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徒还是功臣? ——洪承畴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08-12 属于: 通俗讲史

古代的中国,大大小小的政权更迭。无论时代怎么变化,有一种人,自古至今都会遭到谴责,那就是叛徒。面对历史的重大变局,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判断和选择。在明末,有一个人虽然选择背弃了朝廷,却有人说他是个功臣。这是为什么呢?

1647年,北京的一处宅院门口,一位中年人迎风而立,翘首眺望。

不多时,一辆车缓缓驶来,车夫一声吆喝,马车在门口停下。车上下来一位拄着枣木拐杖、白发苍苍的老妇人。

中年男子连忙下跪,说:“孩儿恭迎娘亲!”可下一秒,令人惊讶的事情发生了。

那老妇人抡起拐杖,直直挥向男子,边打边骂:“你,你这不孝子,眼里哪还有我这个娘亲!”

男子一声不吭,任拐杖如雨点般落下,也不躲避。

“打小我就教你忠孝仁义,你却卖国求荣。人人都说你是卖国贼,我这张老脸,还往哪放啊?我今天就为民除害,打死你这个不孝子!”

“娘……”那男子红了眼眶,却再说不出一句话。

这名男子,叫洪承畴。为什么说他是卖国贼呢?事情还要从五年前说起。

1641年,身为蓟辽总督的洪承畴,奉旨率十三万大军、马四万匹救援锦州。他原本计划攻守兼备,稳扎稳打,逐步推进。然而,崇祯皇帝却认为这种做法是畏敌怯战,要求洪承畴速战速决,导致十三万大军粮尽大败,洪承畴也于1642年战败被俘。

洪承畴被俘到盛京后,皇太极给他安排了一个住处,可洪承畴不吃不喝,一心求死。不管多少人前去劝降,他都无动于衷。

一天,皇太极亲自来访。此时寒风萧瑟,洪承畴只穿着一件单衣,他直视前方,对于这位前来造访的大清皇帝视而不见。皇太极没有说话,径直脱下自己的貂裘大衣,披在洪承畴身上。

“先生不冷吗?”皇太极关切地问道。

那一刻,洪承畴怔住了。他想起在明朝的那些时光,皇帝多疑,小人当道,忠心耿耿的文臣武将反而被纷纷治罪,无辜百姓在战争的夹缝中艰难度日,朝不保夕。如今自己是一名战俘,可这位大清皇帝竟亲自脱下衣服给他御寒,若是自己效忠的崇祯皇帝也能如此亲和体恤,大明至于走到今天这一步吗?

洪承畴愣怔半晌,叹了口气,说:“真命世之主也!”便叩头请降了。

其实,洪承畴明白,一旦降清就是与大明决裂、与亲人反目。事实也确是如此:他的老母亲痛打他;他的妻子愤然剃发出了家;他的弟弟终身泛舟江海,并且发誓不踏入陆地一步——这土地已入大清,不但不做大清子民,还与洪承畴不共戴天。

亲故不齿,乡里难容。洪承畴是痛苦的,但是,他有他坚持的理由——如今明朝内忧外患,最受苦的是百姓。与其以死保节,不如活着,拼尽全力保护百姓。后来的洪承畴也真的做到了这一点。

世事更迭,转眼,皇太极去世,顺治帝即位,北京城被李自成攻占,清摄政王多尔衮率军赶往北京,这日刚刚抵达辽河。

叛徒还是功臣? ——洪承畴

大帐内,多尔衮来回踱步,愁眉不展地说:“李自成掌控北京,怕是已成定局。”

“非也。”说话的正是洪承畴,此时,他已是受大清皇族尊敬的谋士。

“先生此话怎讲?”

“我兵之强,天下无敌,将帅同心,步伍整肃。李自成所率之流寇,遇弱则战,遇强则逃。如今他们占据了京城,一定会更加骄傲跋扈,失去斗志。一旦听闻我军将至,流寇必会焚其宫殿府库,仓促逃去。王爷不必担心,我军必会得胜!”

“那太好了!”

“不过……”

“不过如何?”

“等我军入城,必须严肃军纪,明示政策:不屠百姓,不焚庐舍,不掠财物。有开门归降者,可为官员加升官职,军民秋毫无犯;若抗拒不服者,可斩官吏,但不可斩百姓。只有深得民心,方能巩固大清政权。”

“好!就依先生之言。”

后来,清兵入京,多尔衮执行了洪承畴制定的“三不”政策,京城数十万百姓,因此未遭涂炭。

之后,在清军南下的过程中,洪承畴也承担了招抚的重任,如招降郑芝等人,使清军顺利进军福建,为大清的迅速统一和安定局势起了重大作用,也让很多地方免遭兵火洗劫。他还建议清廷采用明朝的典章制度,主张汉化,缓和民族矛盾,被誉为“开清第一功臣”。与此同时,他也镇压了不少江南抗清义军,遭到唾骂和谴责。

历史上,洪承畴一直是一个有重大争议的人物。对明,他是叛徒;对清,他是功臣。有人说,他前半生深受大明器重,到头来却投靠了大清,是“大节有亏”。也有人说,大明覆灭、大清统一全国之际,是洪承畴屡屡出谋划策,阻止清军杀戮。洪承畴有他的选择,一切也自由后人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