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来红自来白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05-21 属于: 北京美食小吃
自来红自来白

自汉代以来一直采用的阴历纪年,把一到三月算做春季,四到六月为夏季,七到九月为秋季,八月十五,是季的一半,故称中秋。

  中秋节在两汉时代已初具雏形,至唐代已出现观月、赏月的习俗。到了北宋太宗年间,始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节日里要祭月、拜月、赏月及吃月饼。在三大传统节日中,中秋节的季节最好,秋高气爽,百果飘香,粮食成熟,五谷入仓,人们对中秋节一直很重视。过节时,要吃月饼,所以中秋节又有月饼节之称;中秋节要吃水果,所以又有果子节之称;中秋节要全家团圆,故又称团圆节。

  过去京味的中秋月饼,主要以自来红、自来白为主,辅以提浆、翻毛月饼。各家点心铺都在八月初就忙碌起来。那时的自来红个儿很小,一斤大约有二十个,做起来很费时。为了使月饼显得大一些,里边的馅都不是饱满的,有一半是空的。销售时,是每十个包成一包。如果用来送礼,用六包至十包,就可以打成一个蒲包。蒲包是种用菖蒲叶编成的包装物,上面盖以点心铺的红色“门票”,印有字号、地址、电话,一则是做广告宣传,再者给亲友送礼,不能送“三无”产品,万一有了质量问题可以有地方退换,如果是老字号的产品,就更显得大方。

  自来红与自来白重量大小一样,吃起来味道却不一样,它们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自来红是用植物油制作,主要是香油和花生油,皮儿酥脆,馅料主要是白糖、冰糖、青红丝、瓜子仁等。自来白在汉民点心铺,要用白油,即油,有专门炼油的厂子,用猪板油炼出的白油,味道纯正,送到点心铺做调料。所以自来白吃起来绵软,馅的种类也比较多,有白糖、山楂、枣泥等。唯有这“翻毛月饼”,听着有点怪,其实就是酥皮月饼,比酥皮点心块儿大,雪白的酥皮上翘,好像片片鹅毛,是当时点心铺中一个诱人的品种。(上接25版)那会儿每逢阴历八月初开始,大街小巷的果子摊上就摆满了各种水果,碧绿渐黄的鸭梨、半青半红的"拉车"、艳如少女面颊的沙果、紫而泛有白霜的槟子、牙黄而扁圆的京白梨、紫黄相间的李子,葡萄则有紫色的"眼"、青白色的"奶",青脆的盖柿,西山的苹果,也散发着阵阵清香。当年,北京的苹果品种少,产量低,价儿也高,只有送礼装果筐才买苹果,而且要装二十五个,叫做一桌果供。一般市民买果子主要是沙果、槟子、"虎拉车"等大路货。"虎拉车"现在听着生疏,只有老北京才知道。其实,"虎拉车"还有,只是很少有人再这么叫了。因其香味清远,当时人们称它为"闻香果",现在都叫"香果"了,与沙果、槟子等都是当年北京人过中秋节必备的大众化水果。节前买来放在家中,散发着水果的香气,节日气氛更浓,所以人们又把中秋节叫果子节。过去,点心铺还做一些大红月饼,五斤至十斤不等,上面印有月宫、桂树、玉等图案,供单位或有钱大户人家买去做团圆饼。

  普通人家的团圆饼,一般都是自己动手蒸的,就是将经过发酵的面团,擀成三个大小相等的圆形饼片,先在一张饼片上铺撒一层红糖,上面再盖上一张饼片,再铺上一层红枣、果料等,上面再盖上一个饼片。上锅蒸好后,就成了一个多层的团圆饼。

  过去家里头每年中秋节都要蒸这样一张团圆饼,然后大伙儿坐在一起吃,每人分一份,象征着团圆。这一天,如果家里有哪个人不在家,还得要给他留上一份,等回来后补吃。有一年中秋节,我外出没能回家,几个月后才回到家,到家后母亲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递给我一块已经又干又硬的团圆饼,让我咬了一口。看我吃完了,母亲才好像完成了一个心愿似的,可见老人对此事的重视。

  现在,已经几十年过去了,每逢中秋节,自己还时常怀念起那又甜又暄的团圆饼,更怀念那全家在一起吃团圆饼的快乐情景。

  自来白做法:

  自来白又称白月饼。具有扁圆形状,表面呈乳白色,底部呈金黄色口感酥松香甜,有果料桂花香味的特色。

  原料:面粉、标准粉、白油、桂花、山楂、桃仁、白糖、瓜子仁、冰糖、青红丝

  制作方法

  :

  1、将糖和白油搅匀,加入面粉搅制成面团;

  2、将白糖、白油搅匀,加入标准粉搅匀后,再加入山楂,冰糖、桃仁、瓜子仁、桂花、青红丝搅制成馅料;

  3、将面团摘剂,擀成滋润的皮料,包上馅料,封严系口,再用手按成扁圆形;

  4、将生坯系口朝下,码放入盘中,送入温度为180℃的烤炉中烤制16分钟左右出炉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