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弓射下来的和平 ——澶渊之盟
宋辽之间几乎年年兵戎相见,两者边境也因此从未安定过。1004年冬,宋辽再次交锋。在这次对阵当中,宋军射出了可以说是史上最牛的一箭。这支箭不但射得远,而且射中了一个大人物,关键是此后宋辽之间出现了百年多的和平。
1004年一个寒冷的冬日,北风刺骨,大雪飘飞。原本波浪滔天的黄河此时已经结了厚厚一层冰,一座浮桥孤零零地卧在冰上。
这时,黄河南岸一队拉成几百米长的人马朝浮桥行来。队伍中间,一顶金黄色的御辇分外耀眼,里面坐的正是当今皇帝宋真宗赵恒。
眼看就要上桥,突然,御辇停了下来。
宋真宗掀开帘盖,回望身后,山峦之外的都城东京尚且安宁;眺望前方,浮桥尽头的澶州(Chán zhōu)(今河南濮阳西南)北城已是狼烟四起。
眼前的这座浮桥就是此番宋真宗御驾亲征的最后一段路,过桥,将面对兵临城下的数万辽军;不过桥,大片疆土将拱手让出。此刻,他该如何抉择?
他眉头微皱,双唇紧抿,快步走到御辇一旁,沉声说道:“陛下亲临,将士们定会士气大振,陛下为何疑而不进?”
车帘放下了,良久,御辇里传出了一声叹息:“唉,走吧!”
黄河穿城而过,将澶州城一分为二,过了这座浮桥,就从澶州南城到了澶州北城。而此刻的北城之外,十万辽军正秣马厉兵(mò mǎ lì bīng),准备攻城。
一听说辽军已经攻到澶州城下,宋真宗慌乱不已。这位大宋朝的第三位皇帝,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也会亲临战场。二十多年前,高梁河之战大宋败了,父亲宋太宗归来时狼狈的样子,他记忆犹新。
澶州离大宋的都城东京只有两百里,辽的骑兵奔袭一日便可到达。群臣都劝他赶紧迁都,只有寇准坚持让他御驾亲征,寇准还说,此时南迁,大宋北地定会尽失。
大宋皇帝的龙旗出现在澶州北城楼上的那一刻,原本疲惫不堪的宋军将士立刻来了精神。站在宋真宗身旁的寇准高声喊道:“将士们!今日陛下亲临澶州,誓要杀尽辽敌!我大宋数十年基业,虽坚若磐石,奈何契丹屡屡进犯。今日,贼人兵临城下,陛下高居城上,俯仰之间,高下立现!陛下乃真龙天子,必将庇佑诸位保江山、驱夷狄,声扬天下,威震四海!辽军败逃之日,便是陛下犒赏三军之时!”
一番话说完,城上城下的宋军群情激动,他们纷纷举起手中的弓弩刀剑,高呼:“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这声音震耳欲聋,直朝数十里外传去。
宋真宗见宋军士气大振,就放心地退居南城,命寇准在北城督战。
几天后,一名守城士兵匆匆忙忙跑到寇准的营帐:“报——大人,澶州城外一里处发现辽军骑兵。”
“多少人?什么兵?”
“不过几百人,轻骑兵。”
寇准登上城楼一看,确实有一队辽军的轻骑兵在城外一里处徘徊,应该是在探察地形。他隐约看到为首之人被众人簇拥,应该不是一员普通的将领。寇准觉得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他对着身边的将军耳语了几句。
不一会儿,只见七八个士兵一组抬着几个用土布蒙着的东西上了城楼,然后依次排列在城头。土布底下鼓鼓囊囊,究竟是什么秘密武器呢?
士兵们把土布揭开,原来是几个木制的怪兽。它们看起来像是一张床,也像一架弩,有着粗壮的四足和结实的架子。怪兽们底座里,几张巨大的弓前后排列着,弓弦连着一个转动的轮轴,而在弓弦前方,一根一人多长、粗如婴儿臂膀的长箭蓄势待发。
“上箭!”
主弩手纷纷调整弓箭方向,瞄准了一里之外的辽军。
“一、二,一、二……”每架弩旁,都有十几个弩手低声喊着口号,吃力地转动轮轴。眼见弓弦越绷越紧,第一个主弩手看准时机,用手里的锤子使劲一敲扳机,“嘣——”巨大的弩箭带着呼啸的风声射出。
第一箭射出,只听得战马嘶鸣,为首那人应声落地。接着第二箭、第三箭,一里之外惨叫连连,那一队骑兵已经乱作一团,不一会儿就逃得不见踪迹。寇准派人出城查看,发现那里只剩下一些倒地的战马和士兵尸体,为首那人想必已被带回辽军营帐了。
宋军使用的这种武器就是闻名后世的床子弩,这床子弩威力巨大,宋军在为数不多的胜过辽军的战役当中,床子弩功不可没!
第一个被床子弩射中的人就是此战的辽军主将萧挞凛,他是辽数一数二的军事天才,勇猛无敌。这个大人物一死,辽军士气大损,群龙无首。
寇准知道,这个时候辽军已经粮草不济、军心涣散了,如果此时发起反攻,必将大胜。
于是,他立刻赶往南城,向宋真宗奏报:“陛下,臣恳请陛下下令立刻出兵,定能一举将辽军拿下!”
谁知道宋真宗却摆摆手:“罢了,罢了……”
两军对峙,明明可以大胜而归,为什么宋真宗不肯打呢?原来,辽军知道自己已经处于弱势,于是派人送信来求和了。
“陛下,不可啊!如今辽军势弱,我军此时进攻,不仅可以歼灭辽军,还可以趁势夺回失地,怎能在此时讲和呀?”
“数十年后,定有对付辽军的精兵强将,如今朕不忍再看百姓受苦,故听其和也。”寇准还想说什么,被宋真宗摆摆手制止了。
寇准一夜未眠,他在营帐中来回踱步,想到这二十多年宋辽两国兵戈不息,为此,边疆生灵涂炭,百姓皆无宁日。此番若是出战,即使大胜,数月数年后,辽军定会再打回来,到那时又是一片腥风血雨,无休无止。寇准想到这里,一挥衣袖,重重地叹了口气:“也罢,议和!”
宋辽在1005年一月订立和约:宋辽约为兄弟;宋每年送给辽三十万岁币 ;宋辽以白沟河为边界,互不侵扰;同时,双方于边境开展贸易。因为澶州旧称澶渊,所以这次宋辽盟约史称“澶渊之盟”。
历史上对澶渊之盟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说,大宋明明可以打胜仗却与辽议和,还要给辽这么多财物,澶渊之盟简直就是大宋的屈辱。
也有人说,虽然大宋许给辽每年三十万岁币,但是两朝开通了贸易,大宋的生产力及商业远远发达于辽,所以每年通过贸易从辽赚回的钱又何止三十万岁币啊,因此对大宋而言,缔结盟约利大于弊。
还有很多人说,澶渊之盟对宋辽两国来说是一个双赢的盟约。澶渊之盟后,辽宋之间维持了一百多年的和平,边境百姓过起了太平日子,再也不用人心惶惶了。
而促成澶渊之盟的一个重要角色就是寇准,如果没有寇准主战,力保宋真宗御驾亲征,挡住了辽兵,恐怕也就没有澶渊之盟了。北宋文学家范仲淹这样评价寇准:“能左右天子,如山不动,却戎狄,保宗社,天下谓之大忠。”
- 元朝是历史上最黑暗的王朝?元朝建国后如何统治中原地区?
- 蒙古帝国扩张的版图有多大?蒙古帝国为什么取国号为“元”?
- 宋高宗是个怎样的人?宋高宗为什么要杀岳飞?
- 金国和宋军共灭辽后,为什么金国要反攻大宋?
- “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女真金国的战力究竟有多厉害?
- 澶渊之盟是怎么发生的?澶渊之盟代表了北宋怎样的外交立场?
- 宋辽战争宋军为何一败再败,从主动进攻走向了战略防御?
- 王安石变法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王安石变法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 北宋是历史上最富裕的朝代,为什么也会出现社会危机?
- 宋朝为什么被后人称为弱宋?大宋的尚武精神为何流失?
- 赵匡胤:“我当皇帝是被你们逼的”,赵匡胤称帝是被逼迫的吗?
- 五代十国持续了多久?一共有多少个皇帝?
- 大唐的文化、科技发展如何?大唐有哪些世界之最?
- 唐朝的外交有多厉害?大唐对各国的外交政策如何?
- 隋唐通过什么措施促进经济大繁荣?隋唐的商业构造是怎么样的?
- 三省六部是指哪三省、哪六部?三省六部的职责是如何分工的?
-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大唐到底有多繁荣?
- 隋炀帝杨广修运河是为了去扬州玩?李建成真的是花花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