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坑人的“队友”——土木堡之变
现在有一个网络用词叫作“猪队友”,专门指那些能力差拖后腿、坑害自己伙伴的人,这个词用在古代的一个人身上是再合适不过了。这个人不懂装懂、好大喜功,挖了个大坑,不光让自己掉了进去,还害得当朝皇帝也变成了俘虏,甚至差点儿断送了整个大明王朝。
1449年刚开春,又到了蒙古草原瓦剌部向明朝进贡骏马的时节。
瓦剌使臣赶着一群马来到了北京城 [2] 。和往年不一样的是,这次朝廷并没有给出瓦剌要求的赏银数量,还降低了马价。
“为何如此对待我们?去转告你们的王振大人,让他给我们一个说法!”瓦剌使臣十分气愤地说。
这个王振是当朝大太监,为什么点名要他来解决此事?说起来,当时的瓦剌是明朝的藩属国,每年都会来北京进贡骏马,王振为了从中渔利,在给使臣们回礼时都会多多少少给他们一些好处,赏给他们多于使臣数量的赏赐也是常有的事。因此这次朝廷没按“常理”出牌,瓦剌使臣才会有此一说。
一个小太监慌里慌张地把瓦剌使臣闹事的事报奏给了王振,此时的王振正是皇帝身边的大红人,什么重要文件都得先由他过目。
“什么?荒唐!瓦剌明明只有两千多人来北京,却伸手要三千人的赏赐。这是一群强盗,反了他们了!”
“区区的番邦小国,不用给他们面子,轰出去了事!”
一向给瓦剌很大面子的王振这次竟然出口回绝了瓦剌使臣,这话说出来不要紧,虽是一时显扬了威风,却惹出了滔天大祸。
七月,瓦剌军队便以进贡使者受辱为由,开始进攻明朝的北方边境。
一封封战报载着一个个坏消息快马加鞭地送到王振手里,王振不忧反喜,心想:“故意触怒使臣之计果然成功。我久居宫中,想要驰骋疆场建立绝世奇功,青史留名,在平时是万万不可能的,现如今机会终于来了。”他竟然哈哈大笑起来:“我王振立大功的时候到了。”
王振连忙拜见皇帝,给皇帝挖了个超级大坑——让皇帝御驾亲征。
“陛下不必惊慌,微臣在两天之内可以集结二十万兵马。到时候您御驾亲征,定能将瓦剌人杀个片甲不留。”
这话一出,朝堂之上顿时炸开了锅,大臣们纷纷指责王振荒唐。
当时在位的是二十多岁的明英宗朱祁镇,亲征之计非但没让他生气,反而勾起了他的好奇心。
“朕听说瓦剌兵强马壮,为何先生却劝我御驾亲征?这其中的风险,你可知晓?”
“陛下,我们大明兵多将广、财力雄厚,这是瓦剌边远藩国远远不能及的。此次御驾亲征定能取胜,这是您青史留名、立威天下、震慑藩国的绝好机会啊!”
王振进宫之前是个读书人,因为屡考不中就进宫当了太监。那个时候,读过书的太监可不多,很快他就得到了当时的皇帝明宣宗朱瞻基的信任,任命他去东宫服侍还是太子的朱祁镇。可以说,明英宗是由王振陪着长大的,朱祁镇对他十分依赖和信任,以“先生”称呼他。因此,听了他的这番言论,年轻的皇帝竟觉得可行。
两天以后,不顾粮草、兵马等各方面准备不充分的实际情况,明朝集结了二十多万兵马,并对外号称五十万,出发迎战瓦剌军队。
八月一日,明朝大军来到山西大同。精明干练的瓦剌太师也先骑马立在山顶,从山顶往大同城里望去,只见城里城外旌旗招展,布满了明兵。
也先见状,立即挥手示意瓦剌大军撤退。
王振听闻此消息,乐不可支:“哈哈哈!也先这是怕了!可不能让他们跑了,给我追!”毫无领兵作战经验的王振信心满满地下达了命令。
明朝大军紧急集合,急追瓦剌军。一路探子不断报告前方战况,传来的都是好消息。此后,探子有几天却突然中断了联络,再来报告消息的时候,王振大吃一惊。
“王大人,不得了啦!我们的先锋部队中了瓦剌军的埋伏,全部战死。”
“什么?!”
王振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他这才明白之前也先的逃跑竟是一个假动作,就是为了诱明军深入。他愣了半天,转身朝皇帝的车驾跑去。青史留名的梦想虽然丰满,可是此时的危险现实却十分骨感,王振心想:为今之计,走为上策。
于是他赶紧将战败情况通报给皇帝,二人一拍即合,决定立即撤退。于是,明朝大军踏上了回京的旅程。
“明朝大军才败了一仗就撤退了,视战争竟如儿戏?”也先十分纳闷儿,“这是真逃跑,还是像我一样诱敌深入呢?跟在他们后面,看看他们在搞什么。”
瓦剌大军一路悄悄尾随。
回京路上的明朝军队一会儿往东,一会儿往西,不但瓦剌大军摸不着头脑,就连大明的皇帝都搞不清楚状况。他撩开帘子,招呼王振:“先生,咱们这是去哪里啊?”
“陛下,咱别着急回北京,先去我老家蔚州(Yù zhōu)(今河北蔚县)转转,让我的父老乡亲感受一下陛下的气派。”
王振这个回答真可谓千古一绝,古往今来,恐怕还找不出第二个在兵败而退的路上竟然建议皇帝改道去巡游的人。更可怕的是,这个滑稽的建议竟然被明英宗采纳了。
于是,数十万大军竟然集体转向,往王振老家蔚州进发。
且说大军走到蔚州境内后,王振竟然又改主意了。他发现大军前进途中踩坏了很多成熟的庄稼,心想:“我带着皇帝回乡是要显扬面子的,要是把百姓的庄稼都糟蹋了,我不但不能扬名,恐怕还得挨骂,如此一来,不如不回。”于是,大军又掉转方向了。
明朝大军这边走走,那边停停,毫无章法,看得也先纳闷不已,决定不再继续观察,而是直接攻打过去。
瓦剌一发动攻击,王振顿时傻了眼,他万万没想到敌人就跟在自己的屁股后面。他忙派出三万人去抵抗,大部队继续往居庸关方向撤退,可怜这三万人成了瓦剌十万大军的刀下之鬼。
如果明军马不停蹄一路狂奔,撤到居庸关内,瓦剌骑兵短时间攻不下来,可能就会打道回府。可是,馊主意永远出不完的王振再次坑了大家一把。
明朝大军到了一个叫土木堡的地方,眼看着居庸关已经不远了,王振居然下了一道愚蠢至极的命令:“停止进军!”
王振为什么让军队停下来?原因很简单,他发现还有千余辆辎重(zī zhòng) [3] 没跟上来:“我们得等他们。”
“什么!瓦剌大军的弯刀顷刻就到眼前,我们却停下来等那些无关紧要的辎重!”全军将士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
可是明英宗只听王振的。
没有悬念,明朝大军这一停,等来的不是那些辎重车,而是凶悍的瓦剌骑兵。王振无奈,马上下令:“就地扎营,抵挡敌兵。”可此时,问题来了——土木堡地势高峻,没有水!士兵们挖了好几米,都不见半滴水。
人可以一星期不吃饭,但是三天不喝水基本就会没命。离这里最近的水源已被敌军占领,形势十分危急。
八月十五日中午,大明的将士们渴得几乎站立不住,人人东倒西歪,眼看就要失去战斗力了。就在这时,也先派使者前来,名为谈和,实是诈降,为的是让明军彻底放松警惕,但王振却信以为真:“太好了,全军出动,往河边补水!”
超级“猪队友”“作死小能手”王振这次的命令,直接要了大家的性命。
一到水边,“呼啦”一下,士兵们纷纷跳进水里,想喝个痛快。
就在此时,只听得耳边一阵呼哨,瓦剌的骑兵突然杀了出来,他们挥舞弯刀,如入无人之境。这哪里是战场,分明是屠宰场。
中秋佳节本是一家团圆的日子,可是这一天,却有成千上万颗跳动的心脏集体被停跳,成千上万个家庭的团圆梦破灭了。明朝士兵的血水浇灌了土木堡,将这里变成了一座难以被忘却的千年坟场。
士兵死了!大臣死了!皇帝呢?被瓦剌士兵生擒活捉,成了俘虏。
侥幸逃脱的士兵除了绝望和恐惧之外,剩下的全是愤怒。大将樊忠拨开人群抓到了混在小太监群里逃命的王振,大呼一声“我为天下诛此贼!”一刀杀了王振。
历史上将这场战斗称为“土木堡之变”。之后,瓦剌大军的屠刀直指北京,甚至整个大明王朝危在旦夕。后来,要不是于谦打赢了北京保卫战,明英宗就有可能步宋徽宗的后尘,大明王朝有可能就像南宋一样失去北方的土地。由此看来,这个坑了明英宗和整个大明王朝的王振真是死不足惜。
当决定大局的人愚不可及时,历史就如一场儿戏,这不禁让人唏嘘。
- 元朝是历史上最黑暗的王朝?元朝建国后如何统治中原地区?
- 蒙古帝国扩张的版图有多大?蒙古帝国为什么取国号为“元”?
- 宋高宗是个怎样的人?宋高宗为什么要杀岳飞?
- 金国和宋军共灭辽后,为什么金国要反攻大宋?
- “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女真金国的战力究竟有多厉害?
- 澶渊之盟是怎么发生的?澶渊之盟代表了北宋怎样的外交立场?
- 宋辽战争宋军为何一败再败,从主动进攻走向了战略防御?
- 王安石变法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王安石变法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 北宋是历史上最富裕的朝代,为什么也会出现社会危机?
- 宋朝为什么被后人称为弱宋?大宋的尚武精神为何流失?
- 赵匡胤:“我当皇帝是被你们逼的”,赵匡胤称帝是被逼迫的吗?
- 五代十国持续了多久?一共有多少个皇帝?
- 大唐的文化、科技发展如何?大唐有哪些世界之最?
- 唐朝的外交有多厉害?大唐对各国的外交政策如何?
- 隋唐通过什么措施促进经济大繁荣?隋唐的商业构造是怎么样的?
- 三省六部是指哪三省、哪六部?三省六部的职责是如何分工的?
-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大唐到底有多繁荣?
- 隋炀帝杨广修运河是为了去扬州玩?李建成真的是花花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