傩面具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07-30 属于: 中国原始文明

壮族土家族在“傩戏”或“傩祭”活动中使用的面具。早期一般被视为通神物品,巫师举行巫事活动时佩戴,后期演变为傩文化的一部分,于傩事活动中使用,故名。宋人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称:“桂林傩队,自承平时名闻京师,曰静江诸军傩。而所在坊巷村落,又自有百姓傩。平身之具甚饰。……盖桂人善制戏面,佳者一值万钱,他州贵之。”《桂海虞衡志》亦云:“桂林人以木刻人面,穷极工巧,一枚或值万钱。”壮族民间所奉神祇较多,并有三十六神七十二相之说,宋人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赞叹傩面具“乃是以八百枚为一副,老少妍陋,无一相似者”。

壮族傩面具又称“神相”、“面相”,民间亦称为“鬼面壳”或“戏面”。可分为文、武、丑三大类。文神面具造型男性神则俊逸清秀,庄重肃穆或和蔼慈祥,笑容可掬,女性神或端庄贤淑,或温柔含情,这类面具线条流畅精细,着色多用比较柔和的中性颜料。武神面具造型棱角分明,有威武轩昂之形,亦有爆眼鼓腮、红眼黑脸,或嘴三目或长角獠牙,形象奇异,其神态有咄咄逼人的,有狰狞勇猛的,令人望而生畏。此类面具线条刚粗犷,着色多用红、白、黑单色相间相配。丑面具的造型多为丑陋古朴、神态滑稽古怪,有秃头、凸额、独眼、歪鼻、扭脸、肿腮、平下巴等等,线条多古拙生动,着色多用冷调,亦有土黄、大红等颜色。

土家族傩面具又叫“假面”、“脸壳”或“脸子”。是傩戏演出中代表角色身份、夸张面部形象的面具。每个面具都有固定的名称,代表着扮演角色的身份。土家族傩面具全堂二十四面,半堂十二面。每一个面具都有一个传说故事,说明其来去脉,具有神话色彩。面具多选用白杨、柳木制作。面具的造型,是根据说唱本提供的线索和有关人物的传说进行绘制雕刻而成。造型偏重实感,使用单一的色彩,表示忠诚、刚直、凶悍、英武、狂傲、妍丽……并运用五官的局部变形,如将上扬的眉毛加粗、眼窝加深,使眼珠外突、头上长角等夸张手法,以状其猛,以示奇特,以显性格特征,使人感受到了一种神秘的威力和狰狞的美,以及原始天真、拙朴的美。傩堂戏演出时,演员戴上面具,通过面具上的眼、嘴、鼻角处所开的小孔视物,进行表演。面具的背面根据人体面部结构,凸凹挖空,便于演员戴在脸上。戴面具时,用穿在面具两耳后的麻线,横挂在演员耳朵根部,再用一块布将面具的边缘连同演员的耳朵裹住。

土家族傩戏面具的造型丰富多彩,十分重视人物性格的刻画,有男、女、老、少、文、武、鬼、神、僧、道、丑等众多角色,大体可分为“正神”、“凶神”和世俗人物三种面具,除此还有头、面、孽龙、白猿之类的动物面具。傩堂戏面具的使用,有专用与通用之分。一般是正戏里面具不能通用,如:关羽周仓、引兵土地、梁山土地、判官、先锋、秦童、李龙等的面具是专用的,其他角色不能代用。通用面具一般是在插戏中使用,较为灵活。

土家族地区的面具最早由中原传入,因此大部分角色在造型上都有固定的模式,例如先锋小姐发冠上刻着一只凤鸟,秦童歪嘴龅牙斜眼睛……而贵州沿河客田镇的先锋小姐面具发冠上便没有凤鸟,官舟镇的秦童面具,嘴巴既不歪眼睛也不斜,印江土家族中报戏三郎面具,在其他民族和地域就很少见到。

傩戏面具在土家族地区流传十分普遍,估计有三千件以上,其中有一些是明清时代的作品,有的是由傩坛中的雕法师制作的,有的是还愿之人以钱购买捐赠的,更多的是土老师从师父、师祖那里一代代继承下来的。

中国原始文明的其它文章:

  • 做水鬼
  • 做七扫荡
  • 做客忌
  • 做醮
  • 做箭桥
  • 做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