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炸佩内明德镇
1943年春,战争对德国越来越不利,希特勒企图用“秘密武器”来满足德国人的报复心理,鼓舞德国人的斗志。这种秘密武器的研究中心设在佩内明德的德国空军研究站,这里位于波兰什切青东北60英里,距英国700英里。在佩内明德工作的人员中有几千个德国空军中最优秀的人才和德国航空工程科学方面的最高层人员。1943年6月18日,英国科学情报处的R·V·琼斯得到了第一批有关佩内明德的照片,发现了一支头部粗短,约10米长、5米宽,近乎白色的“大雪茄”。6月22日,琼斯又收到一份直接来自德国最高参谋部新武器局的情报,情报讲:德国人准备向伦敦发射遥控的用弹射器发射的“带翼”火箭。希特勒急于使用这些火箭。这就是后来人们称之为V-1、V-2火箭。这一重大情报立即得到丘吉尔及内阁国防委员会的重视,6月29日,丘吉尔在帝国国防会议的地下室,召开了关于火箭的大会。会议决定:一旦条件许可,即对佩内明德进行大规模空袭。空袭在8月17日夜进行,571架英国皇家空军重型夜航轰炸机组成的大机群,对德国科学家和技术人员的居住区、飞机库和试验自动操纵飞弹的火箭车间,以及行政区域,包括藏有各种蓝图和技术资料的建筑物等目标进行了猛烈轰炸。40分钟后,这一地区几乎变成一片火海。空袭的结果,100多个德国研究人员被炸死,大部分科学设施被炸毁,办公室被火烧毁。德国人不得不搜罗另一批专家、学者,在别的地方继续进行试验。英国对佩内明德的轰炸,使德国至少推迟了半年使用飞弹,保障了盟军能在诺曼底的顺利登陆。
间谍揭秘的其它文章:
- 朴正熙被刺
- 金大中被绑架事件
- 装甲旅的覆灭
- 吉他琴师
- 新的珍珠港事件
- 景泰蓝绝技被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