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世通家
【原文】:
融幼有异才。年十岁,随父诣京师。时河南尹李膺以简重自居,不妄接士宾客,敕外自非当世名人及与通家,皆不得白。融欲观其人,故造膺门。语门者曰:“我是李君通家子弟。”门者言之。膺请融。问曰:“高明祖父尝与仆有恩旧乎?”融曰:“然。先君孔子与君先人李老君同德比义,而相师友,则融与君累世通家。”众坐莫不叹息。太中大夫陈炜后至,坐中以告炜。炜曰:“夫人小而聪了,大未必奇。”融应声曰:“观君所言,将不早惠乎?”膺大笑曰:“高明必为伟器。” 〇《后汉书·孔融传》 事亦见《三国志·魏书·崔琰传》、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
【述要】:
孔融幼时就聪敏异常。年十岁,随父至京城洛阳。当时,河南尹李膺态度简慢,不随便接待士人宾客。训诫门下,如不是当世名人及世好通家,一概不得通报。孔想见李,因而到李府门,自报是李通家子弟,门人向李通报,李请他入内,问他:“您的祖、父辈与我有何恩义?”孔说:“有的。我的祖先孔子与您的祖先李聃道德仁义可以比肩,而且又相师友,那么,我与您就是世代通家了。”在座众人听后无不惊叹。太中大夫陈炜后到,座中有人将此事告诉他,陈说:“人小时候聪慧,成人后未必一定出类拔萃。”孔应声说:“听您所言,那您小时候一定是十分聪明的了!”李不由大笑,称孔将来必成杰出之才。
【事主档案】:
李膺(110-169) 东汉颍川襄城(今属河南)人。字元礼。曾历任青州刺史,渔阳、蜀郡太守,度辽将军等。桓帝时,为司隶校尉。延熹九年(166)被逮入狱。释放后禁锢终身。灵帝立,外戚窦武执政,他又被起用为长乐少府,与陈蕃等谋诛宦官失败,死狱中。
文坛掌故的其它文章:
- 不坐伤心
- 杖敲木主
- 蕊榜开新眼
- 新诗愈疟
- 得骂亦大难
- 有以难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