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拉卜楞寺】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08-04 属于: 佛寺

藏语全称为“尕旦夏知布达尔吉扎西伊苏旗卫林”简称“扎西旗”。

初建成后称为“拉章扎西旗”,后转音为“拉卜楞”,并传称至今。

位于甘肃省甘南州夏河县拉卜楞镇。

由第一世嘉木样(1648-1721年)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始建。

初建时只有闻思学院和该部下院二世嘉木样(1728-1791年)时建时轮学院,三世嘉木样(1792-1855年)时建成医药学院,五世嘉木样(1916-1947年)建喜金刚学院、续部上院以及各种佛殿。

后不断扩建成如今规模,占地1300余亩,共计有6大学院、48座佛殿和活佛住所、500多座僧院的宏伟建筑群,是藏传佛教六大格鲁派寺院之一,到本世纪50年代初,该寺共有僧人3400余,其中活佛68人,僧官564人。

寺内各学院均自成一体,每个学院均供有自己所奉的佛像。

闻思学院经堂是全寺最大的经堂,高6层,共140根大柱,可容3000人诵经。

前殿顶脊有宝瓶、法轮等,内供松赞干布像。

正殿内有乾隆帝赐的“慧觉寺”大匾。

还设有嘉木样和总法台的座位,另有释迦牟尼、宗喀巴和历世嘉木样塑像。

后殿内供有镏金弥勒佛铜像、历世嘉木样灵塔,惜于1985年大殿被焚,如今重建,但其中文物等多不存。

该寺其他各经堂佛殿均藏有大量珍贵文物,弥勒殿中供有高达8米的铜质镏金弥勒佛、高达5米的八大铜质镏金菩萨像和金汁书写的《甘珠尔》。

宗喀巴殿中的宗喀巴镏金像高约12米。

该寺藏有大量经文典籍,60年代中损失严重。

现有6万余卷,是研究藏族文化的珍贵资料。

寺院每年的主要宗教节日活动有正月的默朗、四月的“娘乃节”、七月法会、九月禳灾法会、十月的燃灯节等。

藏族文化、佛寺的其它文章:

  • 藏族【十六条做人法规】
  • 藏族【十六欢喜】
  • 藏族【十六心见道】
  • 藏族【十六大菩萨】
  • 藏族【十方便加行】
  • 藏族【十大道德标准】
  • 时恩寺
  • 暖泉华严寺
  • 蔚州灵岩寺
  • 林玉皇阁
  • 鹫峰寺
  • 藏族【塔尔寺印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