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州高跷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03-31 属于: 民俗文化
宁州高跷

“高跷”在本地叫“踩高跷”,有的地方也叫“踩拐子”。它的特点是乡土气息浓厚,形式奇特别致。据传有500多年的历史,亦说有千年以上。据《列子.说符》篇记载:“宋有兰子者,以枝干宋元。宋元台而使见其枝。以双枝长信其身,属其胫,并趋并驰,并七剑迭而跃之,五剑常在空中,元君大惊,立赐金帛。”从文中可知,高跷早在先秦已在民间流行。

  还有清人恩竹樵在他的《咏秧歌》中,对当时春节期间的踩高跷游艺活动也有描述:“捷足居然逐队高,步虚应许快联曹。笑他立脚无根据,也在人间走一遭。”此诗充分说明,高跷在清代已广泛在民间流传。宁州高跷则是在前人高跷表演的基础上依据本土的地方特色加以润色形成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表演。

  关于高跷的传说

  相传,高跷是御敌取胜的高将军所创。有一年,高将军率兵攻打胡兵城池,而胡兵把护城河上的吊桥板全拆了,部队无法攻进城里。一天傍晚,高将军走出军营,突然看到正在河边觅食的大雁的长腿,受到了启发,找到破城的妙计。回营后将军叫人砍来柳木棍制成高跷,令将士们绑在腿上练习走路。经过练习,将士们都能踩着高高的柳木棍行走。将军率军渡过护城河,乘胡兵不备,一举攻城收复了城池。此后每逢春节,老百姓也学着踩起了柳木棍。因这玩艺儿是高将军发明的,人们便把它叫“高跷”,以此来纪念高将军。

  以上有关高跷的源头,有的以史料记载,有的是民间传说,而高跷这项古老的民间文艺,它的“根”究竟在何处?至今仍需探讨。