渊的第二个儿子,名叫李世民

李世民凑到李渊耳边,低声说道:“父亲,难道您忘记晋阳宫之事了吗?”

李渊听到“晋阳宫”三个字,顿时脸色大变,对着众人道:“陛下召见,江都我是要去的。只是我近来身体不适,容过两天再议吧!”

王威和高君雅闻言,脸色一僵。他们心说:“李渊啊李渊,你敢违抗圣旨,这显然就是有了反心,那就休怪我们对你不客气了。”

为什么李世民一提到“晋阳宫”三字,李渊就如此惊慌呢?原来晋阳宫是隋炀帝巡察太原的时候修建的行宫,李渊却在这里干了一件隐秘的事。

目睹杨广的统治日渐暴虐,李世民曾经劝父亲李渊起兵反隋。李渊一开始非常反对,甚至想告发李世民。随着时势变化,李渊后来虽然有了起兵之心,但却没有下定决心,还对李世民说:“如果我们家破人亡,都是因为你;如果事情成功了,也是因为你。”

李世民为逼父亲尽早起兵反隋,就与晋阳宫副监裴寂一起给自己的父亲设下了一个圈套:一次,裴寂邀请李渊到晋阳宫监驻守地赴宴,两人都喝醉了酒。谁知第二天醒来时,李渊发现自己竟然睡在晋阳宫的寝殿之中,身旁还有宫中的侍女。这可把他吓坏了,如此滔天之罪,是要被杀头的。

看着父亲因这一意外而惶惶不可终日的样子,李世民趁机进言:“事已至此,不能坐以待毙。如今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正是夺取天下的大好时机,父亲您千万不要错过!”

李渊心里明白,这是李世民设下的圈套,逼着自己谋反起事。他思索良久,觉得时机并不成熟,于是故作愤怒:“你这是在陷为父于不义!起兵之事,休得再提!不然我把你绑上送官,请陛下治罪!”

李渊表面上责备李世民,其实他心里早有打算。他看到全国各地接二连三的起义,知道隋朝气数已尽。如今天下形势剧变,李世民又提到晋阳宫之事,李渊心想:看来确实要有所动作了。

没过多久,隋炀帝又一次准备讨伐高句丽的消息传来。李渊就让人发布了伪造的征兵令,说太原等地二十岁以上、五十岁以下的人,必须全部当兵出征,这一下闹得人心惶惶的。

后来,起兵反隋的刘武周占据了晋阳北面的汾阳宫,李渊就以镇压起义为名,命李世民等人到各地招募新兵。招兵之事进行得很顺利,李世民仅仅用了十天时间就招募了近一万名新兵。

这一天,李渊正在校场上看新兵训练。一个士兵跑了过来:“王威、高君雅两位大人请您去晋阳宫中议事。”

晋阳一个名叫刘世的地方官吏在此之前就曾向李渊告密,称王威和高君雅是隋炀帝派到太原监视李渊的眼线。李渊心想:“我若是不去,会让这两人产生怀疑。”于是他做了一番安排,然后带着两个随从就去了晋阳宫。

李渊走进晋阳宫,王威和高君雅就迎了出来,然后一左一后,把李渊夹在中间,一起进了正堂。

“两位大人,有话请讲,我还有要事要办。”

高君雅皮笑肉不笑:“您急什么?”

就在这时,有一名官员急匆匆从外而入。

王威和高君雅都是一愣:“这里已经被我们包围了,他是怎么进来的?”

官员走到李渊近前,大声说道:“启禀大人,属下接到密报,说城中有官员勾结突厥。”

“啊,竟有此事?”

官员把一封密函交给了李渊。李渊看罢,脸色一变:“王威、高君雅,你们竟敢勾结突厥,图谋攻占我太原城!”

王威和高君雅先是一惊,但上镇定下来:“李大人,这是有人设局陷害我等!”

李渊一斜眼:“哼!此事真假难辨,为防万一,得委屈二位了。来人,把王威、高君雅给我拿下!”一队士兵立即从门外闯了进来,站到了王威和高君雅的身后。

就在这时,两人突然一齐仰天大笑。

“哈哈哈,李渊啊李渊,别在我们面前演戏了,想要谋反的人,是你!这里都是我们的人,今天就是你李渊的死期!把李渊给我拿下!”

然后他们身后的士兵无动于衷,王威和高君雅又是一愣。

这时,李世民大步从外面走来:“你们还等什么?快把反贼拿下。”

“遵命!”士兵们一拥而上,把王威和高君雅抓了起来。

后来,李渊以私通突厥的罪名把王威和高君雅处死了。李渊怎么会给他们俩定这个罪名的呢?

说来事情也真凑巧,把王威和高君雅抓起来的第三天,李渊和李世民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划起义,突然接到探马来报:“启禀大人,数万突厥大军朝我们太原城杀来了!”

“啊?”李渊父子顿时脸色大变。此时的太原城内,新兵还没训练好,老兵数量也不多,怎么能够抵御住突厥的数万狼之师呢?

李渊马上召集众将,商议抗敌之策:“突厥兵马初到,立足未稳,谁愿领兵出城,先去挫挫敌军的锐气?”

将军王康达上前说道:“末将愿率本部人马,出城迎战突厥!”

“好!突厥人来势汹汹,王将军要小心。”

王康达率领人马,出城应敌。李世民不放心,登上城头观战。他见突厥先锋部队兵马精壮,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不用说突厥这次来了数万人马,就这几千人的先锋部队冲进城来,我们也难以应付啊。”

此时的太原城下,王康达已一马当先,率军冲向了突厥的阵地。

不料突厥人马竟然严阵不动,眼看王康达的人马距离突厥阵地还有三百步的时候,突厥骑兵突然打起了黑旗,从东西两翼向王康达的军队包抄了过来。

随着一片喊杀之声,两军短兵相接,厮杀在了一起。

突厥骑兵速度奇快,不一会儿工夫就形成了一个包围圈,完全围住了王康达的部队。

王康达见状,扬刀大喊:“快撤退!”他拨马转身,向后突围。

突厥人马怎会轻易放他回去啊!一支数百人的突厥骑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进了包围圈,他们个个如猛虎下山一般,挥刀朝着王康达的败兵砍杀冲撞。马嘶血溅之下,王康达的兵将们发出了一片片凄厉的哀号声。不到半个时辰,包括王康达在内,千余人马被突厥人全部杀光。

李世民站在城头,目睹了刚才那一幕屠杀,不由得心头一颤。他用余光望到身旁面露惧色的士兵,心想:“将士们心中产生了惧意,还如何对敌啊?必须马上振奋士气!”

就在这时,突厥骑兵朝着太原城杀了过来。

眼见突厥骑兵到了城下,李世民剑眉微扬,黑亮的双眸中透出了凛凛的光。他从身后抽过雕弓,搭上羽箭,一箭射了出去,正中一名突厥头目的前胸。那头目闷哼一声,从马上栽了下去。

突厥骑兵吃了一惊,他们还没弄明白怎么回事,就听见数声惨叫,又有三名头目中箭落马。

顿时,突厥战阵一片大乱。而太原城头的士兵在李世民的鼓舞下,士气大振。他们一边呼喊着,一边弯弓搭箭,瞄准突厥人,万箭齐发。

突厥部队开始掉头往后撤。眼见敌军退去,李世民才长出了一口气,但马上他就看到山坳那边烟尘滚滚。他想道:“这必是突厥主力正在驰来,敌人势大,不能力敌,看来只能智取了。”

半天之后,突厥大军在统帅叶护 的带领下,来到了太原城下。叶护得到禀报,说太原城里有一位将军箭法如神,一连射杀了四名头目。叶护心想:“我今天就要会会这位神射手,看他如何厉害!”

叶护刚到城下,就听“吱呀呀”一声响,太原城门打开了。他大喝一声:“敌人要出击了,准备迎战!”

突厥兵擂起了战鼓,鼓声隆隆,数万大军严阵以待。可是等了半天,也不见太原城里有人出来。

一个突厥头目说道:“他们这是要献城投降吗?怎么也不派个人出来?叶护,让我率军冲进去,杀他个片甲不留!”

叶护一摆手:“慢着!中原人的兵法上说,‘虚则实之,实则虚之’!现在他们大开城门,明显是故意引我们入城,城中必有埋伏,再观察观察。”

但是,直到夜色朦胧,对方都没有什么新的动静,太原城门又“吱呀呀”地关上了。这好像是在说:“你不进来呀,那咱们明天再说吧!”

第二天一早,一个突厥头目说:“叶护,我们不能再等了。你就让我带三千骑兵攻城,探探敌人的虚实。”

叶护点点头:“也好。”

就在这时,一名骑兵从后面奔了过来:“启禀叶护,我们后方出现了数万隋军,他们正朝我们杀过来。”

“呀——”叶护气得捶胸顿足,“李渊真是太狡猾了,之前给我摆空城计,原来是在等援军!”

“援军怕什么?咱们数万人马,四面攻城,就不信拿不下太原城!”

“太原城深沟坚垒,固若金汤,李渊粮草充足,现在隋朝又派来了援兵。这隋朝国土有多广大,人力物力就有多充足,来了第一批就有第二批。我们的军队都是骑兵,本来就不擅攻城,再跟他们这么耗下去,我们有什么便宜可占啊。本来想杀过来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将这太原城洗劫一空,可万万没想到,他们的反应如此之快。还不快撤!”就这样,叶护领着突厥骑兵在城外抢掠了两天,从原路撤退了。

杨花落,李花开 ——太原起兵

大隋王朝真的派兵来支援太原城吗?当然不是,这一切都是李世民设下的计策。李世民打退了突厥的先锋部队之后,就派了大批新兵出城,绕到突厥军队的后面埋伏起来。到了清晨时分,这一大批新兵就假装成援兵,口中大喊着“杀啊”向突厥军队冲了过去。就是这样虚张声势的喊声,却吓退了突厥大军。

正当李渊和众将庆祝胜利的时候,李世民却说:“纸里包不住火,突厥人迟早会知道他们中计了,到时他们若是卷土重来,我们依然无力抵抗。”

李渊看着李世民,像是要从他的表情当中捕捉什么:“那依你之见,该当如何?”

“儿臣认为,可以暂时与突厥修好。”

“如今敌强我弱,突厥怎会轻易议和?”

“突厥每次南下并不为攻城略地,而是为了劫掠财物。只要我们肯忍一时之气,多送财宝给突厥,他们定会同意议和。”

此言一出,众将一片哗然:“我们堂堂大隋上邦,岂能向番邦示弱啊!”

“就是!这是耻辱啊,万万不可!”

李世民见状,提高音量说道:“事到如今,还有更好的办法吗?大丈夫能屈能伸,当年勾践卧薪尝胆,何尝不是忍辱负重?今天我们许诺一些财宝,不但能化解我们的后顾之忧,或许还能联合突厥这一强援。今日所失,他日定让突厥十倍偿还!”

李世民的话打动了李渊和在场的众将,李渊当即就派人带着自己的亲笔书信与突厥议和。李渊在信中表示,希望与突厥结盟。如果突厥能出兵一起南下作战,希望他们不要侵扰百姓。征伐所得的百姓和财宝,都归突厥。突厥同意了结盟。

在这之后不久,李渊又派人出使突厥,请求突厥派出援兵并承诺:如果攻入京师,百姓、土地归自己,财宝归突厥。突厥的首领始毕可汗大喜,当即答应与李渊结成同盟。他先是卖给李渊一千匹良马,后来又派出五百骑兵和两千匹马,跟随李渊,一同反隋。

617年夏,李渊正式宣布起兵。他统率三万兵马,由太原向长安进发,一路上赈济贫苦百姓,抚慰各类归顺人员,每天都有成百上千人加入李渊的军队。兵临长安城下之时,李渊已经募集了二十多万雄兵。十一月,李渊攻克长安。

618年,也就是李渊起兵的第二年,李渊登上帝位,建立大唐王朝,史称唐高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