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头蛇与多头蛇的较量 ——忽必烈与阿里不哥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08-12 属于: 通俗讲史

据说,成吉思汗曾经给他的孩子们讲过一个故事:寒冷的冬天,一条多头想钻进地洞御寒,但每个头都抢着钻洞,互不相让,结果,这条多头蛇进不了洞,没多久,它就冻死在洞外。而另一条一头蛇,却顺利进洞,躲过了严酷的寒冬。成吉思汗的子孙,便真真实实地演绎了一场多头蛇和一头蛇的故事。

1259年初冬,鄂州 城外寒风呼啸,偶尔传来几声寒鸦鸣泣之声。蒙古大军挥师南下,扎营在此,意图攻下南宋

蒙古军大营里,主帅忽必烈正在帐内谋划行军路线,突然有人进帐传话,说有两名使者求见。忽必烈命人将使者请入账内,得知他们是受忽必烈的妻子之命而来。

“殿下,王妃让我们转告您,不久前,阿里不哥派人到漠南征兵。”

“征兵?”忽必烈皱了一下眉头。

“殿下,王妃还说:大的头被砍断了,小鱼里除了阿里不哥就是殿下,请殿下赶紧赶回去。”

忽必烈脸色一变,猛地站了起来,王妃的意思再明显不过,看来,阿里不哥征兵,是要与他抢夺汗位。

原来,成吉思汗去世后,蒙古先后换了几任大汗。几个月前,大汗蒙哥率军进攻南宋,他命忽必烈与他分头攻宋,命阿里不哥留守漠北大本营。开战不久,蒙哥却在军中去世。他生前没有指定汗位继承人,因此去世之后,汗位一直空着。忽必烈和阿里不哥,都是蒙哥的弟弟,也是最有可能继承汗位的人选。虽是手足兄弟,但面对高悬的汗位,却没有一人愿意让步。

“没想到,这么快就要开始了。”忽必烈长叹一声,挥退使者,陷入沉思。

第二日,忽必烈便传出一条命令。但这条命令,并不是拔营北撤,而是挥师东进,进攻大宋国都临安。

鄂州在长江以南,蒙古军这个时候已经攻破了长江防线。如果忽必烈挥师东进,很快就能拿下临安城。因此,南宋君臣得此消息后大为惶恐,主动派人来议和。原本以为忽必烈攻势正猛,议和一事会颇费周折,但没想到的是,忽必烈竟然很快与南宋谈妥了议和条件,随后火速率军赶回燕京。

一头蛇与多头蛇的较量 ——忽必烈与阿里不哥

其实,忽必烈是故意放出进攻临安的假消息迫使大宋议和的。因为他知道,只要达成议和他就可以缩短战争时间,尽快赶回燕京,还可以为蒙古获取利益,建立军功,让他在争夺汗位之时多上几分筹码,一举数得。

漠南一直由忽必烈管辖,而燕京就是漠南的中心。阿里不哥原以为,忽必烈被拖在前线,短时间内不可能返回,所以才派人到漠南征兵,趁机扩充军队,削弱忽必烈的实力。他万万没想到,忽必烈竟然这么快赶回了漠南。

忽必烈回到燕京后,迅速驱逐阿里不哥派来的征兵使者,遣散了阿里不哥强行征调的民兵。老百姓都想过太平日子,谁愿意到战场上送死?如此一来,老百姓一片欢呼纷纷拥护忽必烈。

随后,忽必烈以雷霆手段,抢先登上汗位,宣布阿里不哥是逆臣。阿里不哥闻讯大惊,紧跟着也在漠北自立为汗。如此一来,蒙古帝国就出现了两个大汗。

一山不容二,从1260年夏天开始,忽必烈与阿里不哥征战不休。在开战初期,阿里不哥的兵力占据优势,但阿里不哥此前几乎没有建立过军功,声望比较低,不得百姓拥护,后继乏力;而忽必烈南征北战,深得军心,更重要的是他迫使南宋缔结了和约,这可是天大的军功!因此,忽必烈越战越勇,势头逐渐压过阿里不哥。

1264年八月,阿里不哥战败,被迫投降,忽必烈在自己的军营里,举办了受降仪式。

按照蒙古人的习俗,罪人请罪时,必须身披门帘。当阿里不哥身披门帘,低垂着头,一步步挪到大帐里跪地谢罪时,原本决心惩罚他的忽必烈,却心软了:“无论如何,阿里不哥都是我的亲弟弟,我怎么忍心看他如此卑躬屈膝呀?”

有的官员见忽必烈面露不忍,纷纷进言劝和。

忽必烈沉默良久,见阿里不哥的眼神之中也有祈求之意,终于指了指不远处的一个空位道:“入座吧。”说着,他命令侍从拿走了阿里不哥肩头的门帘。

阿里不哥入座后,忽必烈又是久久不语。他拿起酒杯一杯又一杯地喝着奶酒,仿佛只有这样才能平息他心中纷乱的情绪。他回想起小时候二人一起纵马奔驰,一起弯弓射箭,一切恍若发生在昨天。突然,忽必烈想起了祖父成吉思汗当年讲过的故事:多头蛇想钻进地洞御寒,但每个头都争着钻洞,互不相让,最终只能冻死在洞外;而一头蛇,却顺利进洞,躲过了寒冬。他心下顿时豁然开朗:“兄弟同心,才能战胜困难,渡过艰险;若各自为政、互不相让,到头来,只能两败俱伤啊。”此时,忽必烈已经默默原谅了阿里不哥。

按照传统,第二天,宗室亲王对阿里不哥进行了集体审讯,最终,大家一致认为,阿里不哥是忽必烈的弟弟,同为成吉思汗的子孙,应该得到宽恕。

兄弟之间为了争夺皇位而骨肉相残的事很多,一般来说,往往是以你死我活为结局。阿里不哥与忽必烈打了四年,兵败之后还能保住性命,这在中国历史上可不多见。

蒙古帝国经过了三代人的西征,几乎覆盖整个欧亚大陆,最大的时候疆域广达三千三百万平方千米,占了世界土地面积的22%,也就是超过五分之一的面积。不过它不是一个严密的整体,而是被分成了好几个汗国。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争夺大汗之位的四年里,有的汗国支持忽必烈,有的支持阿里不哥。战争结束之后,虽然忽必烈抢到了汗位,但各个汗国基本上已经取得了事实上的独立。为了完成真正的统一,1271年,忽必烈以“大元”为国号,建立起了一个新的帝国,这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元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