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学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07-30 属于: 中国原始文明

以宗教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社会科学。研究宗教产生、发展及走向消亡的过程和规律,宗教的观念体系、礼仪制度、组织形式及社会功能,宗教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关系等。早在古希腊古罗时期,就有了对宗教的研究,但在整个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时期,都没有形成独立于信仰主义的宗教学的专门学科。近代曾有不少哲学家对宗教进行过论述,如达尔文、孔德、斯宾塞在研究生物演化或社会演化时,就曾论及宗教的起源和演化问题。1871年泰勒发表《原始文化》,提出了“万物有灵论”,对宗教的起源问题作了详细探讨,认为万物有灵观念是各种宗教共同的思想根源。直到1873年马克斯·缪勒在其《宗教学导论》中首次提出“宗教学”这一概念,才标志着宗教学的正式诞生。在此前后,西方陆续出版了一批专门以宗教为研究对象的著作,奠定了近代宗教学的独立基础。20世纪后,还建立了一些宗教学的专门研究机构,出现了专业研究人员。宗教学在当代获得了长足发展,已成为拥有众多分支学科的社会科学体系。其分支学科有比较宗教学、宗教史学、宗教现象学、宗教哲学、宗教社会学、宗教心理学、宗教人类学、宗教考古学、宗教文学等。中国宗教学研究的蓬勃发展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近年来进展迅速,已有研究机构十余所,基本理论和基本资料的建设已初具规模。

中国原始文明的其它文章:

  • 做水鬼
  • 做七扫荡
  • 做客忌
  • 做醮
  • 做箭桥
  • 做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