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原始宗教
瑶族宗教、风俗习惯因支系而异,有的差别还相当大。已转用了汉语的瑶族,其宗教、风俗与当地汉族没有多少差别,但瑶语集团、布努语集团和拉珈语集团至今仍保持着自己的文化特色。瑶语集团和拉珈语集团的宗教,历史上深受道教的影响,已发展成一种由瑶族原始宗教与道教相结合,并融入一些佛教、儒教内容的宗教信仰体系,一般统称“瑶族道教”或“瑶传道教”。瑶族道教也因支系而异,分为过山瑶道教、蓝靛瑶道教、八排瑶道教、茶山瑶道教等等。布努语集团的宗教受外来宗教影响相对较小。另外,瑶语集团与布努语集团在远古时代的始祖崇拜方面有差别,瑶语集团自认为是开天辟地的盘古和龙犬盘瓠之后,而布努语集团认为自己是创世女神密洛陀的子孙。
瑶族道教中,过山瑶道教等瑶族支系的宗教不分派别,属师教,过山瑶话称“师”〔sai33〕。而蓝靛瑶道教分道、师两派,道派奉“三清”(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为最高神,其道士称“上清无师门下初真弟子”,它与道教上清派、茅山派等有密切关系,较少含有瑶族原始宗教的成分;而师派奉“三元”(上元唐文保、中元葛文仙、下元周文达)为最高神,其道士称“三元门下辛恩弟子”。蓝靛瑶道教的师派与过山瑶道教等瑶族支系的宗教,与道教梅山派有密切关系。道教梅山派又叫师公教、法教或武教,视三元、三天师、梅山法主为该教祖师,它深刻影响了瑶、壮、仫佬等华南诸族的宗教。然而,蓝靛瑶道教的道派和师派之间是一种协作的关系,在度戒、葬礼等大型宗教仪式中,两派道士分工合作,缺一不可。
瑶族道教属多神教。当瑶人生病或久伤不愈时,便认为那是伤病者触犯了神灵或有鬼作祟的结果;因此治病疗伤的方法除医药外,还用祭神、镇鬼的方法。瑶族的祭仪种类极多,有多少种神灵便有多少种祭仪,镇压鬼的方法也有多种。瑶族十分相信咒语的力量,称咒语为“法”〔paap″〕,在各种宗教仪式中必使用“法”。
瑶族的鬼神观认为,鬼是只会给人带来害处而对人不会有任何好处的游魂,而神指的是司管天下万物的众神灵和各家各户的家先(即祖先),神能够给人带来好处,但如果被人所触犯,神也会惩罚人,使人生病乃至死亡或使人遭灾罹祸。
瑶族认为宇宙由天间(天府)、人间(阳间)、阴间(阴府)构成,天间为众天神如“三清”、玉皇等的世界;人间是人类生活的世界;阴间是阴间诸神如阎王等和各家各户家先以及鬼魔的世界。瑶族把天间、人间、阴间统称“三界”,并称天间为上界、人间为中界、阴间为下界。神是可以在上界、中界、下界通行的,就是说神是超出三界之外不受三界限制的;而鬼只能在阴间和人间通行;人则只有当处于某种宗教、巫术的状况下才能通天神、通地神(即通行于天间和阴间)。
瑶族道教诸神中,与原始宗教关系较密切的神灵主要有盘王、社王、本境(即本山境主灵王)、花根父、花根母、儿皇神(即孤独仙母)、家先、南朝神、斗神、水府龙王、禾谷、五仓等。
瑶族的巫术种类繁多,功能各异,主要有“卦”、赶鬼、抢魂、“迷哦”等白巫术和“邪”、“挲呣”等黑巫术。
瑶族道教有大量经典,这些经典用汉文或方块瑶文书写。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尚无任何机构或个人完整地搜集到瑶族道教经典,编制出目录,因而也就不清楚瑶族道教经典的大致总字数。仅就蓝靛瑶道教经典而言,道派经典有三十种以上,义理较深奥,行文较晦涩,以散文体为主,多用方块瑶文书写,但也有一些篇目如《度人经》等与《道藏》同名篇目相同,系汉文作品;而师派经典也有十余种以上,行文较流畅,义理通俗易懂,几乎都用方块瑶文书写,以七言韵文体作品为主。方块瑶文即汉字与仿汉瑶字相结合的文字,类似于方块壮文、方块白文、越南喃字等文字。
中国原始文明的其它文章:
- 做水鬼
- 做七扫荡
- 做客忌
- 做醮
- 做箭桥
- 做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