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说了也不算 ——两宋君臣关系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08-12 属于: 通俗讲史

“伴君如伴”常用来形容古代君臣之间的关系,意思是说,位居朝堂是一件高风险的事情,皇帝就像一只大老虎,侍奉皇帝随时有被杀头的危险。但在两宋时期,君臣关系却相对和谐。宋朝皇帝不能个人独断,他们做什么决定都要和官员们商量。而官员们直言敢谏,而且不会因此受到惩罚。下面我们就来看三个君臣之间的小故事。

当着新皇哭旧帝

宋太祖赵匡胤喜欢热闹,时常在宫中设宴,款待群臣。

这一天,赵匡胤又在举办宴会,请百官开怀畅饮。就在大家把酒言欢的时候,中书舍人王著突然放声大哭:“世宗,世宗!你若在天有灵,就看看今天这天下竟是谁家的吧!”瞬间,宴会上的欢乐气氛荡然无存,大家同时僵住了,半晌没有出声。

世宗是后周世宗柴荣,他在世时南征北战,后周国势日强,可惜英年早逝,一统天下的大业未及完成。若他不死,天下极有可能是柴家的。但陈桥驿兵变之后,四海易帜,而今的天下已是赵家之天下。王著口口声声叫“世宗,世宗”,又问这是谁家的天下,让赵匡胤情何以堪?“哈哈哈……”赵匡胤放声大笑,打破了宴会上的尴尬,“王中书,你喝醉了。”

赵匡胤这样说,是想给王著找个台阶下,但王著偏偏不领情,闻言哭得更厉害了:“世宗当年为开创太平世界南征北战,唉,到头来,他一腔心血居然成全了你!”

王著为什么在大庭广众之下痛哭呢?原来早些年,王著和赵匡胤都是世宗的臣下。陈桥驿兵变之后,赵匡胤黄袍加身,封王著为中书舍人,让他专门负责起草诏书。王著虽为新朝效力,但一直怀念世宗,觉得赵匡胤的天下是偷来的。今天他大闹宴会,就是想借着酒,把心中的不满发泄出来。

听到王著的话,百官纷纷指责他胡言乱语,赵匡胤却丝毫不以为意,只是对侍从说道:“王中书醉了,你们先扶他下去。”

第二天,有人弹劾王著目无君王,狂妄无礼,奏请严惩。

赵匡胤却说:“朕与王著曾同在世宗手下为官,知道他的为人。他昨天只是喝多了才生事,你们不要小题大做。朕身为一国之君,难道还不能容忍一个为故主而哭的书生吗?”

于是,这件看似天大的事就这样被赵匡胤轻描淡写地解决了。

皇帝说了也不算

南宋第三位皇帝宋光宗赵惇在位的时候,有一年夏天下了一场雪。人们认为这是因为君王无道,上天才出现异象,以示警诫。于是,宋光宗下诏,让臣民上书,指出他的过失。

很快,一个名叫俞古的太学生便上了一道奏折,批评宋光宗吃喝游乐没有限度,听歌闻乐无休无止。

宋光宗虽然说允许臣民提意见,但他没想到,这个俞古居然如此大胆,出言无忌。他看完奏折,勃然大怒,一把把奏折摔在地上,对中书舍人莫叔光说:“莫中书,你上起草一道诏书,把俞古流放到荒城边郡,让地方官严加看管!”

莫叔光还没有来得及答话,朝堂之上就一片哗然,一名大臣说:“陛下,万万不可!”宋光宗一脸的怒气:“朕何至于像俞古所说的那般不堪!你们不要多言,朕定要严惩!”

那大臣又说:“言者无罪,乃本朝祖制,难道陛下连祖宗的规矩都不放在心上吗?”所谓祖制,指的是宋太祖赵匡胤定下的规矩——为君者应有为君的胸怀,绝不能乱杀擅杀,对上书言事者,尤其需要如此。

听了这个大臣的话,宋光宗沉默半晌,强忍怒气说:“莫中书,那你另起一道诏书,让俞古去听读吧。”

所谓听读就是把俞古送到朝廷开办的学校里,在官方的监护下读书。虽然这也是一种变相的监管,但跟流放比起来算是很轻的惩罚了。但宋光宗没想到,莫叔光居然拒绝执行这道命令。

“陛下,恕臣不能从命。何谓言者无罪?言事者可直言不讳,不必承受任何惩罚。若是打发俞古去听读,这依然有悖于祖制。”

另外几个大臣也附和起来:“陛下三思,此例一开,以后谁还敢上书言事?”

宋光宗虽然心里有气,但眼看着朝堂上一片反对之声,百官都不同意将俞古治罪,他也只好忍气吞声,最终作罢。

敢把皇帝当被告

北宋第四位皇帝宋仁宗赵祯在位期间,开封府尹曾经由范讽担任,这个职位相当于现在的首都市长。

有一天,一位老人找范讽告状,说半个月前一个禁军指挥使把他的儿媳带走了,至今音讯全无。老人今天来找范讽,就是想问问,大宋还有没有王法,为什么带人的时候没有说法,带走了毫无消息。

一听“禁军指挥使”这几个字,范讽心里咯噔一下。因为禁军指挥使只有皇帝才能指挥得动,这事十有八九与宋仁宗脱不了干系。

谁敢去招惹皇帝?一般的官遇到这样的案子躲都来不及,但是范讽不怕,他当即备车出府,直奔皇宫而去。

进了皇宫,他一见到宋仁宗,就问道:“陛下,臣今日接了一个案子,一位老人说他的儿媳被带到了宫里,陛下可知此事?”

宋仁宗支支吾吾了半晌才说道:“十几天前,宫中是来了一个女子,或许……就是她吧。”原来,宋仁宗有一次出宫的时候见到了一女子,看那女子貌美,便命人把她带进了后宫

范讽一听,顿时生起气来:“陛下,那个女子已有夫家,此事若传出去,陛下还有何面目见天下人?”

皇帝说了也不算 ——两宋君臣关系

宋仁宗好像也挺冤枉的:“朕也不知道她已有婚配,既然此事另有隐情,你就把她带走吧。”

皇帝都认错了,这事该了结了吧?可范讽还是不答应,紧接着又提出了一个要求:“陛下,臣以为,此事不可悄然了事,否则必然会传出许多闲话。陛下应该召集群臣,当众放还那女子,唯有光明正大,方可堵住悠悠众口。”

范讽这话的意思是,既然陛下您是无心之过,就应该堂堂正正地认错,若是悄无声息放人,民间不定会生出什么谣言。

宋仁宗仔细琢磨了一番,觉得范讽所言甚为有理,于是听从了他的意见,随即召集百官,当众放那女子出了宫。

通过这三个故事可以看出,宋代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君臣平等的新君臣关系。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非常有自信心和包容心,他认为必须宽待臣下,允许臣子发声,那种闭目塞听、动不动就又打又杀的做法绝非聪明之举。更为可贵的是,赵匡胤把这个想法作为基本制度确定下来,这就为大宋营造相对开明的政治氛围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