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历史——齐燕互侵
就在诸国中原争雄之际,地处北方的燕国,也在谋求发展。燕国也是老牌的诸侯国家,但长期以来,燕国的势力发展不快,再加上其西面有强赵,南面有强齐,在大国之间一直没有太大作为。
燕王哙时期,出演过一出“让国”闹剧,引起国内大乱。燕国的内乱,给齐国提供了伐燕的良机。齐宣王决定乘虚而入,命将军田章率“五都之兵,以因北地之众”以攻燕。燕国在齐国的进攻下大败,燕王哙和子之皆死,齐国乘机控制了燕的大部地区。与此同时,中山国也乘机配合齐国出兵,侵占了燕国的一些领土。
齐军占燕后,对燕地进行掠夺,遭到了燕人的反抗。此外,其他诸侯国对齐攻燕而独占燕国的事情也心怀不满,于是谋划联合攻齐。公元前312年,秦、魏、韩等国军队在濮水击败齐军,齐被迫从燕地撤出。赵国武灵王趁机扶持燕公子职回国即位,是为燕昭王。
燕昭王即位后,奋发图强,锐意改革。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使“燕国殷富,士卒乐轶轻战”(《史记·燕召公世家》)。由于向南方发展受限,燕国专力向北方和东北拓展,燕将秦开“袭破走东胡,东胡却千余里”(《史记·匈奴列传》),设置了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燕国国力蒸蒸日上。
与此同时,齐国的国力却在走下坡路。尤其是公元前300年齐湣王即位后,自恃强大,专恃武力,四面出击,招致诸侯列国的对抗。此外,齐湣王不修内政,滥杀大臣,导致内政不稳,百姓不附,亲族离心。据当时的著名外交人士苏代判断,此时的齐国,“南攻楚五年,蓄积散;西困秦三年,民憔悴,士罢弊;北与燕战,覆三军,获二将,而又以其余兵南面而举五千乘之劲宋,而包十二诸侯。此其君之欲得也,其民力竭也,安犹取哉?”(《战国策·燕策一》)在十余年间,齐国到处挑起战事,结果伤害的是自身的国力。
燕王职壶(战国晚期,上海博物馆藏)
燕昭王见时机已到,决心乘机伐齐复仇。他先与苏秦密约,派苏秦作为燕国的间谍入齐,取得了齐湣王的信任,充分掌握了齐国政治军事的动向和情报。同时,选拔乐毅为将,命其率军伐齐。乐毅是著名的魏国将领乐羊的后代,以善于治军用兵而闻名。燕昭王以乐毅为上将军,征发全国军队,同时联络了秦、三晋等国,统一由乐毅指挥,“合五国之兵而攻齐”。
齐湣王闻讯,紧急征发全国之兵迎战,双方在济西摆开战场。由于齐湣王的昏聩,齐国大败。燕昭王亲赴济西劳军,封乐毅为常国君。乐毅率燕军乘胜追击,攻陷了齐都临淄,尽取齐国宝器以归燕,同时指挥燕军乘胜进击,攻陷齐国七十余城,最后只有即墨和莒两邑未下。齐湣王被迫逃亡至莒,向楚求援,不料却引狼入室,被楚将淖齿所杀,落了个身死名裂的下场。
乐毅攻陷齐地后,在所占齐地设置郡县,设官分职,同时招徕齐国的逸贤人士,以实施有效统治,打算长期占领。当此之时,魏国也趁机将齐国所侵占的宋国土地占为己有,鲁国也乘势占领了齐的徐州,秦国则占领了齐的商业重镇陶(今山东定陶),作为权臣魏冉的封地。齐国面临着被彻底瓜分的局面。
燕军占领齐国长达五年之久。期间,只有齐将田单率部坚守即墨城,与燕展开艰苦抗争。公元前279年,燕昭王去世,燕惠王即位。燕惠王对乐毅有所忌惮,担心乐毅功高震主。于是,田单乘机实施反间计,派人到燕地,散布乐毅欲留齐为王的消息,引发了燕惠王的不满。
燕惠王派将军骑劫取代乐毅为将,乐毅惧而奔赵。田单乘机组织反击,设计用火牛阵冲破燕军包围,乘胜杀死燕将骑劫,“齐七十余城皆复为齐”,史称“田单复齐”。田单复齐后,从莒地迎回齐襄王入临淄,齐国得以复国。
田单复齐虽然成功,但历时五年之久的亡国危机,齐国的府库财货被燕军劫掠一空,人口大量流失,军力大为削减,元气大伤,国力一蹶不振。此后,齐国在列国外交舞台上再也没有往日的风光,逐渐消沉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