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灶
中国民间祭祀活动之一。流行于许多民族中。源于早期的祭火神活动,后火神职能逐渐分化,部分演变为各户炊事炉灶之神,主司炊食之事,故祭灶神之风渐盛。汉武帝时,方士李少君即鼓吹祠灶可以致物,“致物而丹砂可化为黄金”,令人长生不死。后来,灶神的社会职能增加,人们更勤祀之以求“保护一家康泰”。祭灶神的日期多在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但也有些地方不同,如河北《阳原县志》载,当地民俗于每月初一、十五礼拜灶神,“具香楮肃拜,三跪三叩”;江南农村则于六月二十四祀灶。祭灶神的祭品多为一些素食食品,但也有用荤者,如顾思张《土风录》云:“《白虎通》祭灶以鸡。东坡《纵笔》云:‘明日东家应祭灶,只鸡斗酒应燔吾。’范石湖《祭灶》诗:‘猪头烂肉双鱼鲜。’今相沿用素,是以佛待神耶?”除汉族外,各地少数民族亦有各自的祭灶习俗。
中国原始文明的其它文章:
- 做水鬼
- 做七扫荡
- 做客忌
- 做醮
- 做箭桥
- 做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