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中国的老外 ——马可·波罗游记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08-12 属于: 通俗讲史

大元帝国疆域辽阔,它的都城元大都(也就是今天的北京)更是个国际大都会,许多外国人慕名而来,有法兰西人、德意志人、意大利人……其中有一位在历史上很有名的意大利人,叫可·波罗。而让他成为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名人的,是一本记载他在大元帝国见闻的书——《马可·波罗游记》。

据《马可·波罗游记》的记载,1275年,二十一岁的马可·波罗,经过四年的长途跋涉,来到了元大都。

元大都的郊区,有许多为接待远来的客商而建的大馆舍。这些大馆舍里,有的住着法兰西人,有的住着德意志人……马可·波罗抵达元大都之后,就住在意大利人的大馆舍。

马可·波罗为什么要来元大都呢?

八九年前,马可·波罗的父亲和叔叔来元大都经商。忽必烈召见了他们,并请他们回去后将他的想法传达给罗马教皇,请罗马教皇派人来传教。马可·波罗这次来元大都,就是要觐见忽必烈,送上罗马教皇的书信,以及从耶路撒冷取来的圣油,感谢忽必烈的好意。

忽必烈很高兴马可·波罗能来到元大都,他在皇宫里举办了盛大的欢迎仪式。

马可·波罗一到皇宫就被皇宫的奢华气派惊呆了!所有的大殿、房间都装饰着栩栩如生的镀金雕,有些房间的墙壁上,还画着全副武装的战士激烈战斗的场面,就连屋顶也装饰得金碧辉煌。最让马可·波罗吃惊的是,所有房间的窗户上都装饰着像水晶一样五颜六色的东西——玻璃!要知道,在当时的西方,玻璃可是十分稀少的贵重物品,而在元大都的皇宫里,竟然在所有的房间都装饰着玻璃,这种景象对马可·波罗来说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

马可·波罗在元大都住下了,随着时间推移,马可·波罗对元大都了解得越来越多,他对元大都的惊叹有增无减。

据《马可·波罗游记》记载,在当时的皇宫里,有三个大广场:第一座广场周长二十多里,周围有一圈高墙,马可·波罗没有进去过,不知道广场中央是什么。

第二座广场周长十五六里,中央有一排巨大的军械库,其中贮藏着武器、铠甲、缰绳、马鞍。

第三座广场周长四五里,中间的房间里,贮藏的全是忽必烈的衣服和日常用品。

连皇宫里的广场都那么大,整个元大都能有多大呢?

按照《马可·波罗游记》里的说法,元大都周长九十多里,四面都有城墙。城墙至少有八米厚。不过,城墙并不是上下都这么厚,它越往上越薄,但最薄的地方也有一米多厚。在城墙的顶端,是一圈城垛,跟长城上的城垛子一样,但是元大都的城垛是白色的。

元大都的大街,基本上都是直线,街道几乎全是直达城墙根。从空中俯瞰,整个城市就如同一个四四方方的大棋盘。

元大都的最中央,是一座巍峨的高楼,楼顶是一口巨大的铜钟。每天傍晚,铜钟会响三下,第三声钟声响罢,所有人就不得随意上街了,因为实行宵禁了。

马可·波罗本身是个商人,所以他对中国的商业很感兴趣。居住在元大都期间,马可·波罗经常去集市,在《马可·波罗游记》当中,他这样写道:“世界各地最稀奇、最有价值的东西,也都会集中到这个城市里,尤其是印度的商品,如宝石、珍珠、药材和香料……仅仅用马车和驴车运送到这里的生丝,每天就有几千车。”

那么,元朝用什么来买东西呢?我们平时看到许多历史影视剧,好像古代的人买东西都是用银子,其实并不准确。说出来令人难以置信,元朝和现在的我们一样,用的是纸币。马可·波罗说,他去过元大都的造币厂。元朝的纸币,都是用桑树皮做成的纸造的,上面盖着大汗的御印。只要生活在元帝国的范围内,纸币都是有效的。

除了纸币,马可·波罗还见到了另一件有意思的东西——眼镜。元朝人竟然已经开始用眼镜了,是不是很神奇呢?

游遍中国的老外 ——马可·波罗游记

根据《马可·波罗游记》的记载,马可·波罗当时停留在元大都的时间并没有多久,因为他精通多国语言,很有政治才干,忽必烈还派他做过地方官。有一次,忽必烈甚至把他派到了遥远的云南。马可·波罗在中国住了十七年,直到1295年才回到了他的祖国。

马可·波罗回国之后,经过他口述,有人把他在中国所有的经历,整理为《马可·波罗游记》。对当时的西方人来说,《马可·波罗游记》中的记载如同天方夜谭,令人难以置信,引人遐想:神秘的东方真的有一个如此美轮美奂、如此强大的国家吗?据说,后来的著名航海家哥伦布就非常喜欢《马可·波罗游记》,正是这本书点燃了他探索世界的梦想。他出去航海,最终发现了新大陆。当然,也有很多人觉得马可·波罗就是吹皮,因为他的这本游记当中很多信息是经不起推敲的。马可·波罗临终之前,就有一个朋友对他说:“你跟我说句实话,你是不是吹牛了?你只要说了实话,你就能得到上帝的宽恕,进入天堂。”可是马可·波罗信誓旦旦地说:“亲爱的朋友,我书里所记载的,还不及我见闻的一半!”

为什么那么多人都觉得马可·波罗在说大话?为什么那么多人都觉得马可·波罗根本没到过中国呢?那是因为书中的漏洞太多了!比如马可·波罗说元大都有十二个城门,实际上城门是十一个;再比如说马可·波罗说卢沟桥有二十四个桥拱,实际上卢沟桥只有十一个桥拱。为什么他说有二十四个桥拱呢?大概是化用了杜牧的那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但也有人认为,马可·波罗真的到过中国,游记中的这些谬误,是因为马可·波罗是个商人,对有些事情没有兴趣,观察不仔细,而那些跟商业相关的见闻,比如他对元朝的财政、纸币的记录,就与文献记载是高度吻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